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娜,黃艷艷,宮文晶
近年來,位于蝶、篩竇囊腫的檢出率逐漸增多,臨床上大多采用傳統(tǒng)的鼻外蝶、篩竇進路進行手術,由于此類手術損傷大、并發(fā)癥多,現(xiàn)逐漸被鼻內鏡手術所取代[1,2]。現(xiàn)將筆者所在科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蝶、篩竇囊腫49例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01~2010-06筆者所在科共收治蝶竇囊腫17例,篩竇囊腫32例;男 29例,女20例;年齡 18~65歲,平均41.5歲。主要臨床癥狀與體征為:頭痛27例,復視及視力下降等視力障礙12例,鼻塞18例,眼球突出9例。鼻內鏡檢查:中鼻道膨隆14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鼻竇冠狀位CT掃描,其中2例蝶竇囊腫破壞單側視神經管骨質,9例行頭顱MRI檢查,術后病理報告均為鼻竇囊腫。
1.2 手術方法 手術應用Wolf鼻內鏡系統(tǒng),全部蝶竇囊腫患者手術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30°內鏡下將中鼻甲后段1/3部分切除,少部分患者還行上鼻甲部分切除,完全暴露蝶竇前壁,內鏡下尋找蝶竇開口,擴大開口使其達1.0 cm×1.5 cm大小,由于蝶竇囊腫患者大多數有不同程度蝶竇開口處炎癥,較難尋找開口(本組有9例蝶竇囊腫者蝶竇開口處有炎癥),可在后鼻孔上方1.0~1.5 cm處用吸引器頭輕輕探入蝶竇,并擴大開口,有部分囊腫在擴大蝶竇開口時囊腫即破裂,對于未破裂的囊腫,暴露蝶竇囊腫的前下壁,用9號長針頭穿刺抽液明確診斷后,切開囊腫壁并盡可能去除較多的囊腫前下壁,使囊腫腔與鼻腔足夠的通暢和引流,吸盡囊液后將內鏡伸入囊腫腔,觀察囊腔有無分隔等異常,術中注意不求完整去除囊腫壁,以防損傷鄰近結構,引起顱內或眶內并發(fā)癥,如腦脊液鼻漏、失明、大出血等。手術關鍵是徹底開放引流囊腔即可,因為囊腔內壁上皮結構具有分泌功能,只要引流通暢,其分泌物就不會聚集而形成囊腫。對于篩竇囊腫,采用局麻或輔以強化麻醉,30°內鏡下常規(guī)切除鉤突和開放篩泡,部分囊腫在篩竇開放時囊腫即破裂,對于未破裂的囊腫,穿刺抽液明確診斷后,切開囊腫壁并盡可能去除較多的囊腫底壁,使囊腫腔與鼻腔有足夠的通暢和引流,吸盡囊液后溫鹽水沖洗囊腔。對于囊腫局限于篩竇腔內的,內鏡伸入囊腫腔,在明視下盡可能小心完全去除囊腫壁,以防術后復發(fā),對于囊腫已破壞篩竇壁骨質,侵及顱內或眶內時,手術只要充分引流囊腔即可,不求完整去除囊腫壁,以防損傷鄰近結構,引起顱內或眶內并發(fā)癥。
術后鼻內鏡檢查鼻腔引流好,無顱內或眶內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前9例眼球突出者術后眼球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縮,3月后完全恢復正常。全部患者鼻內鏡隨訪0.5~4年,除2例因蝶竇囊腫壓迫單側視神經管,造成視神經管骨質破壞,視力下降未能恢復外,其余患者術前癥狀均消失。全部患者復查鼻竇CT無囊腫復發(fā)。
蝶、篩竇囊腫以黏液囊腫多見,因病變部位較深而不易較早發(fā)現(xiàn),患者來就診時大多合并有其它臨床癥狀,如復視、視力下降、眼球突出等眼部癥狀或頭痛明顯,本組患者就有27例有頭痛癥狀。傳統(tǒng)蝶、篩竇囊腫手術方法是經鼻側切開、鼻外篩竇或經鼻中隔進路,損傷較大,術中出血較多,且面部遺留瘢痕,影響美觀[3]。鼻內鏡手術優(yōu)點已被公認,克服了傳統(tǒng)手術的缺點,術中還可以將內鏡伸入竇腔觀察竇腔各角落。但鼻內鏡蝶、篩竇區(qū)域手術,要求術者具有一定的蝶、篩竇應用解剖基礎和臨床手術經驗,才能做到手術徹底又安全。為了降低或避免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根據筆者的經驗,要準確定位,本組17例蝶竇囊腫中有9例蝶竇開口處有不同程度的炎癥,較難找到開口,筆者在后鼻孔上方1.0~1.5 cm處用吸引器頭輕輕探入蝶竇,向下、向內側擴大開口,在未找到蝶竇開口時盡量不用咬骨鉗行蝶竇前壁開窗,以防損傷周圍結構。對于后篩竇囊腫,術中打開中鼻甲基板時,手術要始終在中鼻道外側壁與中鼻甲外側之間進行,術中不能確定解剖結構時,要利用吸引器頭探路,邊吸引邊捅開篩房,它既可以防止咬鉗損傷周圍相鄰組織結構,又可以作為手術尋找囊腫的探路。徹底暴露囊腫壁后,一定要先行穿刺后再開窗,以減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囊腫已破壞蝶、篩竇周圍骨質的患者,由于囊腫壁與毗鄰結構如硬腦膜、頸內動脈、海綿竇、視神經、眶隔膜等很可能發(fā)生粘連,鼻內鏡手術時只要徹底開放囊腫前下壁或底壁,建立受累鼻竇或囊腫腔與鼻腔之間永久寬暢的引流通道[4],達到囊腫充分引流即可,不要刻意徹底清除囊壁,以免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組患者手術中及手術后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為了避免手術后囊腫的復發(fā),對于蝶竇囊腫,盡量擴大蝶竇前壁1.0 cm×1.0 cm大小,囊腫底壁開窗大小也要達到1.0 cm×1.0 cm大小,對于篩竇囊腫囊腫壁開窗達到囊腫腔與中鼻道有足夠的通暢和引流,吸盡囊液后將內鏡伸入囊腫腔,去除囊腔分隔,并且,術中及術后用鹽水沖洗囊腔,特別是伴有膿囊腫時更應沖洗。另外,術后鼻內鏡的隨訪很重要,要定期鼻內鏡下清理囊腔與鼻腔的通道,使其永久通暢。本組患者術后無一例囊腫復發(fā)。
[1]鄭春泉,田 熙,王正敏.鼻內鏡手術治療蝶篩竇囊腫17例報告.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1999,13(7):319-320.
[2]孔勇剛.鼻內鏡術治療蝶竇囊腫7例.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2,16(5):234.
[3]葉曉英,譚國林.鼻內鏡下孤立性蝶竇病變的手術.中國內鏡雜志,2004,10(7):64-67.
[4]田勇泉,韓德民,孫愛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