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是骨科大手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可繼發(fā)致命的肺栓塞和遠期深靜脈瓣功能不全。專家建議[1]給予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療,中醫(yī)藥預防骨科術后下肢DVT的報道也不少見。我院采用洛陽正骨傳統(tǒng)方藥活血靈預防骨科大手術后DVT,并與低分子肝素鈣抗凝治療進行對比?,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7年6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及髖部骨折內固定術的患者160例,其中男76例、女84例,年齡32~75歲、平均63.2歲。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80例,男44例、女36例,平均年齡62.1歲;對照組80例,男38例、女42例,平均年齡64.8歲。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入院行髖、膝關節(jié)(單側)置換術或髖部骨折(單側)內固定術者。②術前1個月內未曾服用其他抗凝藥物。③年齡在18~75歲。排除標準:①既往有下肢靜脈疾患或術前已有下肢靜脈血栓的。②妊娠或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婦女。③有心、腦、肺、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此前1個月內進行過抗凝治療的。⑤開發(fā)性骨折或合并有神經損傷者。⑥肥胖患者。⑦全麻術式患者。
1.2 給藥方法 實驗組予活血靈湯劑(由我院煎藥室制成濃縮劑)口服,2次/d,100 ml/次,早晚分服,于術后次日開始服用,連用12 d?;钛`組方:當歸、赤芍、紅花各15 g,生地、柴胡、續(xù)斷、牛膝、羌活、威靈仙各12 g,甘草6 g。對照組予低分子肝素鈣(博璞青,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腹壁皮下注射,1次/d,4 000 IU/次,于術后2 h開始用藥,連用12 d。兩組患者均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抬高患肢、使用彈力繃帶預防血栓形成;兩組功能鍛煉及康復訓練完全相同;所有病例均不使用其他中藥制劑及抗凝藥物。
1.3 觀察指標及DVT診斷標準 用藥前及停藥后均查血尿常規(guī)、凝血4項、肝腎功能;術前1 d、術后第7及14天常規(guī)行雙下肢深靜脈彩超檢查,明確下肢深靜脈通暢情況。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注射部位、皮下及消化道有無出血傾向;每日觀察雙下肢有無DVT臨床癥狀,包括肢體腫脹和疼痛、腓腸肌觸痛、皮膚顏色改變、靜脈回流障礙等。一旦發(fā)現血栓形成跡象,立即行雙下肢深靜脈彩超檢查。彩超診斷DVT的標準[2]:①靜脈管腔內有實質性回聲。②靜脈血管不能被壓癟。③血栓處的靜脈內無血流信號或探及少量血流信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經SPSS12.0軟件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臨床檢查和彩超證實,實驗組80例患者術后發(fā)生下肢DVT者7例,發(fā)生率為8.8%;對照組80例患者術后發(fā)生下肢DVT者5例,發(fā)生率為6.3%。兩組DVT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骨科大手術患者由于手術和外傷導致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術后臥床導致血流緩慢,如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將導致很高的DVT發(fā)生率。邱貴興等[3]報道,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的發(fā)生率在未預防組為30.8%、預防組為11.8%,P <0.05。呂厚山等[4]報道未予預防治療的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總的發(fā)生率為47.1%。所以,骨科大手術后下肢DVT的預防有著迫切而重要的臨床意義。
骨科大手術圍手術期DVT的高發(fā)期是術后12~24 h,這一階段,DVT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后果嚴重[5]。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確發(fā)現部分患者的DVT在術后很短時間內就會形成,甚至有些骨折患者DVT在術前就已形成。因此,從理論上來講,預防骨科大手術后DVT的形成應在術前開始,越早越好。目前,臨床上多采用LMWH預防,國內外文獻[6,7]也證實LMWH可大大降低下肢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DVT的臨床發(fā)生率。但LMWH在抗凝的同時容易引起出血傾向,術前應用出血風險較高,所以臨床多選擇在硬膜外腔拔管2~4 h以后皮下注射。
對于中藥預防骨科術后DVT的研究,近年來屢見報道,大部分都肯定了中藥的預防效果。中醫(yī)理論認為,下肢DVT形成屬“脈痹”范疇,跌打損傷、骨折筋斷,損傷血脈、瘀血留滯、脈道不通,且術后、外傷等長期臥床,久臥則氣虛,氣虛則推動無力,“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以致瘀血阻于絡道,脈絡滯塞不通,不通則痛;絡道阻塞,營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為濕,流注下肢則腫;瘀血阻滯、脈絡不通是本病的關鍵,治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故預防骨科大手術后下肢DVT形成重在行氣活血、袪瘀消腫,改善血液循環(huán)?;钛`組方由續(xù)斷、牛膝、當歸、赤芍、生地、柴胡、紅花、羌活、威靈仙、甘草等組成?,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當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羌活對改善血液高凝傾向、抑制血栓形成有一定的意義;牛膝可使血液黏度下降,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可使下肢血管擴張;紅花、赤芍則有明顯抗凝作用,可顯著抑制血栓形成。本研究也證實,活血靈可有效預防骨科大手術后DVT形成,其預防效果與博璞青相當,且無明顯出血傾向等不良反應,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邱貴興,戴尅戎,楊慶銘,等.預防骨科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專家建議[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6,34(1):27-28.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社,2002:816.
[3]邱貴興,楊慶銘,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鈣預防髖、膝關節(jié)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2006,26(12):819-822.
[4]呂厚山,徐斌.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中華骨科雜志,1999,19(3):155-160.
[5]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預防骨科大手術深靜脈血栓形成指南(草案)[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2):118-119.
[6]馮明光,吳海山,吳宇黎.速必林預防下肢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栓塞的應用[J].臨床骨科雜志,2004,7(4):400-402.
[7]Caprini JA,Botteman MF,Stephens JM,etal.Economic burde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the united states[J].Value Health,2003,6(1):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