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敘述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xiàn)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的魅力。文中不僅從正面直接描寫口技藝人表演的三個階段,把一家四口夜眠時的聲音、夜深人靜時的聲音和火警中的各種聲音都表演得很精彩,而且還從側(cè)面巧妙地襯托,進一步突出了口技表演的精彩逼真。
首先,用道具的簡單反襯聲響的繁復(fù)逼真。開頭一段,用“角”和“八尺”,點明場地之小。交代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連用四個“一”字和一個語氣詞“而已”極言道具簡單,說明別無他物,口技藝人的表演主要是憑他的“口”,這對下文復(fù)雜的音響表演起到襯托作用。最后一段,“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與開頭的交代遙相呼應(yīng),這里再次點明道具簡單,使聽眾確信前面復(fù)雜的音響表演只是口技而已;并未借助他人他物,全是藝人自己的絕技,讓人感到表演的確精妙!
其次,用聽眾的反應(yīng)襯托口技的逼真效果。作者在千態(tài)萬狀、起伏跌宕的情景描寫中,具體描寫賓客在聆聽表演過程中的動作、神態(tài)和情緒,從側(cè)面表現(xiàn)口技表演者的演技高超。第一段在交代口技表演場地、道具之后,賓客的反應(yīng)是“滿座寂然,無敢嘩者”,渲染了表演前的寂靜氣氛。第二段正面寫了犬吠聲,一家夫婦和兩個孩子在臥室中的各種響動。聲音是由小到大,由寂靜到喧嘩,“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賓客傾聽入神,由衷贊賞。第三段描寫一家人漸漸入睡,室內(nèi)的聲音由高到低,由喧嘩逐漸安靜下來,聽眾的緊張情緒才稍微舒緩,“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為下文蓄勢。第四段描寫深夜突然起火和救火的情景,聲音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特別是描寫許多聲音都是互相摻雜同時發(fā)出來的,“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一句,又通過聽眾的表情、行動、神態(tài)和心理反應(yīng),從側(cè)面來襯托表演技藝的逼真、生動。特別是“幾欲先走”這一描寫,說明聽眾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聽眾,已經(jīng)被藝人奇妙的技藝帶進了一片火海之中,他們幾乎都要奪門而出了。
再者,以動寫靜,營造氛圍?!斑b聞深巷中犬吠”寫從深巷中傳來的犬吠聲,營造出夜深人靜的氛圍,把聽眾帶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聽眾的注意力被“犬吠”聲吸引。既以動寫靜,烘托深夜的寂靜氣氛,又是一戶人家由婦人初醒到全家喧鬧的鋪墊。“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以老鼠跑動偷食聲、“盆器傾側(cè)”聲、婦人咳嗽聲為反襯,加重深夜的靜謐氣氛,表現(xiàn)一家人由醒復(fù)睡后的沉寂狀態(tài),為下面的大火蓄勢。
全文僅僅三百余字,正面、側(cè)面描寫巧妙配合,淋漓盡致地描寫出讓人回味無窮的口技表演,成就了流傳不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