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薇,覃潔萍,黃俏妮(廣西中醫(yī)學院,南寧市 530001)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又叫做樹薯、木番薯,地下部結(jié)薯,屬于大戟科木薯屬植物[1]。木薯是中國主要的熱帶作物之一,在廣西各地區(qū)都有栽培,人們種植木薯主要是為了獲取其塊根部分,而其同時產(chǎn)生的大量莖桿和葉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在秘魯與巴西一帶的亞馬遜叢林中,土著印第安人千百年來均有食用木薯葉的習慣,這一帶居民的抗病能力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且沒有人患癌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2]??梢娔臼沓鋲K根部分外,其他沒有充分利用的部分有可能含有有效藥用成分。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木薯葉中有黃酮類化合物存在[3,4],但至今未見其化學成分含量測定的文獻報道。筆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木薯葉提取物中蘆丁的含量,以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木薯葉提供參考。
Agilent 1100型HPLC儀,包括四元泵、真空脫氣機、自動進樣器、VWD可變波長檢測器,Agilent 1100色譜工作站(美國Agilent公司);AE100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SB3200T超聲提取器(必能信超聲(上海)有限公司)。
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080-200707,供含量測定用);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過0.45 μm微孔濾膜后使用);木薯葉在不同月份采自廣西桂北地區(qū),經(jīng)廣西中醫(yī)學院劉壽養(yǎng)副教授鑒定為真品,經(jīng)50℃干燥48 h后粉碎,備用。
色譜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 μm);流動相:甲醇-0.1%磷酸(12∶88);流速:1 mL·min-1;檢測波長:354 nm;柱溫:30 ℃;進樣量:10 μL。理論板數(shù)按蘆丁峰計算應不低于4000。在此色譜條件下,樣品分離良好。色譜見圖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A.對照品;B.供試品;1.蘆丁Fig 1 HPLC chromatogramsA.substance control;B.sample;1.rutin
2.2.1 對照品貯備液 精密稱取經(jīng)五氧化二磷減壓干燥24 h的蘆丁對照品適量,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0.6 mg的溶液,即得。
2.2.2 供試品溶液 取木薯葉粗粉0.3 g,精密稱定,精密加入60%乙醇50 mL,浸泡后超聲45 min,放冷,以60%乙醇補重,濾過,取續(xù)濾液1 mL,置于微型離心管中,以10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即得。
取上述蘆丁對照品貯備液適量,以乙醇稀釋成濃度分別為0.006、0.018、0.030、0.042、0.054、0.060 mg·mL-1的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精密吸取10 μL進樣測定。以峰面積積分值(Y)為縱坐標,對照品溶液的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22143X+0.3589(r=0.9999)。結(jié)果表明,蘆丁檢測濃度在0.006~0.060 mg·mL-1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
精密吸取對照品貯備液1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5次,測定蘆丁的峰面積。結(jié)果,RSD=0.5%(n=5),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取同一批樣品適量,共6份,分別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結(jié)果,蘆丁的平均含量為9.60 mg·g-1,RSD=2.0%(n=6),表明本法重復性良好。
分別取室溫放置0、1、2、4、6、8 h的供試品溶液適量,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蘆丁的峰面積。結(jié)果,RSD=1.9%(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8 h內(nèi)穩(wěn)定。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樣品0.15 g,共6份,分別精密加入蘆丁對照品貯備液1.3 mL,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樣品測定方法測定,計算含量和平均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n=6)
精密稱取3批次共9份木薯葉樣品粉末各0.3 g,分別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按上述方法測定樣品含量。結(jié)果,3批樣品中蘆丁的含量分別為9.71、9.60、8.64 mg·g-1(n=3),平均含量為9.32 mg·g-1。
在本品含量測定方法中,通過供試品與對照品溶液制備方法、測定條件的研究,經(jīng)系統(tǒng)適用性、精密度、穩(wěn)定性、重復性與加樣回收率試驗等方法學考察,證明本方法簡便、可行,精密度、重復性、分離度均符合規(guī)定,可為木薯葉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試驗依據(jù)。
本試驗測定的3批次9份木薯葉樣品分別采集于不同時期,測得的蘆丁含量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木薯葉分不同月份采摘,生長的周期不盡相同,而且受光照、溫度、濕度等多種因素影響所致。今后可對不同產(chǎn)地、不同生長期的木薯葉作進一步研究,以對木薯葉進行充分利用。
綜上,本方法操作簡便、準確、重復性好,可作為木薯葉中蘆丁的含量測定方法。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44卷第2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72-174.
[2]陶海騰,呂飛杰,臺建祥,等.木薯葉營養(yǎng)保健功效的開發(fā)[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08,24(6):78.
[3]陶海騰,陳曉明,呂飛杰,等.大孔吸附樹脂法純化木薯葉黃酮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8:192.
[4]陶海騰,陳曉明,呂飛杰,等.木薯葉黃酮類化合物提取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9,3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