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幼兒園的小同伴在學圍棋吧,孫子悠悠向爸爸媽媽提出要學圍棋。圍棋有點難,悠悠學得會嗎?作為奶奶,我不表態(tài)。
悠悠媽很慎重地讓他去試聽了一次,回來后,悠悠居然說:“我聽得懂。”那么就讓他去學學吧,反正每周只上一個小時的課。
第二次又去聽了。悠悠回來學著老師的樣子問我和爺爺:“這兩顆子是不是在一條線上?請爺爺小朋友回答!”
“這顆白子有沒有氣了?請奶奶小朋友回答!”
好為人師的孫子來“將”我們“軍”了,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我和爺爺對圍棋一竅不通呢。
這下可有點麻煩呢,于是趕快“臨時抱佛腳”,買了本圍棋書硬啃,我自忖這方面的思維肯定不行,于是“討好”爺爺:“下棋你肯定比我強!你快好好研究研究,以后好陪悠悠玩,你可要認真讀懂啊!”
哈哈,爺爺和我“八十學吹打”,跟著悠悠“長進”了!挺好,預防“老年癡呆”。
上了幾次圍棋課的悠悠,張口閉口都是“專業(yè)術語”,竟然像老師一樣對我說:“圍棋可以讓人變得聰明,是培養(yǎng)人的思維習慣的!”
“說得真好,老師說的?”我問。
“圍棋碟片上看來的!”悠悠說??磥磉@小東西開始真的用心了。
“悠悠老師,你還知道什么,再說給我們聽聽?!蔽摇疤撔摹钡叵蛴朴评蠋熐蠼?,悠悠老師開始“滔滔不絕”:“圍棋是兩個人玩的游戲,你和爺爺可以玩玩。”
悠悠學著老師的語調(diào)指著棋盤很“直觀”地對我說:“你看,棋盤上有19行,19列,這是個正方形的網(wǎng)格……黑子呢,有181顆,白子呢,有180顆。棋子應該走在兩條線的交叉點上,不能放在空格上……”
我覺得很驚訝,這小東西平時很怕困難的,這么費神的玩意兒居然學得比奶奶快。
“奶奶小朋友,你看看,這顆子有幾口‘氣’?”悠悠老師又指著棋盤在考我了。
“四口!”
悠悠一邊擺子一邊問我,“現(xiàn)在呢,還有幾口氣?”
“還有三口,還有……”還好我看了幾頁書,啟蒙了一點點,可以稍稍招架一下悠悠老師。
“奶奶小朋友,你看,這顆白子還有沒有氣了?沒有了!全讓黑子圍住了,把這沒氣的子拿出來叫‘提子’,奶奶小朋友跟我說———‘提子’!”
別說,悠悠當老師還真像模像樣。爺爺悄悄地去“偵察”過悠悠聽課的狀態(tài),覺得他上課聽得很專心的,旁邊小朋友很鬧也不影響他??赡芙虪敔斈棠桃彩且环N“責任動力”吧!
爺爺確實比我強,能坦然地捧著書與悠悠擺譜,悠悠呢,也挺好學的,讓爺爺講給他聽,爺爺和孫子在圍棋盤上可以“磨”上一個多小時!磨得爺爺晚飯都吃不上,孫子命令說:“下完棋再吃!”
真不錯!我心里樂滋滋的。退一步說,就算是悠悠圍棋沒有學好,這“鸚鵡學舌”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大收獲吧!
不過,也有我煩心的時候。
那天,我在電話里隨口問悠悠爸:“悠悠今天圍棋課上得怎么樣?”
悠悠爸說,和悠悠下棋的小朋友得意地說:“我贏了悠悠八盤!”而悠悠只勝了人家一盤。我聽后心里很不舒服。
第二天,我一見到悠悠就問:“悠悠,和你下棋的小朋友很厲害嗎?下得很好嗎?你怎么輸了八盤呀!”
不料悠悠淡淡地說:“人家是小孩子,我讓讓他,他那么小……”悠悠邊說邊大度地一笑。
“他很?。俊蔽也唤獾貑?。
“是啊,他是中班的。我都大班了,我想我應該讓讓他的?!庇朴普f。
我有點不好意思了,覺得自己的“心胸”沒有悠悠“寬廣”了。
說實話,聽到悠悠爸轉告這個消息后,我心里一直“擱著”:首先想到的是悠悠生病缺課了,跟不上別的孩子了,輸?shù)眠@么慘,會沒有自信的。再想到的是應該去提個建議,讓老師安排個水平相仿的孩子對弈,否則,孩子會沒興趣的。自然這都是從悠悠的角度思考??墒?,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悠悠是讓著小伙伴的,正如我們和他下棋時允許他偶爾“賴皮”一樣,孩子能擁有這份寬容和大度,可能比棋藝更重要吧!
我后來想想,即便悠悠真的是慘敗,又有什么關系呢?漫長的人生路上難道會一路凱歌嗎?孩子間的事原本很簡單,很正常,是我們大人將它弄復雜了!
孫子學圍棋,我也一直跟著快樂地“折騰”著、享受著、長進著……
編輯 朱璐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