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梅,賴舒,尚京川,周岐新#(.重慶醫(yī)科大學藥學院藥理教研室/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重點實驗室,重慶市 40006;.重慶醫(yī)科大學藥物分析教研室,重慶市 40006)
石榴皮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實驗證明,石榴皮提取物有明顯的對抗實驗性胃損傷作用,且其胃黏膜保護作用可能與石榴皮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單寧有關。藥理研究證明,從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皮水浸液中提取的含量為13.4%的單寧對鹽酸-乙醇誘導的大鼠胃黏膜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1];石榴皮鞣質(單寧含量約73%)對實驗性胃損傷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2]。但也有文獻報道單寧能導致人肝壞死[3];實驗研究也證實其可引起小鼠肝臟毒性[4]。因此,在開發(fā)石榴皮提取物的潛在應用時,需要評估其安全性。為此,筆者對石榴皮提取物石榴皮鞣質進行了初步的急性毒性實驗研究。
SZ297型自動三重純水蒸餾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保溫干燥箱(重慶實驗設備廠);A2000S型電子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72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長安科學儀器廠)。
干燥石榴皮(徐州醫(yī)藥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廠,批號:070911,參照丙酮提取、醋酸乙酯萃取法從石榴皮中提取鞣質,由重慶醫(yī)科大學化學教研室尚京川教授提供,其總單寧含量為73%)。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健康昆明種小鼠,♀♂兼半,體重20~25 g,由重慶醫(y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渝)200220001)。
精密稱取石榴皮鞣質10.27 g,置于研缽中,10 mL0.5%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溶液分多次加入,每次加入后盡量研磨石榴皮鞣質至細膩,即得濃度為102.7%的石榴皮鞣質混懸液。避光保存,備用。用前搖勻,并將其作為預實驗中的最大給藥濃度。
單寧的半數(shù)致死量(LD50)為6000 mg·kg-1,石榴皮經丙酮提取得到的石榴皮鞣質含單寧73%,故選用9只小鼠(♀♂兼半),分為2739、8219、24657 mg·kg-1劑量給藥,給藥容積為0.2 mL·10 g-1,觀察小鼠在給藥后7 d內死亡情況,得到Dmin=8219 mg·kg-1。在Dmin的基礎上遞減劑量,得到D0%=4609.81 mg·kg-1,再在Dmin的基礎上給藥,連續(xù)劑量增加的系數(shù)是1.15,直到小鼠全部死亡得到Dmax,即D100%=15963 mg·kg-1。
根據(jù)公式:1/K=(N-1)×(Dmax-Dmin)/2進行分組(式中:1/K為組間比值;N為分組數(shù))。在D100%和D0%之間取7組。將D100%和D0%的值換算成對數(shù),再按等對數(shù)距離分組。70只小鼠隨機均分為 A、B、C、D、E、F、G 7個組,劑量分別為 15963.00、12978.00、10551.12、8578.25、6974.19、5670.07、4609.81 mg·kg-1。
2.4.1 觀察小鼠的不良反應和死亡情況 給藥當天密切觀察給藥后小鼠的反應情況,然后每天上午8時、下午2時各觀察1次,持續(xù)觀察7 d小鼠的不良反應和死亡情況,記錄各組小鼠死亡情況。
2.4.2 肝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 各組存活小鼠,給藥24 h后斷頭處死,分離肝臟組織,固定切片,HE染色鏡檢。
分別于給藥前(即0 d)和給藥后第3天、第7天稱重,發(fā)現(xiàn)各組存活小鼠體重無顯著性差異,體重在給藥停止后逐漸增加。石榴皮鞣質對小鼠體重的影響見表1。
表1 石榴皮鞣質對小鼠體重的影響(±s,n=10)Tab 1 Effect of P.granatum tannins on body weight of mice(±s,n=10)
表1 石榴皮鞣質對小鼠體重的影響(±s,n=10)Tab 1 Effect of P.granatum tannins on body weight of mice(±s,n=10)
組別A組B組C組D組E組F組G組劑量/mg·kg-1 4609.815670.076974.198578.2510551.1212978.2615963.00體重/g 0 d 20.59±2.2021.94±2.6020.86±1.5220.75±2.3121.36±1.8620.67±1.9020.46±1.233 d 24.54±1.7625.36±1.5523.12±1.2324.33±1.4324.54±1.7622.96±3.1021.87±2.057 d 26.60±2.0827.36±1.0925.65±2.1626.75±2.3126.24±1.4425.30±2.0323.66±1.94
各組小鼠死亡多發(fā)生在給藥后1~3 d內,小鼠死亡率呈劑量依賴性增高,具體表現(xiàn)為對刺激反應減弱或消失,呼吸困難,心跳減弱直至死亡。對死亡小鼠立即解剖,可見肝臟出現(xiàn)白色點狀壞死,其它器官均正常。各組存活小鼠亦見類似癥狀,但較輕,當日或次日即可進食。小鼠ig給予石榴皮鞣質的LD50=8469.28 mg·kg-1;LD50的95%可信限=(8469.28±1216.58)mg·kg-1(范圍:7252.70~9685.83 mg·kg-1)。石榴皮鞣質對小鼠死亡率的影響見表2。
表2 石榴皮鞣質對小鼠死亡率的影響(±s,n=10)Tab 2 Effect of P.granatum tannins on mortality of mice(±s,n=10)
表2 石榴皮鞣質對小鼠死亡率的影響(±s,n=10)Tab 2 Effect of P.granatum tannins on mortality of mice(±s,n=10)
?
病理切片顯示,隨劑量的增加,肝臟組織依次出現(xiàn)氣球樣改變、胞漿疏松化,點狀壞死以及大片狀壞死。石榴皮鞣質對小鼠肝臟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的影響見圖1。
圖1 石榴皮鞣質對小鼠肝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的影響A.A組;B.B組;C.C組;D.D組;E.E組;F.F組;G.G組Fig 1 Effect of P.granatum tannins on pathomorphology of liver tissue in miceA.A group;B.Bgroup;C.C group;D.D group;E.E.E mg·kg-1 group;F.F group;G.G group
石榴皮性溫,味甘、酸、澀,具有澀腸、止血、收斂止瀉和殺蟲功效。石榴皮主要成分為單寧,其含量約為10.4%~21.3%;其他成分包括蠟0.8%、樹脂4.5%、甘露醇1.8%、糖2.7%、樹膠3.2%、菊粉1.0%、黏質0.6%、沒食子酸4.0%等[5]。但也有文獻[7]報道,單寧長期大量應用可引起肝小葉中央壞死、脂肪肝、肝硬化,過量服用可引起血清谷丙轉氨酶異常增高和嚴重肝損壞,導致人體肝壞死[8]。單寧還能與皮下蛋白質結合而產生沉淀,甚至能滲透過肝表皮細胞而產生沉淀,導致肝損壞[9]。
石榴皮所含的單寧主要是水解單寧,其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直接肝臟毒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含單寧73%的石榴皮提取物在給藥劑量為15963.00 mg·kg-1時,其致死率為100%,根據(jù)改良寇氏法[5,6]求得石榴皮鞣質的LD50=8469.28mg·kg-1,LD50的 95%可信限=(8469.28±1216.58)mg·kg-1(范圍:7252.70~9685.83 mg·kg-1)。出現(xiàn)死亡的小鼠表現(xiàn)為對刺激反應減弱或消失,呼吸困難,心跳減弱,直至死亡,經過尸檢發(fā)現(xiàn)有不同程度的肝臟壞死。肝臟病理學研究顯示,隨石榴皮鞣質劑量的增加,肝臟組織出現(xiàn)劑量依賴性肝損傷和壞死,但其它器官良好,各組存活的小鼠體重無顯著性差異,體重在停藥后穩(wěn)步增長。研究表明,石榴皮鞣質應避免大劑量一次性服用,以免造成肝損傷并導致死亡。石榴皮提取物長期小劑量使用的安全性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
[1]Ramirez RO,Roa CC Ir.The gastroprotective effect of tannins extracted from duhat(Syzygium cumini Skeels)bark on Hcl/ethanol induc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 in spraguedawley rats[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03,29(3-4):253.
[2]賴 舒,周岐新,張 穎,等.石榴皮鞣質對實驗性胃損傷的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10):1290.
[3]王希海,黃光照.藥用植物引起中毒性肝病時的病理變化[J].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1996,6(4):48.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第5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664.
[5]徐淑云,卞如濂,陳 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08.
[6]周緒正,張繼瑜.小鼠和大鼠口服氫溴酸檳榔堿的急性毒性試驗[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7,28(9):34.
[7]楊麗平,楊永紅.石榴皮的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4,25(3):45.
[8]阮志平.植物單寧與健康[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6,22(8):48.
[9]Ogasawara H,Todate A.Subchronic oral toxicity study of tannic acid in F344 rats[J].Eisei Shikenjo Hokoku,1990,1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