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舫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河南開封 475000)
新生兒窒息是指新生兒出生后 1 min內(nèi)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自主規(guī)律呼吸[1],窒息導致的缺氧可引起炎性介質(zhì)的大量釋放,引起全身性的多臟器受損。腎臟受損往往缺乏特異性表現(xiàn),易產(chǎn)生急性腎衰[2]。為此,本研究對窒息新生兒臍血胱抑素 2、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的變化與腎衰的關(guān)系進行了探討。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 2007~2010年窒息新生兒 85例 ,男 46例 、女 39例,其中產(chǎn)前窒息 15例 、產(chǎn)時窒息 20例、產(chǎn)后窒息 50例。 Apgar評分:4~7分50例、0~3分 35例。根據(jù) Apgar評分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85例分為窒息合并腎損傷組 45例(除窒息外,伴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和單純窒息組 40例(除窒息外,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正常)。
1.2 方法 收集患兒血液后,1 000 r/min離心 10 min將血清和紅細胞迅速小心地分離,應用 ELISA法測定血清胱抑素 2、HGF水平。根據(jù)待測血清樣品數(shù)量決定所需的板條數(shù),制定復孔,加入稀釋的標準品 50μl于反應孔后,加入 50μl的生物素標記的抗體。37℃溫育 1 h,用洗板機洗滌,每孔加入 80 μl的親和鏈酶素-HRP。37℃溫育 30 min,甩去洗滌液。每孔加入底物 A、B各 50μl,37℃溫育 15 min。取出酶標板,迅速加入 50μl終止液,在 450 nm波長處測定各孔的 OD值。以標準物的濃度為橫坐標(對數(shù)坐標),OD值為縱坐標(普通坐標),在半對數(shù)坐標紙上繪出標準曲線。根據(jù)樣品的 OD值由標準曲線查出相應的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shù);或用標準物的濃度與 OD值計算出標準曲線的直線回歸方程式,將樣品的 OD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樣品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shù),即為樣品的實際濃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新生兒窒息合并腎衰組血清胱抑素 2、HGF濃度較單純窒息組明顯升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 <0.05)。見表1。
表1 新生兒窒息合并腎衰組與單純窒息組血清胱抑素 2、HGF濃度比較(±s)
表1 新生兒窒息合并腎衰組與單純窒息組血清胱抑素 2、HGF濃度比較(±s)
注:與單純窒息組比較,*P<0.05
組別 n 血清胱抑素 2(mg/L)HGF(ng/ml)窒息合并腎衰新生兒組 45 1.18±0.33* 0.610±0.048*單純窒息組 40 0.61±0.06 0.230±0.030
胱抑素 2亦稱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 2,胱抑素 2基因在腎、肝、胰、腸、胃、肺及胎盤等組織中均有表達。胱抑素 2可以自由的通過腎小球,但腎小管不分泌胱抑素 2;雖然胱抑素 2能被近曲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但隨后即被分解,腎小球濾過的胱抑素 2也不會返回血中。腎臟是唯一能清除循環(huán)中胱抑素 2的器官,機體產(chǎn)生胱抑素 2速率也相當恒定[3]。研究表明,胱抑素 2對腎衰的診斷較血清肌酐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較為理想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內(nèi)源性標志物[4]。HGF是存在于急性肝損傷動物血漿中的蛋白因子,它能刺激肝細胞的 DNA合成,且在肝再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GF不只是作用于肝再生,而且對腎組織細胞的生長、分化起重要調(diào)控作用[5]。
目前,臨床常用的腎功能檢測以血肌酐、尿素氮為主。血清尿素氮作為腎功能的評價指標在臨床應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為當腎小球濾過率減少到正常值的 40%以前,尿素氮濃度升高緩慢,并且其血清濃度與外源性(蛋白質(zhì)攝入量)與內(nèi)源性(感染、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應用、胃腸出血等)尿素負荷的大小有關(guān)。更重要的是腎小管對尿素氮有明顯的被動重吸收,因此尿素氮不符合腎損傷內(nèi)源性標志物要求。肌酐基本符合內(nèi)源性腎損傷標志物的要求,目前國內(nèi)外仍用血清肌酐作為臨床常規(guī)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的指標。但只有當腎功能下降接近一半時,血清肌酐才有明顯的變化,且其血清含量受性別、飲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6]。因此,腎功能損害的敏感血清學指標一直是臨床檢驗研究的熱點之一。本研究證實,血清胱抑素 2、HGF與新生兒窒息合并腎衰的關(guān)系密切,在腎衰的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本研究病例較少,血清胱抑素 2、HGF表達能否作為新生兒窒息合并早期腎衰的檢測指標從而及早預防與治療腎衰有待進一步研究。
[1]陳自勵.新生兒窒息的現(xiàn)代概念和診斷治療進展(上篇)[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5):307-316.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46.
[3]張翀,田芳.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與腎小球內(nèi)補體 3沉積之間的關(guān)系[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7,28(2):27-28.
[4]林善錟.當代腎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1:448-450.
[5]董薇,蔡美英.肝細胞生長因子及其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微生物免疫學進展,2001,29(3):87-90.
[6]Waikar SS,Bonventre JV.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of acutekidney injury[J].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2007,16(2):55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