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是去年冬天時,大街小巷都在賣烤紅薯,能在寒冷的冬天吃著香氣撲鼻的紅薯,真是一件溫暖而又快樂的事。
一次,丫頭邊吃烤紅薯邊問:爸爸,紅薯是長在樹上的嗎?我怎么沒看見過呢!聽到丫頭的問話,直覺內(nèi)心慚愧:我們家不是有一塊小菜地嗎?怎么連這個都不知道呢!
所以,今年一到初春時節(jié),我就吆喝:丫頭,清明節(jié)到了,種瓜點豆去!丫頭一聽,馬上問:為什么要到了清明節(jié)才點瓜種豆呢?冬天不行嗎?我告訴她,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萬物萌發(fā)生長啊。
丫頭跟著我興高采烈地來到菜園,菜園已被我除草松土施肥,并被劃分成幾個小塊。丫頭一看,就問:這并不算大的地方,為什么要被分成許多小塊呢?我說:你看這塊與塊之間是不是留有空隙呀!丫頭說:對啊,對啊,不留空隙行嗎?我說:這空隙還非留不可呢,因為這空隙被掏成了一條條小溝,如遇下大雨,積聚的雨水就從這一條條小溝里流出,不然,滯留過多的雨水就會令菜漲死。我摸著丫頭的頭又補充一句:這呀,與常說的“善畫者留白,善樂者希聲,養(yǎng)心者留空”的道理一樣的,等你長大了就懂了!
丫頭可不管這些大道理呢,在教室坐久了的她,置身于自然,是那樣新鮮:4月的陽光,溫潤如錦緞,這流光溢彩的錦緞,在一瞬之間打開,驚動了樹枝上慵懶的小鳥,它們立刻來了精神,你推我擠地在樹椏間搶占地盤,好讓錦緞包裹著自己,好讓溫潤的春光梳洗它們的羽毛。那春光是一雙神奇的手啊,只要手掌悄無聲息地滑過,羽毛就變得光澤流轉(zhuǎn)。愜意舒服之中,開始我們的種菜之行。
先移栽辣椒苗,栽之前,要把田分成一行行的直線,疏密要適度,太密,辣椒枝椏長不開,影響辣椒結(jié)果;太疏,土地利用率不高。準備工作做好了,再移栽辣椒苗,移栽好的辣椒苗要橫看直看都是一條線,這樣才美觀!
不過,四季豆啊豇豆啊峨眉豆之類,跟辣椒不一樣,首先要點種子在土里,一個星期之后,豆苗就會破土而出,然后搭好豆架,這些豆苗都是向上生長的,沒豆架可不行呢!黃瓜呢,跟豆類種法相似。但南瓜、冬瓜、白瓜卻是不需要搭架的,它們是在地上肆意發(fā)展,藤蔓爬到哪兒花就開到哪兒果就結(jié)到哪兒,像一篇篇激情洋溢的散文詩呢!
空心菜是插枝的,等空心菜長到四五片葉時,就掐下它的上半部分進行移栽;莧菜卻是撒播的,等辣椒苗長到一定的高度,就在地里撒播莧菜籽,過不了幾天,莧菜苗就爭先恐后地長出來了!
那紅薯呢,怎么種?。垦绢^迫不及待了。紅薯啊,要先把紅薯種埋進土里,上面用薄膜覆蓋,因為紅薯對溫度的要求很高,用薄膜覆蓋能升溫,加快它發(fā)芽出苗。出苗后,等它的藤長到一定程度,再插枝。等它在地里長出紅薯,時間要半年左右呢!也就是說:到了秋天,你才能吃到紅薯!因為農(nóng)業(yè)是有季節(jié)的,有時令的,有播種有成長規(guī)律的,是需要播種施肥除草滅蟲的,是需要土壤水分陽光和等待的,收獲的過程有點慢呢。
等我把這一切介紹完畢,丫頭說:怎么每一種作物的種法不一樣呢?當然啊,農(nóng)業(yè)是栽培作物,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有屬于它自身的內(nèi)在力量。對于這種內(nèi)在力量,外部環(huán)境不能徹底改變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滿足它。而且,不同的農(nóng)作物有不同的生長季節(jié),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民都懂得要適時追肥澆水,適時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強制它不生長。這和孩子的成長是一樣的呢。所以人們常說:要讓孩子像莊稼一樣自然成長,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放任不管,一切都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
忙完了,就和丫頭坐在菜園邊,享受著惠風、暖陽,心情十分愉悅。這時,家里的一只老貓和一只老狗,也在腳下趴著,瞇著眼,還不時地望望我,彼此心有靈犀。于是起身給貓扔一點魚,給狗扔幾塊骨頭,它們津津有味地吃完,就到菜園里捉迷藏打滾去了,或者在陽光下追逐自己的尾巴。
勞動,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這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女兒快樂地在春風中成長著。
編輯 王淑娟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