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杰,于秀杰,譚英,馬遙,張云,劉巖,樊媛,馬釗
(1.吉林省通化市綠色食品辦公室,通化 134001;2.吉林省通化市園藝研究所,通化 134001;3.吉林省通化市農(nóng)機設計院,通化 134001;4.吉林省通化市綠色食品辦公室,通化 134001)
白屈菜又名土黃連。屬于罌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圓錐形莖直立,有毛刺,多分枝,株高30~60cm,葉奇數(shù)羽狀分裂,裂片5~7枚,互生卵形至長卵形,葉面淡綠,葉背面有絨毛呈白色?;S色,數(shù)朵,排列成傘形、聚傘形花序;花柄長短不一,萼片兩枚,早落,花瓣四枚;卵圓形。蒴果,線狀、圓錐形,具細毛,成熟時自下而上二瓣裂,種子很小,卵形。斷其莖則有金黃色稠汁流出。花期4~6月,果期6~8月。白屈菜以全草入藥,味苦,性溫,具有解毒、鎮(zhèn)痛、利尿、止咳、止瀉等功能,是小兒止瀉藥的主要成分。還可用于防治農(nóng)作物蟲害,對蝶類、蚜蟲、甲蟲類等有效。
白屈菜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一般土壤均可,但干旱、黏重的土壤不適宜種植。中性、微酸性或微堿性、陰涼濕潤、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較適宜。也可選擇溝塘、河流兩岸、林下種植。
白屈菜種子很小,頂土能力很弱,播種前要細致整地,此項作業(yè)是苗全、苗壯的關鍵措施。選好地后,以秋季深翻為好。翌年早春耙地,耙碎田間土塊,整平耙細,田間無雜草,土壤疏松,最后打成60cm大壟。若土地瘠薄,可結合整地施農(nóng)家肥1.5t/667m2,以改善土壤性質,增強土壤肥力,減少病害。
白屈菜種子一般在6月上、中旬成熟。6月中、下旬開始采種,采種時要選壯株采種,一般在種子成熟1/2時整株采收,采收的整個植株在陰涼處陰干,促其后熟,陰干后,用小木棍把種子打落在塑料布上,去除雜質,即得新鮮種子。
選一年生種子、且早熟、分枝力較強、抗倒伏的高產(chǎn)品種,將種子浸入清水中,水面淹沒種子,經(jīng)常攪拌、翻動,浸泡48小時,種子吸水量為種子自身重量的80%,撈出晾至散落備用。為使種子早出苗、出齊苗,可將處理后的種子置于常溫下存放,3~4小時翻動1次,待種子開始露白即可播種。
白屈菜一年生的種子發(fā)芽率80%以上,隨著時間的延長,發(fā)芽率逐年降低。為了提高發(fā)芽率和保證全苗,要選一年生種子,以春季播種為最佳時期。
播種分條播、穴播兩種方法。條播是在備好的大壟上開10cm寬、2~3cm深的溝,踩底格子,均勻撒種,種子間距1cm左右,覆土1cm左右厚,及時采好頂格子。此項作業(yè)要及時認真,方可確保墑情。條播法適用于園田地,種子較集中,易拱土出苗,便于松土除草。穴播法是在備好的大壟上刨埯播種。穴距6cm左右,每穴播7~10粒種子。覆土1cm左右。穴播法頂土能力強,適合較板結土壤。但出苗密集在一起影響生長。
從播種到出齊苗需要20天左右,幼苗期矮小生長緩慢,要及時松土、除草,嚴防草荒形成。天旱時應澆水,澆后松土,以免土壤板結。由于白屈菜是全草入藥,不需要間苗、定苗,只是在株高10cm左右時拔出過密的植株來保證產(chǎn)量。經(jīng)多年栽培觀察,整個生長期內尚未發(fā)現(xiàn)病蟲害,無需防治。
白屈菜最好在盛花期收獲,但為了收獲種子,一般種子成熟一半時采收。采收的整個植株在陰涼處陰干,白屈菜既要考慮種子的采收,又要考慮白屈菜的晾曬質量。在陰干時,首先用小木棍把種子打落在塑料布上,清除根部泥土,再把全草有秩序地排開晾曬,以便有利于日后的翻曬和捆成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