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白蓖ā白?。
二、古今異義。
1.會賓客大宴。古義:正好,恰好。今義:聚合,見面。
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古義:只,僅。今義:表轉(zhuǎn)折,但,可是。
3.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古義:聽。今義:用鼻子嗅。
4.賓客意少舒。古義:稍微。今義:不多。
5.稍稍正坐。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6.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古義:中間夾雜。今義:當(dāng)中。
7.雖人有百手。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8.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古義:在這種情況下。今義:就。
9.兩股戰(zhàn)戰(zhàn)。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10.幾欲先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三、一詞多義。
1.乳:a.動詞,喂奶,例如:婦撫兒乳。b.名詞,乳頭,例如:兒含乳啼。
2.絕:a.副詞,極,例如:以為妙絕。b.動詞,盡、消失,例如:群響畢絕。
3.妙:a.名詞,妙處,例如:眾妙畢備。b.形容詞,美妙,奇妙,例如:以為妙絕。
4.指:a.名詞,指頭,例如:手有百指。b.動詞,指出,指明,例如:不能指其一端。
四、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指有些詞本來只屬于某一詞類,但有時在一定的語言結(jié)構(gòu)中,可活用為另一類詞,隨著詞性功能的臨時轉(zhuǎn)化,它們的意義也就相應(yīng)地發(fā)生某種變化。
1.名詞用作動詞
a.會賓客大宴(舉行宴會)
b.不能名其一處(說出)
2.形容詞作動詞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長)
五、特殊句式。
1.倒裝句:會賓客大宴。(應(yīng)為“會大宴賓客”)
2.省略句:口技人坐(于)屏障中。
六、重點(diǎn)句子翻譯。
1.滿坐寂然,無敢嘩者。譯: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
2.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譯:還夾雜著成百上千的呼救聲,(眾人)拉蹋(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
3.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譯: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
4.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譯: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個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張嘴,一張嘴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任何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