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塊磚
一不小心和痔瘡有了一次親密接觸,這玩藝雖說平常,但畢竟由于它位置特殊,說出去不太雅。于是對外盡力隱瞞,然仍有好事者從我的坐立不安中窺出一些端倪。他們知無不言,我則解嘲不斷,“十人九痔”的盾牌用久了便失去說服力,于是我開始找名人為己開脫。
功夫還真沒白費。引經(jīng)據(jù)典中,咱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量級人物——北宋文學(xué)大家蘇軾蘇東坡。蘇老先生可謂人精,文學(xué)、政治、美食無所不通,然就是這么一位杰出人士,也難逃痔瘡的折磨。
史料記載,公元1095年,蘇軾仕途失意,下貶惠州,不慎患上痔瘡,又癢又痛又便血,給排便、行走和落座都帶來極大不便,真可謂禍不單行。也難怪,想那蘇大官人,一身文采,自恃清高,淪落至此,怎不郁悶。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一不小心東坡居士就犯了痔瘡大忌:酗酒,這是其一。當時的惠州可沒有哪位老人愿在那里劃圈搞開放,即便劃圈,也是畫地為牢,因為那時的兩廣可是煙瘴彌漫之地,貶謫士人流放之所,去京千里,車馬勞頓,這些又促成了痔瘡發(fā)作的另一誘因:生活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惡劣,缺乏必要的休養(yǎng),這是其二。蘇軾又是一位美食家,他所發(fā)明的“東坡肘子”傳吃至今。想必貶謫路上,蘇公心神雖然疲憊,口胃卻也興奮,他可能不會放過遍嘗沿路美食的機會,這又產(chǎn)生了痔瘡形成的又一原因:飲食搭配不合理,暴飲暴食,喜食辛辣。如此說來,即便蘇軾沒有其他疾病誘發(fā)感染,他得上痔瘡的幾率也很高了。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表現(xiàn)就是出眾。像咱平民百姓,不小心得上痔瘡后,一不怨天,二不尤人,自個跑到藥店買上一盒馬痔栓一用了之。蘇老先生就不這樣了,他要轉(zhuǎn)動他那顆智慧的大腦來分析病因。閉門幾日,恍然大悟:痔瘡所至,乃下尸蟲嚙人。就是說痔瘡是蟲子作孽,有一只小蟲在體內(nèi)啃咬所致。于是蘇老先生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 “蘇氏療法”:主人枯槁,則客自棄去。就是說蟲子纏身,是因為自身肥碩,如果把自己餓成皮包骨頭,蟲子自然會去尋找一個胖子的下消化道寄居了。說是自餓體膚,卻非滴水不沾。蘇老先生別的不碰,只吃連鹽都不加的面餅和烏麻、茯苓。至于蘇氏療法的效果如何,當時沒有明確記載,上個世紀又一文學(xué)大家林語堂先生倒是在他的《蘇東坡傳》說蘇軾的痔瘡病因此而痊愈,但隨后又復(fù)發(fā)。
蘇東坡的治痔方法可謂滑稽,但以中藥理論分析卻也有一定科學(xué)道理,因為烏麻和茯苓都是滋補中藥,富含脂肪油,能潤燥滑腸,滋養(yǎng)補虛,通暢大便,大大減少排便引起的局部刺激,促使痔瘡炎癥漸消。
可惜呀,東坡先生當時還領(lǐng)悟不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治痔,不如眾治痔”的深意。如果他把蘇氏療法加以總結(jié)、提煉和改進的話,也許占領(lǐng)當今治痔市場的就不再是始于明朝的馬應(yīng)龍系列產(chǎn)品,而是歷史更加久遠的蘇東坡牌痔瘡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