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恩錦 王 新
(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工程技術學院,南京 210007)
大學生是社會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培養(yǎng)出合格的大學生,是我們高職學院的根本任務,這其中,離不開學生的教育及管理工作。高素質的大學畢業(yè)生,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但較高政治素質無疑是核心要求,這是我們不斷加強學生教育及管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質,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薄兑庖姟凡粌H闡明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也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是我們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和努力目標。
近年來,我們把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作為核心,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把各類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們以此為指南,通盤考慮,精心組織各種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幾年來,已摸索出了一套適合高職大學生思想教育模式,從啟蒙教育、普及教育、提高教育及再提高教育等四個層面來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培養(yǎng),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意見》中明確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大學生,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jīng)驗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科學發(fā)展觀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要實現(xiàn)這個教育目標,抓好新生的啟蒙教育是關鍵。
(1)新生進校后,在進行入學教育的同時,系(院)領導分工到各個專業(yè),把培養(yǎng)理想信念作為一個主題來講,給學生講肩上的重任;講政治上不斷進步,逐步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講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鼓勵學生在政治上有更高追求。
(2)在新生入學一個月內,由黨總支及學生黨支部組織一次“回憶、交流、啟發(fā)——我與黨員面對面”互動會,參加的人員為已寫入黨申請書或準備寫入黨申請書的學生。在會上,分別由老黨員代表、青年教師黨員代表和學生黨員代表發(fā)言,向學生們暢談個人入黨經(jīng)歷,在黨旗下成長的歷程和對新生的希望,同時通過學生現(xiàn)場口頭提問或學生遞交紙條的形式提出有關理想信念、入黨要求、努力方向、入黨理念、入黨程序、黨的基礎知識等各類問題,由黨員現(xiàn)場解答,雙方互動,氣氛活躍,效果十分明顯。
(3)實施黨員聯(lián)系班級制度。在新生入學之前,我們已安排聯(lián)系了各班的黨員教師,這些黨員教師深入班級(要求每月兩次下班級開展活動),與輔導員密切配合,在各班召開專題班會,對學生進一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建立要求入黨學生的檔案,與他們密切聯(lián)系,促膝談心,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惑,克服一些不正確的想法等等。
以上這些活動的開展真正起到了啟蒙教育的作用。
《意見》中指出:“對入黨積極分子要注重早期培養(yǎng),加強制度建設,嚴格發(fā)展程序,進行系統(tǒng)的黨的知識教育和實踐鍛煉。”
在啟蒙教育的基礎上,我們對要求入黨的學生,舉辦了專題培訓班,組織他們學習黨章,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jīng)驗;進一步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從而更快地成長。
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加大組織發(fā)展工作力度,切實提高每一位要求入黨同學的責任意識和先鋒意識,有針對性地做好黨建教育工作,我們在新生入學的第二學期,組織一次黨的基礎知識普及教育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中寫過入黨申請書的學生,采取自愿報名的方法,由學生黨支部牽頭舉辦,黨支部提出授課具體要求,在統(tǒng)一教案和授課內容的前提下授課人全部由學生黨員承擔(共有六講)。同時強調要與自學相結合,還有分組討論、實踐教學(參觀紀念館或到敬老院服務等),結業(yè)時由系學生黨支部組織考核,將考核的成績作為能否進入系(院)二級黨校學習的依據(jù),個人做好小結,材料進入學生個人檔案。
《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優(yōu)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p>
通過第一學期的啟蒙教育、第二學期的普及教育后,我們重點抓好第三學期的提高教育階段,由系(院)二級黨校組織舉辦一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參加人員由黨組織指定的入黨積極分子組成,再一次認真學習黨章、黨的基礎知識。教師由黨總支成員及邀請部分院領導或老干部主講,在結業(yè)時參加系(院)黨校組織的考核,合格者取得系(院)黨校的結業(yè)證書。系(院)二級黨校培訓注重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我們一直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和培養(yǎng),盡可能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一些黨組織的活動。如:與黨員一起參觀“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展覽”以及到雨花臺掃墓等;在迎接新生,辦公室、實驗室、學生宿舍搬遷時,一起參加“黨員服務隊”,組織入黨積極分子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進入社區(qū)為居民開展知識宣傳和服務工作等。交給入黨積極分子各項工作任務,如學生會、團總支及班級工作等,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考察和培養(yǎng)。不論是在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水平評估工作中,還是在黨建考核評估中,或者是骨干校的建設中,廣大入黨積極分子,在黨支部及團總支的組織下,積極投入,做了大量的實際工作,做出了很大貢獻,特別是考察培養(yǎng)了一批入黨積極分子,為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在對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和培養(yǎng)的基礎上,堅持黨員標準,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高職學生在校只有3年的時間,如何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培養(yǎng)、早發(fā)展、早發(fā)揮作用,我們做出了許多嘗試,得到了一些經(jīng)驗。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末,在每個班級確立1~2個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為入黨積極分子,以后每學期集中討論兩次,做好系(院)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工作?,F(xiàn)每年發(fā)展的學生黨員有45~55人。這些學生預備黨員給全系學生樹立了好榜樣,特別是個別優(yōu)秀、提前培養(yǎng)發(fā)展的學生黨員,給全系學生以很大的激勵。學生黨員充分發(fā)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全系的各種活動中以身作則,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
結合黨建工作,對學生開展廣泛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們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把其他一些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佳的效果。如:組織學生參觀“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渡江勝利紀念館”,開展“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等,正是最好的歷史教育與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在學生中開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系列活動,認真學習胡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有關內容,開展主題班會、黑板報評比、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等系列活動,這實際上就是在進行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學生中開展“愛國,愛黨,振興中華,建設和諧社會”系列活動,組織觀看電視片“大國崛起”,組織征文比賽、黑板報評比、歌詠比賽等,這正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養(yǎng)民族精神教育。開展的“學習十七大精神”活動,以及“雙百人物”學習月活動,是各種政治思想教育的綜合教育。
幾年來,我們始終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其他形式的教育與其密切配合,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深入開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大學生政治上積極要求上進,初步確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幾年來,要求入黨的學生遠遠超過總人數(shù)的一半以上,2009級學生達到67%,而2010級新生達到85%。
(2)在學生中,形成了一支以要求入黨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學生黨員不同層次的骨干隊伍,同時也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
(3)由于政治思想教育的不斷加強,學生骨干隊伍的形成,為系學生會及團總支的工作打下了堅厚的基礎,學生各方面工作出色。
黨的先進性最終是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xiàn),廣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否得到切實有效的發(fā)揮,是衡量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標志。
學生黨員是高等學校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中堅力量,是黨組織團結廣大團員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學生黨員們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專業(yè)學習、日常生活等方面起著榜樣示范作用,在集體活動的開展以及班風班紀的形成等方面起著組織與凝聚作用。因此,高校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如何,決定了黨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為此,我們組織開展以“學生黨員如何體現(xiàn)先進性”為主題的“互動式黨課”。
互動式黨課就是改變過去一人主講的模式,由6位學生黨員分別圍繞體現(xiàn)學生黨員先進性的六個方面(即: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成為“學習型”模范;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各種專業(yè)技能,努力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學習成績優(yōu)異;服從黨的安排,努力完成黨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熱心為其他學生服務;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遵守學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遵紀守法的模范;密切聯(lián)系群眾,做同學的知心朋友)結合自己經(jīng)歷與體會進行主題發(fā)言,再由參加聽課的支部委員分別給予點評;最后,由聽課的學生黨員代表作“互動式黨課”感悟發(fā)言,談他們對聽黨課后的感想與體會。這是我們對黨課教育創(chuàng)新的一種嘗試,使黨課教育形式更新穎,效果更加突出。
無論是講課的學生黨員還是聽課的學生黨員平時都要求他們從以上六個方面來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佩帶學生黨員形象卡,接受廣大同學的監(jiān)督。
通過以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發(fā)展模式的探索,我們認為,大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只要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張睿娟.試議如何加強高校低年級學生的黨建工作[J].傳承,2008,(2):24~25.
[2]周水銘.試析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思想理論基礎[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