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蓮, 張國華, 于佩琴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縣城家庭兒童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
王春蓮, 張國華, 于佩琴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作者通過對2136份縣城村鎮(zhèn)家庭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和問題分析,結果顯示,由于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學習家教觀念較差、不良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等原因,影響了孩子心理健康成長。其主要因素是家庭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環(huán)境差,政府有關部門又缺乏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培訓工作。為此,本文試圖通過研究搞好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大教育網(wǎng)絡,做學習型家長的途徑,以盡快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促使縣城的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縣城家庭;兒童;教育;觀念
教育是一個社會系統(tǒng)工程。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一樣是這個工程中的三大支柱之一,而家庭教育又是這個工程中的基石,是對孩子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我國縣城有2000多個,人口總比例較大。自1983年全國第一所家長學校在“石浦小學”成立以來,在全國有很多縣城出現(xiàn)了縣級、市級和省級示范家長學校,也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機構。但是在家長學校、家庭教育發(fā)展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我們對承德市縣城家庭教育現(xiàn)狀進行抽樣問卷調(diào)查和座談訪問,綜合調(diào)查結果顯示,縣城家庭的教育觀念還存在一些問題,需亟待解決。為了提高縣城家庭科學教育的水平,促進縣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本文試圖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及歸因探索出一些解決問題的一些對策。
1.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學習家教觀念較差
在調(diào)查問卷中農(nóng)村父母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占44.1%,小學或小學以下占13.1%,這說明我國農(nóng)村基本掃除了文盲,但文化水平依然較低。問卷和訪談顯示,縣城只有11.4%的家長是通過報刊雜志進行學習教育孩子的知識,其余主要是通過鄰里交流或前輩交流獲得的家庭教育知識。很多家長缺乏學習觀念,認為教育孩子不需要專門學習。針對縣城家庭教育的新情況:雙生或獨生子女家庭居多、小康環(huán)境、信息社會的影響,激烈競爭的大環(huán)境熏染等史無前例的新特點,再以不變應萬變的傳統(tǒng)方法教育今天的孩子,就容易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一些問題。
2.家長存在不良的家庭教育觀念和家教方式
(1)對孩子學習水平的高期望和高壓力。問卷和訪談顯示很多家長對孩子存在的過度期望和高壓力及教育方法不當。在這種心態(tài)下,使孩子感到望塵莫及,產(chǎn)生學習挫折感,缺乏成功感而喪失自信心,使學習缺乏動力。
(2)認為好孩子是“訓斥”出來的。訪談顯示有些家長認為好孩子是“訓斥”出來的,表現(xiàn)為每天批評孩子的次數(shù)過多。調(diào)查問卷中 “家長批評孩子的情況”這一項有60.5%的父母很少批評,“無批評的教育是偽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批評孩子過多,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不利。如問卷中批評孩子每天2-3次以上占5.1%,每天3次以上、時時批評敲打是13.9%,就顯得批評過多。教育對于成長中的學生需要運用批評這種方式,批評要適當,如果過之或不及,教育均不能收到理想效果。應以表揚為主,多鼓勵孩子。
(3)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較普遍。問卷中“你認為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這一項有2.8%父母是打罵壓服,22.8%的父母訓導,6.2%的父母順其自然(不管),65.8%的父母采用正面教育,即運用賞識、鼓勵、說服樹立榜樣的方法。但是在訪談中了解到,有些家長雖然在觀念上認識到教育孩子應該賞識、鼓勵、說服,但恰當?shù)膶⒆舆\用鼓勵賞識教育較少。受傳統(tǒng)的“棍棒出孝子”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行動上教育孩子仍然簡單粗暴。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容易使孩子具有對抗性或攻擊性行為,這種趨向的兒童容易出現(xiàn)品行障礙,或出現(xiàn)膽小、退縮、懦弱、強迫、恐懼等心理障礙。
(4)有些父母雙方教育孩子不一致,使孩子心理無所適從,對孩子成長不利。問卷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情況是”選擇先商量后統(tǒng)一意見后再受教育、父親或母親出面教育的選擇分別是49.4%、24.5%,而這一項中各持己見但不當孩子面爭執(zhí)的、當孩子面各持己見的、父母相互推脫的分別是13.1%、10.1%、2.1%,即25.3%的父母教育孩子不一致,這種表現(xiàn)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心理產(chǎn)生矛盾和困惑。父母雙方應該在背后通過商討達成一致的教育態(tài)度,然后對孩子施加影響。
(5)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和溺愛。調(diào)查問卷中了解到,因為現(xiàn)在孩子少了,家長怕孩子出問題,總是包辦代替孩子做事。如為孩子整理床鋪或收拾書包,把孩子當“皇帝”,自己充當“奴隸”的角色。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更很少從事家務勞動。因此使一些孩子出現(xiàn)自我為中心嚴重、責任感缺乏、道德感低、能力差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fā)展。
目前縣城家庭教育觀念中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第一,由于家長綜合文化素質(zhì)較低,容易缺乏學習意識,很難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第二,由于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差,而使家庭缺乏圖書資料等,使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影響兒童發(fā)展主要有四大要素:先天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教育因素和主觀能動性。其中,環(huán)境和教育因素對人的發(fā)展又起著主導作用。所以當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顯示了問題,必然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美國一項關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的調(diào)查結果,孩子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經(jīng)濟地位高、家中有很多書等因素,與孩子考試成績有很強的正相關,也說明了父母文化素質(zhì)和家庭環(huán)境情況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第三,學校和社會有關部門缺乏對家長的家庭教育培訓工作。
1.搞好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大教育網(wǎng)絡
(1)繼續(xù)加大學校進行家庭教育宣傳的力度,通過學校舉辦家長培訓,提高家長素質(zhì),促進家校合一,家長配合學校對孩子共同進行教育。
(2)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家長學校。為了解決教育師資不足,婦聯(lián)、教育行政部門、各大媒體要鼓勵、扶持教育專家、學者們等社會力量興辦家長學校,舉辦專家講座,科教下鄉(xiāng)活動,喚起農(nóng)村廣大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為廣大家長排憂解難,及時解決家長們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2.做學習型家長,提高家長家庭教育觀念
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廣大家長不斷學習當代教育孩子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對此,建議縣城廣大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家長要有一個學習觀。了解一些兒童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按不同年齡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進行教育。如關于嬰幼兒(0-6、7歲)階段教育,0-3歲是人格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期,日本教育家松原達哉說:“嬰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當中身心發(fā)育最顯著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期間不抓緊教育和指導,掉以輕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毀掉了”。又如小學時期要善于運用表揚、鼓勵等各種心理學方法訓練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等習慣。
(2)家長要有一個健康心理觀。研究表明,家長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本身為孩子樹立一種良好的榜樣。研究表明幸福、心理健康的家庭孩子比不幸家庭的孩子將來家庭幸福和心理健康的比率高的多。
(3)家長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觀。大量的家庭教育經(jīng)驗表明:如果父母在家里擺麻將桌、大吃大喝、來來往往的朋友不斷,抽煙,不運動,不吃早飯,生活作息無規(guī)律,在家里不讀書、不看報,家里沒有讀書的氣氛,孩子在這樣不良的生活方式下,就不能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有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增進全家的身心健康。
(4)家長要有一個平等和諧的親子觀?!坝H其師,信其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才能讓孩子聽父母的教誨,那就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即父母對孩子要“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家庭教育方式。把孩子當朋友一樣尊重,不采用封建家長制的打罵、強制等簡單粗暴的作風。給予孩子發(fā)展興趣愛好的自由和空間,經(jīng)常和孩子交流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對孩子表示信任,給孩子參與各種活動包括家務勞動的機會,善待孩子的考試失利,注意鼓勵孩子等。
搞好縣城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斷探索、研究和實踐,才能夠促使縣城的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1]張彥云.心理學教程[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2]高月梅.幼兒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G78
A
1005-1554(2011)01-0092-02
2010-12-06
王春蓮(1966-),女,河北灤平人,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公共課部教授。
本文為2010年度承德市教育規(guī)劃課題重點研究項目,編號1010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