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萍,陸繼業(yè),蔣國強
(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浙江寧波 31502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常見病之一,占腰腿痛的25%~40%[1]。目前常采用椎間盤鏡髓核摘除術(MED)、低溫等離子髓核消融術等,但治療有一定手術適應證。2006年美國脊柱外科專家Anthony Yeung成功研發(fā)了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2],是一種擁有椎間盤切除、纖維環(huán)熱塑成型、髓核消融和沖洗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微創(chuàng)椎間盤切除產品,具有MED、低溫等離子髓核消融等各種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點,能有效緩解患者癥狀,且不良反應少見。2010年1月至9月,本院脊柱外科應用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對4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39歲;單純腰椎間盤突出36例,同時伴椎管狹窄6例;病程3月~5年;患者均有典型的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單側下肢癥狀26例,雙側下肢癥狀16例;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3]5.1~9.6分;均用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治療。
1.2 結果 42例患者手術均順利;術后VAS評分為0~3.1分,平均(1.12±0.99)分;腰腿痛癥狀明顯改善,下肢麻木癥狀緩解;住院時間7~10 d。隨訪1~8月,平均(5.93±1.52)月,患者均恢復了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無明顯癥狀反復。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病程長、癥狀重且反復發(fā)作,心理負擔重。因此,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介紹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治療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過程、優(yōu)點、預期效果及注意點,使患者減輕心理壓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1.2 常規(guī)準備 完成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凝血酶原時間、心電圖、X線胸片等檢查;詢問女性患者月經史,避免在例假期間進行手術;術前1 d準備皮膚,并囑患者洗澡,遵醫(yī)囑進行藥物皮內試驗。
2.1.3 俯臥位訓練 俯臥位時在腹部墊一軟枕,墊高約15cm,第1次訓練持續(xù)10 min,逐漸增加至30 min以上,2~3次/d,以提高對手術體位的耐受性。
2.1.4 臥床排便訓練 訓練患者床上使用便器,以免術后不習慣臥床排便。
2.1.5 腸道準備 由于手術是在C臂機引導下完成,患者腸道內的氣體對椎體顯影有明顯的干擾,因此術前腸道準備非常重要。囑患者術前2 d禁食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乳類等,術前晚或術晨排便1次。
2.2 術后護理
2.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穿刺點有無紅腫及滲出,了解雙下肢感覺、運動及下肢麻木程度、肌力等有無變化,腰痛及下肢痛較術前有無明顯減輕。本組患者術后生命體征穩(wěn)定;穿刺點無紅腫,2例術后當天有少量血性液體滲出,予更換敷料;5例患者術后當天腰腿痛癥狀無減輕,但至出院患者腰腿痛癥狀均明顯改善,下肢麻木癥狀也較前緩解。
2.2.2 患者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能避免腰椎產生縱向壓力,降低椎間盤壓力,防止椎間盤再度突出,減輕炎癥、水腫和黏連,促進纖維組織的形成[4],而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治療后過早下地活動可出現(xiàn)癥狀反復。告知患者術后臥床至少4 h,臥床期間定時協(xié)助患者進行軸線翻身,防止脊柱扭曲;靜養(yǎng)2~4 d后在腰托保護下下床,適當進行日常活動。本組患者手術當天均遵醫(yī)囑臥床休息,術后第2天均在腰托保護下下床活動,未出現(xiàn)癥狀反復。
2.2.3 康復訓練
2.2.3.1 直腿抬高訓練 從術后4 h開始,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直腿抬高練習。方法:患者平臥位,雙下肢伸直,先緩慢抬高一側肢體,抬高至下肢感到有牽拉酸痛則放下,同法抬高另一側肢體,反復進行,每次20 min,2次/d,循序漸進地達到正?;顒咏嵌?。
2.2.3.2 行走練習 術后第2天開始,患者配戴腰托后在床邊坐起,站立扶墻行走,行走時上身直立,不可扭曲,行走練習3次/d,每次走30 min,持續(xù)至出院。待行走平穩(wěn)時即可鍛煉日常生活的正確姿勢,如坐、躺、大小便等,此鍛煉可使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5]。
2.2.3.3 腰背肌鍛煉 繼續(xù)進行直腿抬高訓練的基礎上,術后第5天開始指導患者行小飛燕式或五點支撐式訓練。小飛燕式:患者俯臥在床上,去枕,雙上肢后伸,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jié)伸直,兩下肢用力上抬離開床面,像燕子飛的動作,持續(xù)3~5 s,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 s,再重復進行。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者可采用五點支撐式行腰背肌鍛煉,方法:患者仰臥在床上,去枕屈膝,依靠頭、雙肘部及雙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向上挺腰抬臀,持續(xù)3~5 s,然后肌肉放松,放平軀體休息3~5 s,再重復進行。鍛煉的次數(shù)和強度因人而異,每天可練10余次至數(shù)百次,循序漸進,堅持鍛煉半年以上[6],有利于患者術后脊柱的穩(wěn)定,防止脊柱不穩(wěn)定及肌肉疲勞而產生腰腿痛[7]。
2.2.4 飲食護理 手術畢回病房2 h后,囑患者進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飲食,以保持大便通暢,若出現(xiàn)腹內脹氣,可酌情延遲至術后6~8 h進食;注意補充營養(yǎng),增加機體抵抗力,促進創(chuàng)口愈合。
2.3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及家屬了解椎間盤突出癥的預防保健,如臥硬板床及腰背肌功能鍛煉,糾正不良生活姿勢。
DiSC-FX微創(chuàng)系統(tǒng)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少。護理重點為術前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完善手術準備工作,進行俯臥位訓練及臥床排便訓練;術后指導患者臥床休息,加強病情及手術效果的觀察,進行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同時做好飲食護理和出院指導,以提高手術成功率,促進患者康復。
[1]馮殿發(fā),張作仁.X線引導經皮穿刺椎間盤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3,1(1):38-40.
[2]Yeung A T,Yeung CA.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J].Orthop Clin North Am,2007,38(3):363-372.
[3]崔焱.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66.
[4]許長彥,常秀蘭,劉愛芹,等.經皮醫(yī)用臭氧注射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27例圍術期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14):9-10.
[5]竇永霞,李鳳鳴,楊萍.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分子消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8,29(4):313-314.
[6]王金鳳.中國骨傷科護理理論與實踐[J].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6:2.
[7]胡景陽,翁潤民,王芝英.腰背肌功能鍛煉對腰椎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頸腰痛雜志,2001,22(3):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