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緲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這是時下因漲價而非常流行的諧音詞匯,聽起來,令人忍俊不禁。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物價飛漲,有些漲得奇高,確實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備感壓力。與其消極抱怨,不如積極行動,放平心態(tài),集思廣益,一定會有應對辦法。
本刊1月(下)刊發(fā)了《日常生活省錢妙招匯集》,在此,我們刊發(fā)下文,為你繼續(xù)介紹兩個省錢的方法。
妙招之一 團購
團購,就是團體購物,指的是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消費者聯合起來,加大與商家的談判能力,以獲得最優(yōu)價格的一種購物方式。根據薄利多銷、量大價優(yōu)的原理,商家可以給出低于零售價格的團購折扣和單獨購買得不到的優(yōu)質服務?,F在團購的主要方式是網絡團購。
網絡團購改變了傳統(tǒng)消費的游戲規(guī)則。消費者要購買某種商品,足不出戶,在電腦上輕點鼠標,就可以下單購買。團購網站根據團購的人數或訂購產品的數量,確定是否團購成功。
團購網最早起源于美國Groupon網站,它的特點是:每天只推一款折扣產品,每人每天限購一次,折扣品一般是具有地域性的服務類型的。
在中國,團購網會定期舉行一些團購會,供消費者現場砍價,團購網也會讓廠家必須給出低于市場很多的價格,讓消費者輕松、放心、便捷地完成家庭消費,購買到更便宜、更合適的產品。
如今上網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學會了上網。為了應對物價上漲,壓縮日常生活開支,學會上網團購,不失為一種省錢的好辦法。但還要警惕不法網站的欺騙。
妙招之二 拼客
“拼客”,是時下流行的詞匯。這里的“拼”是拼湊,拼合。“客”代表人。這里的拼客是指為某件事或行為,素不相識的人通過互聯網,自發(fā)組織的一個群體。如:旅游,購物等。在物價上漲的今日,“拼客”,更是一種經濟實惠的生活方式。
通過網絡,凡是能資源共享的任何一項活動,如衣、食、住、行……都能“拼”。如“拼車”,要乘出租到某地,能拉上一個和你一起乘,費用就能減少一半。退休工人老張說,他辦了一張健身卡,全年價格2000元,后約上3個老友,每人只需支付500元,大大節(jié)省了一筆錢。高大娘饒有興趣地談起她的“拼菜”經歷。不久前,她去菜場買菜時,發(fā)現新上市的蒜苗很水靈,但攤販只成捆出賣,價格也貴,這可難壞了她。家里只她和老伴兩個人,買多了吃不了,不買又覺得可惜。就在這時,另一位想買蒜苗的女士拉拉她,“我們合買一捆,然后分一下如何?”正是這一次的經歷,使高大媽萌生了與鄰居“拼菜”的想法。她把這一想法告訴左鄰右舍,很快得到一致贊同。于是,社區(qū)的居民自發(fā)開始“拼菜”的生活。“我們可以按比批發(fā)價稍高一點的價格,買到土豆、大白菜之類的菜,每斤比菜場的零售價便宜好幾毛錢?!备甙⒁陶f。
因此,不管多大年紀,不管參加網上活動還是網下自發(fā),只要愿意,都可以成為“拼客”一族,“拼”出實惠,“拼”出時尚,更“拼”出溫情和快樂。當然也保持一份警惕,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