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葆華
為慶祝建黨九十周年,一批獻禮電影作品聯(lián)翩而出,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景觀,也將成為可資紀念且令電影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長廊。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評說,都是一個蘊含豐富的文化現(xiàn)象。
這之中有不少作品是誠意之作、鄭重之作和優(yōu)秀之作。也有一些作品純屬應景之作,缺少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事過境遷作品則不復存焉。還有一些作品當此之時,既要風光更要市場,提出將主旋律題材商業(yè)化的主張,這頗令人生疑。根據(jù)這種主張拍出的電影,吸納眾多明星參演,結果是完成了消費明星和娛樂消費的預期值,重大題材其實也被娛樂了。我以為不足取。主旋律作品要特別注重觀賞性,要好看,要贏得觀眾贏得市場。如何贏得?
《秋之白華》,以卓而不群的藝術特質和創(chuàng)作姿態(tài)格外引人矚目,提供了另一種成功的經驗。
瞿秋白是我黨早期領袖之一,無論他的思想他的偉跡和他涉獵廣泛的著作,都是我們巨大的精神財富。如何藝術把握、藝術表現(xiàn)這位偉人,無疑有高山仰止的感覺,橫看成嶺側成峰,題材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肚镏兹A》不取同類題材作品所慣常用的宏大敘事,而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瞿秋白與楊之華的愛情角度切入,選取個人命運敘事。這在敘事結構上帶來極大的便利,不正面描寫民族革命的恢宏復雜與悲壯,而呈現(xiàn)個人情感命運的刻骨銘心。避難就易,舉重若輕,注重個體命運,易于打動人心。然而這既需要藝術勇氣,更需要藝術智慧;既要防止步入革命加風花雪月的媚俗化傾向,矮化了偉人,又要能從個人情感命運概括出民族的命運歷史的命運。
其實,《秋之白華》是兩種敘事:將個人敘事放在前景,實寫;而將國家敘事放在后景,虛寫。個人敘事是表現(xiàn)瞿秋白與楊之華對純美愛情的生死守望;國家敘事是表現(xiàn)瞿秋白與楊之華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理想——那是偉大的民族解放斗爭事業(yè)。個人敘事因國家敘事的依托而有了歷史的厚重感,個人情感敘事——凄美愛情的守望,因有九死不悔的理想的支撐而變得崇高。個人情感命運敘事,既是角度也是故事框架,為理想堅守為理想奮斗為理想犧牲,是故事的內核。兩條敘事線一實一虛,組成動人的富有歷史精神和時代意義的命運交響。
影片在個人化敘事層面,前半部分是楊之華對瞿秋白的愛情回述,后半部分是瞿秋白對楊之華的深情回望。兩個段落像兩個靈魂的呼喚與細語,這種深情的情緒彌漫全劇。那是對愛情的守望和對理想的堅守。在楊之華的回述段落,那是女性化視點,細膩而婉約,表現(xiàn)了她與瞿秋白相知相愛相守的愛情過程。楊之華與瞿秋白相識于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那是個革命意氣高漲的時代,各種主義風行風光的時代,也是選擇人生道路的時代。之華先被秋白過人的才華、清醒的思想和家國情懷所吸引,繼而被瞿秋白所堅守的解放落后而貧弱的中華民族的信仰所征服。兩個年輕的靈魂因愛而走到一起,因共同的理想而結合在一起,那是相似靈魂的聯(lián)盟。不像時下的愛情因利益而結盟,愛情可以被消費,可以被利用。瞿秋白與楊之華的愛情被表現(xiàn)得美麗而高潔,深沉而崇高。影片表現(xiàn)秋白與之華愛情結盟的段落時頗為驚世駭俗。秋白陪著之華去面對她的只有婚姻已無愛情的丈夫沈劍龍,這本是個尷尬陪情的局面,結果沈劍龍被瞿秋白高潔的人品和人格境界所折服。沈劍龍與楊之華分手的啟示,瞿秋白與楊之華結婚的啟示,瞿秋白與沈劍龍成為朋友的啟示登在同一版的報紙上。瞿秋白的人格魅力被表現(xiàn)得十分充沛。秋白與之華的愛情也呈現(xiàn)得美麗動人。
在楊之華回述的段落,表現(xiàn)了楊之華在瞿秋白的影響和感召下不斷成長的過程。 這個段落是刻畫楊之華眼中的瞿秋白。重在表現(xiàn)瞿秋白的人格、情懷和理想,也表現(xiàn)了楊之華對瞿秋白不盡的牽掛。在瞿秋白的回望段落,既表現(xiàn)了瞿秋白對楊之華深深的愛戀,更從側面折射了瞿秋白在幾個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八七會議、黨的六大——對黨的前途的憂慮,對錯誤觀念的抗爭,對正確路線的追尋。瞿秋白這種本質的性格特征,影片的這種政治品格,是通過秋白與之華的愛情與婚姻生活滲透出來的。呈現(xiàn)在銀幕上的是八七會議期間之華對秋白的擔憂,和六大期間莫斯科郊外的雪野上秋白、之華與愛女獨伊短暫的歡聚。
瞿秋白即使被捕入獄后,面對國民黨高官的誘惑和威逼,他對理想仍是矢志不移,他從容自信的面對敵人的槍口,他堅信他信仰的主義最終能獲得勝利。無論是之華的回述,還是秋白的回望,他們生死相守的愛情盡管是明線實寫,而他們?yōu)橹畩^斗為之獻身的崇高事業(yè)和理想精神,卻是他們愛情與人生的底蘊和前行的目標。
《秋之白華》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頗令人稱贊,它不討好觀眾,不取悅市場,整部影片節(jié)制激情,絕不煽情,選取如詩如歌的藝術路線,整部作品婉約、優(yōu)雅、高潔、凄美,而這一切的底色是崇高美。影片沒有把革命前輩的愛情與人生,奮斗與理想化作娛樂消費,沒有把偉人事跡商業(yè)化。影片《秋之白華》憑借自己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去感染觀眾引領市場,這是文化的自尊與自信。中國電影十分需要這份自尊。
《秋之白華》是感人至深的作品,是讓人久難忘懷的作品!瞿秋白照亮了楊之華的人生,秋白與之華的愛情與理想照亮了我們和后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