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王翔結緣于書法,在我的記憶中,他一直是一個傳統(tǒng)而富有創(chuàng)新激情的書法家。雖然早就知道他當年在天津求學的時候就開始涉獵繪畫了,也曾零星見過他的一些繪畫作品,不過,他整體所展示給我的依然是一個書法家。但是,兩年前的某一天,他將一批山水畫作品展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就驚嘆于他的這種身分轉變了。然后,我們每次交流的內容就都變成山水畫了,他經(jīng)常向我坦述他的心得以及對當代畫壇的看法。
王翔給我展示了一批近作,《峰高》《野寺》《樵聲聞遠林》《樹含秋聲滿》《一溪煙水》《溪山秋晚》等給人的審美感受,都是蒼渾郁勃、清正勁健、視野雄闊,具有非常強烈的震撼力。遠觀氣勢磅礴,形式感很強;近觀則筆墨交錯、點線縱橫,奔流出內在的韻律,顯現(xiàn)出相當?shù)墓P墨功底。這些畫,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不僅是筆墨技藝的諳熟,更是“似與不似”的山水畫中透溢出的意境與修養(yǎng)的高度。其繪畫的審美意趣皆出自筆墨,遵傳統(tǒng)而不泥,運筆厚而不滯,設色鮮而不浮。從這批新作中,我再一次感悟到中國傳統(tǒng)筆墨的魅力。
從畫中得知,王翔是頗注重自我的審美意識對傳統(tǒng)的山水畫精神關照的,對藝術傳統(tǒng)的深度認識和尊祟,使他從筆墨技巧到心靈的放懷都擁有了一個較大的表現(xiàn)空間。亦不難看出其用筆之“剛古質樸”,他并非刻意地設計一種山水符號去描摹山水實景,他知道這只是山水之表,他要的是把自己對山林的熱愛通過筆墨來表現(xiàn)山水的精神。王翔善于描繪秋光,在一系列的秋意山水中,營造出了頗富意境之美的景色。這種美是有內涵的,來自于筆墨的表現(xiàn)力,而非制作技巧。從這些作品中體現(xiàn)的那些沖突、對抗因素的畫面構成,交織、錯雜的線組織,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山水作品既有傳統(tǒng)山水畫的脈絡又有現(xiàn)代畫風的筆墨情懷??梢钥吹剿詈竦墓P墨功底,那些由濃筆重墨所營造的氣象是極富韻味和節(jié)奏感的。因此,在王翔的畫中,用筆之精不舍細微,近處的實景與遠處渺茫之纖毫,他都不舍用筆,皴擦點染,體現(xiàn)出筆觸帶來的沉穩(wěn)氣象。一筆不減其力,萬筆不舍其精,正是王翔的審美追求。
郭熙主張“飽游沃看”“身即山川而取之”,強調師法造化,向“真山水”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表現(xiàn)出“畫之景外意”和“畫之意外妙”。他還主張平時的性情修煉,培養(yǎng)“林泉之心”、“林泉之志”,所以在他的筆下,“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郭熙《林泉高致》)王翔深得其中奧妙。他曾多次外出寫生,“飽游沃看”,搜盡奇峰,得“真山水”之趣,每一次寫生歸來畫貌都會為之一變。他曾深入到太行山,對北方的景致如癡如醉地寫生,在他的作品中,北方的山水似乎是他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內容。在與自然的神交中,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xiàn)他與自然的互化,在對自然的觀照中尋找到與他心靈的同構。于是,他將他的生命氣息貫注其中,以他的生命氣息幻化出蒼茫的山水意象。在《溪山秋晚》中,用不同的色彩和個性化的筆墨來表現(xiàn)秋之“畫之景外意”和“畫之意外妙”,在此,亦可察其對“真山水”的師法。在《一溪煙水》中,巉巖危立,厚重透著玲瓏之妙,小溪在山間流動,有緩有急,疏密有致,活潑得體。這幅畫取宋、元以來的章法形式,充分體現(xiàn)了山的巍峨、樹林的茂密、層巒疊嶂,意境深遠。這些景象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實景,也是我們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園。
王翔并不是一個純水墨的追求者,他總是很愿意把顏色恰到好處地加入到畫作中,使自己所表現(xiàn)的山水更加體現(xiàn)出“真山水”的本分來。在作品的色彩處理上傳統(tǒng)繪畫之“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的思想觀使傳統(tǒng)繪畫忽略了色彩在山水繪畫中的作用,青綠山水、淺絳山水的色彩也不過是在筆墨的主導控制下處于一種消極的點綴地位,尤其是在文人山水畫的審美領域,色彩更是被排斥的。但王翔不這樣,他在強調筆墨主體的同時,把色彩當作繪畫的一個積極因素,他主觀地將色彩恰到好處地用在畫面需要的地方,生動、具體。而又鮮活。因此,有“真山水”的境界。
王翔的山水畫充滿創(chuàng)造的激情,比如那些表現(xiàn)秋景的作品,就有自己的表現(xiàn)方式,所造之境很有時代感。畫家以獨特的視角、強勁的筆觸、雄渾的圖式,酣暢淋漓地表現(xiàn)了群峰涌動、萬壑競秀的壯觀景象以及蘊含其中的山之魂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帶著感情作畫,激情四射。他的作品,幅幅到位,看得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充分調動了一切藝術因素作畫。當我在欣賞王翔的山水畫時,會從那復雜多變的山水中強烈地意識到畫家的個人氣息。他畫的雖然是山水,但畫中所折射出的卻是畫家自己。王翔的山水畫顯然有“自有我在”的表現(xiàn)特征,體現(xiàn)了畫家閑適寧靜的胸懷。這是他的精神家園,沒有負擔,沒有喧囂,人不知而不慍……這種境界,是王翔山水畫的追求。這種境界也是中國山水畫進入精神世界的一種高標準的審美要求。
應該說他的山水畫是對傳統(tǒng)的再尋找與再發(fā)現(xiàn),既有北派的雄渾博大,又具南派的通透華滋。他喜以墨之深淺干濕表現(xiàn)其崢嶸華滋,空靈奇逸。他的山水畫云煙幻滅,風雨晦明,林木蓊郁,山泉鳴響,展示的是充滿生命的宇宙之象、天地之美。他以山川為載體,寄托自己的懷抱,抒發(fā)自己對人生的感懷。
王翔的畫,傳統(tǒng)功底十分厚實,在書法上下過很多功夫,深諳用筆用墨之道?!案褂性姇鴼庾匀A”,這些“修為”與自己的才情結合“外化”出來的作品必然是既有深厚的傳統(tǒng)根底。又有鮮明的自家面貌。王翔在繪畫上很少談創(chuàng)新之類的話題,只是踏踏實實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每件作品。盡管如此,但在他的繪畫中還是流露出了探索性的特征。
總之,王翔用一雙澄明的眼睛去觀想世間萬物,用一顆寧靜之心去體會身邊事物,用參禪之道去對待時事變遷流轉。對畫家而言,他的畫,就是他心中的世界,就是對胸中“千載韻”的恰當抒發(fā),淡雅的著色、有力的筆鋒、虛實相生的構圖,再加上其內心的禪意感悟,成就了王翔一系列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