吳明俠, 王晶娟, 張貴君*
(1.河南中醫(yī)學(xué)院,河南 鄭州 450008;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北京 100102)
野菊花Chrysanthemi Indici Flos是常用中藥,功效清熱解毒。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其清熱解毒的藥效組分主要是黃酮和有機酸類化合物。目前,野菊花中成分的研究多是對總黃酮及黃酮類成分的含量測定[1-7],而有機酸類成分則只是測定其中綠原酸的含量[8-11],且多采用有機溶劑進行提取,但傳統(tǒng)中藥臨床多是以水煎液用藥,故水提液中所含成分才是其臨床有效成分。
本試驗選擇不同產(chǎn)地的野菊花為研究載體,探討其水提液中黃酮類及有機酸類藥效組分同時測定的方法,旨在為中藥藥效組分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學(xué)數(shù)據(jù),為野菊花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的建立提供方法和思路。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Sartorius BP211D型電子天平;T-250B超聲波清洗機(天鵬電子新技術(shù)有限公司);FD-1型冷凍干燥機(北京博醫(yī)康技術(shù)公司)。
綠原酸對照品(批號:11075-200413)、咖啡酸對照品(批號:111885-20060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對照品(批號:111720-200604)、蒙花苷對照品(批號:111528-200605)、木犀草素對照品(批號:11075-200512),均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3,5-二咖啡??崴豳徸猿啥悸继厣锟萍加邢薰?,秋英苷為本實驗室自制,用質(zhì)譜確認并經(jīng)液相歸一化法標(biāo)定,含量為98.2%。
乙腈為色譜純,磷酸為分析純,水為屈臣氏純凈水。
野菊花: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L.的干燥頭狀花序,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張貴君教授鑒定。
2.1 液相色譜條件 Diamonsil 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A 相為0.5%磷酸水溶液,B相為乙腈,進行梯度洗脫,在0~10 min,B相從10%線性改變至20%,10~30 min,B相從20%線性改變至30%;30~40 min,B相從30%線性改變至4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326 nm;柱溫:35℃。對照組分及供試品色譜圖見圖1。
圖1 野菊花HPLC色譜圖A.對照組分 B.野菊花樣品1.綠原酸 2.咖啡酸 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4.3,5-二咖啡酰奎尼酸 5.秋英苷 6.蒙花苷 7.木犀草素Fig.1 HPLC chromotograms of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A.Standard active components B.Chrysanthemi Indici Flos1.chlorogenic acid 2.caffeic acid 3.3,5-O-dicaffeoylquinic acid 4.luteolin-7-O-glucoside 5.apigenin-7-O-β-D-glucoside 6.buddleoside 7.luteolin
2.2 野菊花水煎劑的制備 取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樣品20 g,精密稱定,加25倍量水浸泡10 min,煎煮2次,每次20 min,濾過,濾渣用水洗滌2次,合并水提液,濃縮至適量,置凍干機中制成凍干粉,收集凍干粉,精密稱定重量,計算提取率,備用。
2.3 對照組分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7種藥效組分對照品適量,加甲醇溶解,配制成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木犀草素濃度分別為0.122 4、0.027 2、0.295 2、0.056 4、0.043、0.262、0.022 mg/mL的混合對照組分溶液。
2.4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凍干粉約0.5 g,精密稱定,置1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用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作為供試品溶液。
2.5 線性關(guān)系的考察 精密吸取對照組分溶液1、5、10、15、2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biāo),進樣量為橫坐標(biāo),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得回歸方程分別為:
綠原酸Y=3 424.68X-11.20,r=0.999 84;咖啡酸Y=2 507.11X+12.79,r=0.999 88;3,5-二咖啡??崴醂=1 482.81X-8.65,r=0.999 9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Y=3 032.28X+0.29,r=0.999 90;秋英苷Y=1 405.55X-9.09,r=0.999 72;蒙花苷Y=1 946.93X+54.14,r=0.999 91;木犀草素Y=2 393.07X-0.24,r=0.999 81。
結(jié)果表明,綠原酸在0.122 4~2.448 μg之間,咖啡酸在0.027 2 ~0.544 μg 之間,3,5-二咖啡??崴嵩?.295 2 ~5.904 μg之間,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056 4~1.128 μg之間,秋英苷在0.043~0.86 μg之間,蒙花苷在0.262 ~5.24 μg 之間,木犀草素在0.022~0.44 μg之間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
2.6 重復(fù)性試驗 精密稱取同一產(chǎn)地野菊花凍干粉5份,按2.4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含量(相當(dāng)于原藥材中,n=5),綠原酸的含量為0.222 6%,RSD為1.55%;咖啡酸的含量為0.031 5%,RSD為1.84%;3,5-二咖啡??崴岬暮繛?.220 1%,RSD為1.7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為 0.069 0%,RSD 為1.84%;秋英苷的含量為0.064 7%,RSD為1.63%;蒙花苷的含量為0.516 9%,RSD為1.36%;木犀草素的含量為0.014 2%,RSD為1.95%。
2.7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組分溶液10 μL,重復(fù)進樣5次,測定峰面積,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及木犀草素的RSD分別為0.88%、0.94%、0.81% 、0.74% 、0.62% 、0.99% 和 1.23% 。
2.8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5 μL,分別于配制后0、3、6、9、12 h測定各色譜峰峰面積。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及木犀草素的RSD分別為1.67%、1.40%、1.16%、1.78%、1.89%、1.65%和1.53%。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 h內(nèi)穩(wěn)定。
2.9 回收率試驗 取已測定含量的安徽金寨野菊花藥材5份,每份0.8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對照組分適量,加25 mL水煎煮2次,每次20 min,濾過,濾渣洗滌2次,合并濾液,濃縮至10 mL,經(jīng)0.45 μm微孔濾膜濾過,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各自的量。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崴帷⒛鞠菟?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及木犀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07%、98.73%、98.12%、98.59%、98.24%、98.75% 和 98.31%,RSD分別為 1.96%、0.73%、1.01%、1.14%、1.10%、1.02%和1.00%。
2.10 樣品的含量測定 分別精密稱定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凍干粉,按2.4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進樣量為5 μL,計算含量。結(jié)果見表1、表2。
表1 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含量測定(n=5)Tab.1 The contents of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from various habitats(n=5)
表2 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含量測定(n=5)Tab.2 The contents of Chrysanthemi Indici Flos from various habitats(n=5)
3.1 采用HPLC法測定了野菊花水煎劑中黃酮類及有機酸類成分的含量。流動相曾對甲醇-磷酸水及乙腈-磷酸水系統(tǒng)進行了考察,最終采用乙腈-0.5%磷酸水系統(tǒng)進行梯度洗脫,能同時測定其中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崴?、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秋英苷、蒙花苷、木犀草素7種成分的含量,并進行了方法學(xué)考察,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簡便快速,精密度和重現(xiàn)性良好,回收率合格,可作為野菊花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
3.2 含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水煎劑中
各成分含量差異較大。目前野菊花常用炮制工藝是先將其炒制后再曬干,而梅山、青山、古碑3個產(chǎn)地的野菊花是采集后直接曬干,未經(jīng)過炒制過程,其中3,5-二咖啡??崴?、蒙花苷含量明顯較其他產(chǎn)地高。而其他產(chǎn)地野菊花中,3種有機酸類成分含量趨勢基本一致。一種成分含量高,其它兩種成分也相對含量較高。
3.3 2005年版中國藥典中野菊花項下是以蒙花苷作為其質(zhì)量控制指標(biāo)[12],但目前市售野菊花多是炒制后曬干制成,其中蒙花苷含量要低于直接曬干的炮制品,因此單以蒙花苷的含量高低評價野菊花的質(zhì)量優(yōu)劣是否可行,野菊花中的藥效組分究竟是哪些成分,還需進一步探討。
[1]林春蕊.野菊花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廣西植物,2002,22(5):467.
[2]陳 蕾,朱霽虹.HPLC法測定野菊花中蒙花苷的含量[J].中國藥事,2005,19(2):97.
[3]錢頻非,葛 濱,王殿廣.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野菊花中木犀草素的含量[J].中國藥房,2005,16(22):1741.
[4]譚曉杰,賈 英,李 清,等.RP-HPLC法同時測定野菊花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和蒙花苷[J].中草藥,2006,37(8):1261.
[5]張珊珊,彭艷梅,吳 艷.HPLC法測定夏桑菊顆粒中蒙花苷含量研究[J].中醫(yī)藥導(dǎo)報,2007,13(4):79.
[6]宋宏剛,裴彩云,趙韶華,等.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藥材中蒙花苷及總黃酮含量測定[J].中成藥,2008,30(4):556.
[7]王伯濤,柯天英,王 鋒,等.不同產(chǎn)地野菊花質(zhì)量分析比較[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11):95.
[8]譚曉杰,景 丹,陳曉輝,等.RP-HPLC法測定野菊花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藥材,2004,27(4):256.
[9]袁學(xué)勤,遲靜波,胥 云.HPLC測定野菊花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成藥,2005,27(4):493.
[10]徐韌柳,李麗華,康懷萍.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野菊花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xué)雜志,2005,22(4):333.
[11]陳懷冰.HPLC法測定感冒靈顆粒中綠原酸的含量[J].海峽藥學(xué),2009,21(1):53.
[12]中國藥典[S].一部.20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