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祖琴
(湛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
20世紀80年代,為適應經濟發(fā)展以及廣大??茖W生繼續(xù)深造的需求,國家教育部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設置了??破瘘c本科教育(簡稱“專升本”教育)。專升本教育從1987年的成人高校試辦并逐漸擴大到普通高校。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專升本教育的認識逐漸加深。本文所指地方高校專升本班級是指地方師范院校中將專升本的學生統(tǒng)一安排在一個獨立班上課的班級,并不包括將專升本的學生插入同年級其他班級上課的班級。面對專升本教育的不斷升溫,筆者結合自身做專升本班級班主任的體會,探討有效管理專升本班級的途徑。
專升本學生是高校里的一個特殊群體,經過三年專科學習,他們對課程有了一定了解,但相對于四年制本科生來說,他們的知識深度不夠。他們的學習能力與適應能力很強,但存在消極心理問題。
(一)專升本班級學生自我意識較強。專升本學生接受過系統(tǒng)的大專學習,學會了比高中更為成熟的學習方法,比普通本科生思維更成熟,對事物更具有自我判斷能力。專升本學生對大學生活已經熟悉,自我意識較強,不再對大學生活充滿好奇和困惑。經歷了專業(yè)理論課的學習及實習階段的鍛煉,他們對自身專業(yè)和所要從事職業(yè)有了一定認識。在找工作過程中,了解到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他們對將來的職業(yè)已初步規(guī)劃好。
(二)專升本班級學生學習能力較強。
專升本學生經過了三年的大專教育后,學習了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對所學專業(yè)有了一定的系統(tǒng)性認識,了解了大學的學習模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專業(yè)知識,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經驗,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他們選擇專升本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比普通本科生更了解學習目標,對知識有著更多的渴望。在經歷了高考和升本考試后,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更具自覺性。
(三)專升本班級學生存在消極心理。
“專升本”學生與同時入校的其他學生相比年齡相對較大,心理發(fā)育相對成熟。但他們入校就是大三的角色,進行兩年學習就能完成本科學業(yè)。??破瘘c的本科教育,在隨后的就業(yè)及考研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見。由于自身經歷特殊和群體數(shù)量較少,在與同級同學一起生活時,專升本學生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出現(xiàn)自卑、浮躁、自負等失衡心理,部分學生存在不自信心理,思想上存在消極的一面。
專升本學生是個特殊群體,班主任作為學校中全面負責班級工作的教師,在工作中將面臨一些挑戰(zhàn)。
(一)專升本班級學生多數(shù)擁有干部經歷,擔任班干積極性不高。專升本班級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有干部經歷,對擔任班干不感興趣,集體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筆者所在的06、07、08三個年級194名專升本學生中,95%以上有過擔任學生干部的經歷,其中有不少還是原來院系的主要學生干部。對他們而言,擔任班干部和組織班級活動已經是輝煌的過去,在參加集體活動時,突顯出活動積極性不高等現(xiàn)象。此外,專升本學生平均年齡一般在22歲左右,已熟悉大學生活,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搞小團體,影響班級團結,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有更高的激發(fā)興趣能力,提高班級學生的積極性。
(二)專升本班級學生原有知識背景不同,繼續(xù)學習面臨困難。多數(shù)“專升本”考試對專業(yè)本身絲毫沒有限制,導致許多跨專業(yè)考生的存在。以筆者所在學院教育學專業(yè)“專升本”學生為例,06級和07級136位學生中,??扑鶎W專業(yè)與教育學專業(yè)相關的學生很少,有40%的學生??茣r為非師范專業(yè),08級58位學生中也有34%是非師范專業(yè)的,其中不少學生來自物流管理、計算機等專業(yè)。適應新的師范生角色,普通話、教師技能技巧的學習加重了他們不適應感??鐚I(yè)現(xiàn)象導致專升本學生的專業(yè)認同感不強,繼續(xù)學習面臨困難。這使得學習指導方面需要特別的方法,加強個性化的指導。
(三)專升本班級學生心理壓力大,集體歸屬感不強。
專升本學生在普通本科生中占很少比重,導致他們經常因“專升本”標簽而困惑不安,例如:“畢業(yè)證與普通本科生的是否一樣”、“用人單位是否限制招專升本學生”等。一年新生和一年畢業(yè)生的學習生活也讓專升本學生無所適存,剛適應環(huán)境又要面臨考研或就業(yè)的壓力,他們比普通本科生面臨更多的心理壓力。此外,他們更喜歡用挑剔的眼光去對比原有學校與現(xiàn)讀大學,產生心理落差,如不及時調整,會產生失落、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對班集體歸屬感不強。這要求班主任組織高質量的班級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增強集體歸屬感。
專升本班級管理面臨一些挑戰(zhàn),考驗著教師的學生管理能力和心理調節(jié)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一)從管理學角度出發(fā),構建班級文化管理,配備得力班干。前蘇聯(lián)學者弗·阿法納耶夫認為:管理是根據(jù)一個系統(tǒng)所固有的規(guī)律,施加影響于這個系統(tǒng),使這個系統(tǒng)呈現(xiàn)一種新狀態(tài)的過程[1]4。目前專升本群體發(fā)展迅速,其發(fā)展問題不容忽視。專升本班班主任需要強化責任心,構建班級文化管理。班級文化是班級成員在班級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綜合[2]108,是被絕大多數(shù)班級成員所認同的價值觀念體系。班級文化管理的重點是人,著眼于人的價值觀念,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強調人與工作的一體化。
班級文化作為一種特有的教育力量,會滲透于一切活動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時刻對學生產生教育作用,不但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3]95-96。通過構建班級文化管理,確立班級奮斗目標,制定班級規(guī)章制度,激發(fā)學生對班級的熱情,配備得力班干,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從教育學角度出發(fā),強化班級人本管理,推動學風建設?!秾W記》強調: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問題,實質是班級發(fā)展的決定權在師生間的分配。優(yōu)秀的班干是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們能在班主任和班級同學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想之下,班主任首先需要確立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繼而圍繞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展開班級人本管理。
學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專升本班級學生原有知識背景不同,繼續(xù)學習面臨困難,班主任需要充分發(fā)揮班干的作用。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欲實現(xiàn)其對班級的有效領導,要具備完好的基本素質和一定的組織、工作能力[4]21。班主任在選拔班干時,要選擇有責任心、有學習力和領導力的學生。未來學校間競爭實質上是教師的學習力的競爭[5]。通過班干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和橋梁作用,開展系列專業(yè)學習活動,提高同學學習興趣,加強學風建設。
(三)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實現(xiàn)班級自主管理,提升團隊精神。孟子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國自古就有重視團隊精神的傳統(tǒng),這是大局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團隊精神能使班級師生對班級目標和個人價值存有共同的理解,從而在行動上達成一致。在管理班級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因為這是素質教育所力求實現(xiàn)的一個目標,而把班級管理權交給學生是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的有效形式。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求分為五層,而第三層就是指人有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專升本班級學生集體歸屬感不強,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激發(fā)學生自主管理的興趣,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增強管理意識。班主任下放權利,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召開有針對性的主題班會,可采取主題報告會、主題匯報會、主題討論會等形式,讓班級成員積極發(fā)言,尋找解決方案。
總之,專升本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致使班級管理中面臨一定的挑戰(zhàn)。班級管理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將班級團隊與個體成員的發(fā)展融合起來,選拔優(yōu)秀干部、推動學風建設、培養(yǎng)團隊精神,構建班級文化管理、強化班級人本管理,走向班級自主管理,促進專升本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專升本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江月孫,趙敏主編.學校管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余文森主編.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08.
[3]陳曉紅.淺談班級文化的建設[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尹曄.培養(yǎng)和使用學生干部是班級管理成功的關鍵[J].內江科技,2005(3):21.
[5]曾桂英.班主任工作的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