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濤,劉 義,齊志敏,王 紅
(1遼寧醫(yī)學(xué)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遼寧錦州 121001;2遼寧醫(yī)學(xué)院)
Zn、Cu做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糖尿病(DM)有高度相關(guān)性。Yoshikawa等[1,2]研究認為,Zn不但可以維持胰島素的活性,其本身還有胰島素樣作用,并認為補 Zn可以降低 DM大鼠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糾正其脂質(zhì)代謝紊亂。2009年 4~7月,我們觀察了補 Zn對 DM大鼠 Cu/Zn比值變化及對腎臟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實驗動物、儀器及試劑 健康、雄性、清潔級大鼠 40只,2月齡,平均體質(zhì)量 200 g,遼寧醫(yī)學(xué)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鏈脲佐菌素(STZ)由美國 Sigma公司生產(chǎn);葡萄糖酸鋅顆粒劑由石家莊神威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 70 mg含 Zn 10 mg。 Cu、Zn試劑盒購自北京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臨床醫(yī)學(xué)科技中心。光學(xué)顯微鏡及照相機(日本 Olympus)、血糖儀(美國Iifes-can)、7170A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及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備 隨機將大鼠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實驗Ⅰ組、實驗Ⅱ組,每組 10只。以 STZ溶于 0.5 mmol/L的枸櫞酸—枸櫞酸鈉緩沖液(pH 4.5)中,配制成 1%STZ溶液,濾過除菌。模型對照組、實驗Ⅰ、Ⅱ組大鼠禁食 12 h后按 60 mg/kg尾靜脈注射 STZ,48 h后采尾血測血糖(BG)。連續(xù) 3 d BG>16.65 mmol/L為成模大鼠。各組大鼠均以標準飼料、標準條件鐵籠中單籠喂養(yǎng),兩個對照組飲用自來水,實驗組大鼠成模后按各自劑量每天飲用加葡萄糖酸鋅(大鼠補 Zn量為每日每千克體質(zhì)量等于成人每日每千克體質(zhì)量補 Zn量 ×6.25)的自來水。實驗Ⅰ組劑量為每日Zn2+6 mg/kg,實驗Ⅱ組劑量為每日 Zn2+3 mg/kg。實驗周期 3個月。
1.2.2 各組大鼠 BG、Scr、BUN、MA、Cu、Zn及 Cu/Zn比值測定 實驗結(jié)束前采尾血測各組大鼠 BG水平。然后以 20%烏拉坦腹腔內(nèi)麻醉,打開腹腔直接從膀胱取尿送檢,以肌酐比值法測定尿微量白蛋白(MA)。取尿后每只大鼠從頸總動脈取血 2 ml,2 500 r/min離心,取血清,-20℃保存?zhèn)錂z,以日本7170A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 Cu、Zn含量(比色法)及 Scr、BUN(酶法 )。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 SPSS10.0統(tǒng)計軟件,結(jié)果以±s表示,結(jié)果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各組大鼠 BG、Scr、BUN及 MA結(jié)果比較 見表1。
2.2 各組大鼠 Cu、Zn含量及 Cu/Zn比值的比較見表2。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在胰島素的生成以及 DM患者的能量底物代謝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 Zn在胰島素中的作用更不容忽視[3]。Zn與胰島素的合成、分泌、貯存、降解、生物活性及抗原性有關(guān),缺 Zn可誘導(dǎo)產(chǎn)生胰島素抵抗,甚至 DM[4]。胰島素是體內(nèi)降低 BG的唯一激素,其分子構(gòu)造中有 2個金屬原子 Zn,缺 Zn的胰島素易變性失效[5]。Zn通過一些酶影響胰島素的合成、貯存,從而維持胰島素在血清中的濃度,進而促進糖的代謝。Zn還有穩(wěn)定胰島素結(jié)構(gòu)作用,能協(xié)助葡萄糖在細胞膜的轉(zhuǎn)運,影響胰島素的溶解度及其釋放過程。缺 Zn可使胰島素降解加劇,引起血中胰島素水平下降及對葡萄糖利用率降低,葡萄糖耐量下降[6];β細胞、α細胞數(shù)目減少,羧肽酶 β喪失 50%的活力,從而使胰島素原轉(zhuǎn)化為胰島素的量減少,導(dǎo)致 BG升高[7];而DM患者普遍缺 Zn[8],血清 Zn水平與 BG呈顯著負相關(guān)。Zn還能糾正 DM脂代謝紊亂[9],對于體內(nèi)糖代謝具有顯著促進、支持作用,適量 Zn的補充可促進胰島素原轉(zhuǎn)化為胰島素,提高胰島素的穩(wěn)定性。
表1 葡萄糖酸鋅對大鼠血清 BG、Scr、BUN和 MA的影響(±s)
表1 葡萄糖酸鋅對大鼠血清 BG、Scr、BUN和 MA的影響(±s)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
正常對照組 10 5.37±0.43 27.50±3.95 4.89±0.75 20.69±5.40模型對照組 10 23.60±3.05△ 53.97±11.53△ 14.12±3.96△151.81±15.67△實驗Ⅰ組 10 16.94±0.88*40.57±1.59* 9.11±1.44*84.22± 9.10*實驗Ⅱ組 10 23.06±2.68 56.51±14.98 13.29±3.44 148.42±28.93
表2 葡萄糖酸鋅對大鼠血清 Zn、Cu含量及Cu/Zn比值的影響(±s)
表2 葡萄糖酸鋅對大鼠血清 Zn、Cu含量及Cu/Zn比值的影響(±s)
注: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1;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n Zn(μg/dl) Cu(μg/dl) Cu/Zn正常對照組 10 91.67±5.96 95.25±6.40 0.95±0.10模型對照組 10 62.91±7.26△ 92.94±4.48 1.64±0.22△實驗Ⅰ組 10 93.06±3.09*91.01±5.85 0.88±0.11*實驗Ⅱ組 10 61.30±6.39 95.34±7.25 1.66±0.20
糖尿病腎病(DN)是 DM主要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影響 DN最主要的因素是 DM的代謝控制情況,其中 BG、血壓和血脂控制至關(guān)重要[10]。有研究發(fā)現(xiàn),BG控制水平與毛細血管基底膜厚度以及腎臟體積相關(guān);而糖尿病鼠在 BG水平得到滿意控制后,基底膜及系膜區(qū)病理改變可以逆轉(zhuǎn)[10],故 DN的診斷非常關(guān)鍵。MA是早期診斷 DN的一個有效且靈敏的指標,早期檢測 MA并盡早使用有關(guān)藥物治療,可以預(yù)防或延緩 DN進展至終末期腎病。有研究表明,隨著 DM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血清 Zn下降,血清 Cu升高,Cu/Zn比值增高。由于 Cu離子是細胞中 Cu-Zn SOD催化中心所必不可少的離子,Zn離子對穩(wěn)定酶的分子結(jié)構(gòu)起重要作用,因此,當 DM患者腸道Zn吸收障礙和尿 Zn排泄增多,分解代謝增強所需銅藍蛋白增多,致腸道吸收 Cu增加,Cu在體內(nèi)蓄積,致使 Gu/Zn比值增大。
實驗表明,機體 Zn的攝入在疾病狀態(tài)下會出現(xiàn)代謝失衡,動物在缺 Zn時補 Zn,血清 Zn會明顯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DM模型組與實驗Ⅱ組的 Zn值明顯下降,Cu/Zn比值明顯升高,且隨著 DM病程的進展,大鼠 BG、Scr、BUN、MA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當適量補 Zn后,實驗Ⅰ組血清 Zn升高,Cu/Zn比值下降,大鼠 BG、Scr、BUN、MA水平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實驗Ⅱ組的上述各值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而模型對照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這不僅證明了微量元素 Cu/Zn比值與 DM的關(guān)系,而且也表明了合適劑量的 Zn劑使 BG下降,可使血管通透性減弱,基底膜變薄,防止血管腔閉塞和血栓形成,從而具有防治 DN等微血管并發(fā)癥的作用。
DM患者血清 Zn顯著低于正常人,與 BG呈顯著負相關(guān);血清 Cu升高,與 BG呈顯著正相關(guān),因此認為,有必要給 DM患者適當補 Zn,通過補 Zn可抑制 Cu的吸收,也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延緩或減輕 DN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DM患者推薦補充Zn元素劑量 60 mg/d[12],但 Brewer證實至少補充75 mg/d的 Zn才能使患者 Cu代謝達到負平衡[13],適量補 Zn時血清 Cu含量無明顯變化[14]。本實驗內(nèi)環(huán)境 Zn量已明顯升高,而血清 Cu并無明顯變化,可能與補 Zn劑量有一定關(guān)系。測量 Cu/Zn比值比單獨測 Zn或 Cu更有實用價值,更能準確反映體內(nèi) Zn的營養(yǎng)狀況,也是評價 DM患者體內(nèi)缺 Zn的靈敏指標[15]。
總之,DM患者出現(xiàn)微血管病變后血清 Zn明顯下降,如在 DM治療中補充 Zn劑,對糾正缺 Zn狀態(tài)、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但 Zn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呈雙向性,適量補 Zn才能有效防治 DM及并發(fā)癥。
[1]Yoshikawa Y,Kondo M,Sakurai H,et al.A family of insulinomimetic zinc(Ⅱ)complexes of amino ligands with Zn(Nn)(n=3 and 4)coordination modes[J].J Inorg Biochem,2005,99(7):1497-1503.
[2]Adachi Y,Yoshida J,Kodera Y,et al.A new insulin-mimetic bis(allixinato)zinc(Ⅱ)complex: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zinc(Ⅱ )complexes[J].J Biol Inorg chem,2004,9(7):885-893.
[3]秦俊法.微量元素與糖尿病[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xué),2000,7(2):1-15.
[4]高麗輝,李玲.微量元素鋅、鉻、釩與糖尿病[J].國外醫(yī)學(xué):衛(wèi)生學(xué)分冊,2007,34(2):106-107.
[5]Dunn MF.Zinc-ligand interactions modulate assembly and stability of the insulin hexamer-a review[J].Biometals,2005,18(4):295-303.
[6]賈存英.缺鋅與補鋅[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1,18(1):77.
[7]孟令云,孔一杰,徐文弟,等.翻白草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1,18(2):41-42.
[8]Al-Maroof RA,AI-Sharbatti SS.Serum zinc levels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effect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glycemic control of type 2 diabetics[J].Saudi Med J,2006,27(3):344-350.
[9]Partida-Hernandez G,Arreola F,F(xiàn)enton B,et al.Effect of zinc replacement on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Biomed Pharmacother,2006,60(4):161-168.
[10]向紅丁.糖尿病腎臟病變[J].國外醫(yī)學(xué):內(nèi)分泌分冊,2004,24(2):125-127.
[11]羅軍,張世聯(lián).硒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中的作用[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3,20(3):58-59.
[12]文格波,高明艷.補鋅對糖尿病患者脂代謝紊亂的效應(yīng)[J].當代醫(yī)師雜志,1996,1(4):4-5.
[13]Brewer GJ,Yuzbasiyan Gurkan V.wilson disease[J].Medicine,1992,71(3):139.
[14]王娟.微量元素鋅對老年及嬰幼兒的影響[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1,18(2):61.
[15]趙霖,Eiderlsbwg U,Eder K,等.缺鋅對大鼠生長發(fā)育及脂代謝的影響[J].營養(yǎng)學(xué)報,1996,18(3):3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