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燕妮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2008年4月17日,凌源市東遠農貿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遠農貿)與荷蘭沃特布路姆公司簽訂西伯利亞和索蚌兩種花卉種球的進口合同,合同約定貨物預計裝運時間為2008年7月8日,花卉種球在運輸途中應保持-1.5℃,由買方東遠農貿負責投保。
2008年7月16日,東遠農貿向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大連分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公司)投保了編號為 CBHU2989726、CBHU2982634的兩個集裝箱荷蘭進口花卉種球貨物運輸保險,并繳納全部保險費用。太平洋保險公司簽發(fā)了貨物運輸保險單,其中保險貨物項目明確約定運輸設定溫度為-1.5℃。保單的特別條款載明:被保險人為東遠農貿,保險貨物為2個集裝箱共40托盤的花卉種球,保險金額為101 372.73歐元,箱內有3個溫度計,設定溫度為-1.5℃,提單號為COSU4500731310,集裝箱號為CBHU2989726、CBHU2982634,開航日期為2008年7月16日,裝載運輸工具為“COSCO OCEANIA”輪,從鹿特丹海港運至大連海港,承保險別為一切險,包括冷藏設備損壞引起的損失,依據1981年1月1日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
2008年 8月 8日,“COSCO OCEANIA”輪到達大連港,裝貨的2個集裝箱卸離該船,先后存放于大連大窯灣集裝箱碼頭和大連毅都集發(fā)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的場站插電保管,進行檢驗檢疫。8月16日,東遠農貿提走2個集裝箱,并用貨車裝載運往凌源。8月17日運到凌源的工廠,打開集裝箱取出花卉種球后,發(fā)現(xiàn)花卉種球在運輸中發(fā)芽和生長,2008年8月18日,東遠農貿向太平洋保險公司提出索賠申請。
太平洋保險公司一直未給予賠償,于是東遠農貿訴至大連海事法院,要求判令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賠償金人民幣562 100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大連海事法院結合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認為被告作為保險人對被保險貨物損失應當承擔80%的賠償責任,原告被保險人應當承擔20%的責任。理由是:第一,被告的保險責任期間自7月16日貨物裝船起運至8月16日原告提貨時止,在該期間花卉種球溫度持續(xù)偏高,系導致種球殘損的主要原因;第二,被告承保一切險,“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第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冷藏一切險負責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外來原因所致的腐敗或損失,本案中的花卉種球溫度持續(xù)偏高,超出保險單載明的設定溫度,屬于外來原因;第三,原告自己負責的陸路運輸溫度控制不當,是損失發(fā)生的次要原因。根據《保險公估報告》原告遭受的損失金額為人民幣511144.21元,被告應向原告支付保險賠償人民幣408 915.37元。
大連海事法院判決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對被保險貨物的損失承擔80%的賠償責任,原告東遠農貿自擔20%的責任。暫且不評述被告與原告分別承擔80%和20%損失的比例問題是否合適,筆者認為該判決事實認定不清,對冷藏貨運一切險、對保險公司負責賠償的條件,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法律理解錯誤,法院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即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在海上運輸中被保險貨物發(fā)生損失之后,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需要根據損失發(fā)生的時間、損失發(fā)生的原因以及保單載明的承保責任范圍、除外責任、保險期間等具體條款并結合保險的基本原則進行認定。事實上,造成本案被保險貨物損失的原因不是保險意義上的風險,被保險貨物的損失也不是保單冷藏一切險的承保責任范圍,本案被保險人違反了保單載明的保證義務。具體分析如下:
被告提供的《保險公估報告》表明,自2008年7月9日裝箱起至海上運輸結束止的30天期間2個集裝箱的制冷溫度一直保持在0℃~0.2℃,溫度明顯偏高于提單注明的-1.5℃,對種球解凍發(fā)芽存在根本性影響,是導致貨物發(fā)生殘損的主要原因;自8月8日至8月16日集裝箱存于大窯灣碼頭和大連毅都集發(fā)冷藏物流有限公司場站期間,集裝箱溫度控制大部分時間仍與前期海運階段一致。隨后陸運的15小時期間,2個集裝箱的溫度記錄顯示偏高達2℃~3℃,甚至4℃,對貨物解凍發(fā)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原告提供的《荷蘭進口東方百合種球發(fā)芽原因鑒定書》同樣表明,集裝箱內溫度過高是導致花卉種球發(fā)芽的直接原因。
整個運輸期間冷藏集裝箱內溫度一直高于被保險貨物花卉種球安全運輸所要求的溫度不屬于保險意義上的風險。
保險意義上的風險是指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以及人們對損失發(fā)生在認識上的不確定性。所謂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損失的發(fā)生或不發(fā)生;而人們對損失發(fā)生在認識上的不確定性是指人們對客觀存在的災害事故可能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在主觀認識上難以確定和預料。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正是將分散的不確定性的風險集中起來,通過經驗數據估算出損失發(fā)生的概率分布,利用大數法則,制定保險費的收取標準。保險公司運營獲利的基礎是風險造成損失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對于不可避免、一定會發(fā)生損失的風險,不屬于保險意義上的風險,不屬于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
本案中被保險貨物花卉種球不生長發(fā)芽的前提條件是溫度保持在-1.5℃,這在保險公司簽發(fā)的保單進行了明確的約定。然而,在整個運輸期間,載貨集裝箱溫度卻一直保持在0℃~0.2℃,在高于實際要求的溫度下運輸花卉種球導致發(fā)芽生長,這是被保險貨物的自然屬性,也是被保險貨物不可避免要出現(xiàn)的損失。對于必然會發(fā)生的損失,不屬于保險意義上的風險,自然保險公司對此種風險導致的損失也不承擔賠償責任。
本案保單的特別條款表明,被保險貨物從鹿特丹海港運至大連海港,承保險別為一切險,包括冷藏設備損壞引起的損失,依據1981年1月1日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大連海事法院認為冷藏集裝箱溫度持續(xù)偏高導致花卉種球發(fā)芽生長是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外來原因所致的腐敗或損失,屬于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冷藏一切險的承保責任范圍,這是對冷藏一切險的錯誤理解。
中國1981年1月1日修訂的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將冷藏貨物保險分為冷藏險與冷藏一切險。冷藏一切險是在冷藏險的基礎上負責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外來原因所致的腐敗或損失。對于何為“外來原因”,中國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中并沒有進行具體的解釋,實踐中通常是參照一般附加險對外來風險規(guī)定,主要包括偷竊、提貨不著險、淡水雨淋險、短量險、混雜玷污險、滲漏險、碰撞破碎險、串味險、受潮受熱險、鉤損險、包裝破裂險、銹損險等12種。需要強調的是,外來原因必須是意外的,事先難以預料的外來因素,對于必然發(fā)生的損失不能稱為外來風險。因此,保險公司承保冷藏一切險,并不意味著對任何風險導致的損失都負責賠償。毫無根據的擴大對“外來原因所致的腐敗或損失”的理解嚴重損害了保險公司的利益,不符合保險的賠償原則。
本案花卉種球發(fā)芽生長的損失不是冷藏險列明的6種承保責任范圍之一,也不是慣常理解的12種一般外來風險的承保責任范圍,因此,保險公司沒有賠償責任。
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被保險貨物的損失賠償責任,需要結合被保險貨物的損失是否屬于保險條款中列明或保單明確約定的除外責任。
本案被保險貨物于7月9日裝入編號為 CBHU2989726、CBHU2982634的2個集裝箱內,并于當日運到第三人在鹿特丹的堆場交給第三人,7月16日涉案貨物的2個集裝箱裝到“COSCO OCEANIA”輪開始運輸。運輸當日,即7月16日,原告向被告投保,被告向原告出具貨物運輸保險單。
《保險公估報告》顯示被保險貨物在7月9日裝箱起至海上運輸結束止的30天期間2個集裝箱的制冷溫度一直保持在0℃~0.2℃,保險責任開始前即7月9日至7月16日箱內溫度也是0℃~0.2℃,高于-1.5℃的要求,足以證明花卉種球在保險責任開始前沒有保持良好狀態(tài)。這一事實被告出具的保單中沒有注明,符合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實踐,因為被告出具保單時,被保險貨物已經裝上集裝箱,交給承運人運輸,保險公司此時不可能打開密封的集裝箱進行貨物損失狀態(tài)的檢查。本案被保險貨物的損失屬于1981年1月1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海洋運輸冷藏貨物保險條款》中明確規(guī)定的除外責任,即“被保險貨物在保險責任開始時因未保持良好狀態(tài),包括整理加工和包扎不妥,冷凍上的不合規(guī)定及骨頭變質所引起的貨物腐敗和損失”。因此,對原告東遠農貿花卉球種損失負責賠償的應該是賣方荷蘭沃特布路姆公司,而不是保險公司。
保險中的保證作為最大誠信原則的一項中要內容,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所做的保證做或不做某種事情,保證某種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或保證完成某一條件等。在一般商業(yè)合同中,保證屬于一項從屬于主要合同條款的許諾,但在保險合同中的保證則是合同賴以成立的基礎,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內違背了其在合同中所做的保證,無論違背的事項是否重要,是否給保險人造成損害,保險人均可以從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之日起解除合同,除非保單另有明文規(guī)定。
英國1906年《海上保險法》第33-41條對保證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將保證分為明示保證與默示保證。中國《海商法》235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違反合同約定的保證條款時,應當立即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通知后,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修改承保條件,增加保費。”由此可見,被保險人違反保證條款時,應盡通知義務,以便保險人及時了解保險合同的履行情況。
本案中,被告簽發(fā)的保單中,保險貨物項目明確約定運輸設定溫度為-1.5℃,保單的特別條款再次強調,保險貨物為2個集裝箱共40托盤的花卉種球,設定溫度為-1.5℃。由此可見,被保險貨物的冷藏集裝箱溫度設定為-1.5℃是貨物安全運輸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構成了被保險人對保險人的保證。被人保險人違反保證義務,在整個裝箱至海上運輸結束的30天內,集裝箱溫度一直保持在0℃~0.2℃,高于-1.5℃的要求,最終導致貨物受損。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由于違反保證義務而導致的貨物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是不公平的。
海洋運輸冷藏一切險是針對需要冷藏的鮮貨而設定的專門險別,是在冷藏險的基礎上負責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外來原因所致的腐敗或損失,而不是任何原因導致的損失。對于“外來原因”的理解,應當參照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承保的一般附加險中外來風險的規(guī)定,而不應該擴大為非意外的、必然要發(fā)生的風險。被保險人應當認識到,即使投保了冷藏一切險,也不是所有的損失都給予賠償。
被保險貨物發(fā)生損失后保險公司是否應當賠償,保險公司需要對損失進行檢驗和調查研究,確定損失的近因和程度,并對責任歸屬進行確定。要判斷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是否屬于保險責任,事故是否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索賠人是否具有可保利益,被保險人是否履行了保險合同約定的相關義務。同時,保險公司還要審查相關單證,如保險單、事故檢驗報告、保險事故證明、保險標的施救和修理等方面文件,最終做出是否賠付的決定。
因此,法院在審理海上保險合同案件時應當充分考慮保險合同、保險慣例、保險原則與海上保險實踐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決,最大限度的維護保險當事人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夠構建更加有序公平的保險市場秩序,充分發(fā)揮保險的補償職能?!?/p>
注 釋:
①孫光、黃穎、曲楠楠.(2009)大海商初字第110號判決.中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網.http://www.ccm t.org.cn/.
[1]姚新超.國際貿易保險 [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6.
[2]曾立新.國際運輸貨物保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吳百富.國際貨運風險與保險[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2.
[4]李丹.人保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條款中的“一切險”條款[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05(3)
[5]栗麗.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陳為慶.中國海上保險中保證制度的現(xiàn)狀與立法完善[J].珠江水運 2008(10).
[7]黃敬陽.國際貨物運輸保險[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