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老冉冉修名不立

        2011-04-03 03:49:15楊仁敬
        當代外語研究 2011年11期
        關鍵詞:海明威英文教授

        楊仁敬

        (廈門大學,廈門,361005)

        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離騷》里說過:“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比缃?步入七旬老翁之列的我,頗有同感?;貞浺簧哌^的學術道路,不禁浮想聯翩,感慨不已。幸有眾多師長和同仁給力,經歷萬千艱難和挫折才走到今日這一步,苦苦拼搏所飽嘗的酸甜苦辣之味涌上心頭。

        1. 鄉(xiāng)親們促我學英文

        我出生于閩南僑鄉(xiāng)一個貧困的小職員之家。母親沒有工作,兄弟姐妹八人,我是老大。從小寄居在外婆家,左鄰右舍都是僑屬。六歲時,我入學讀書,對語文、算術、英文、美術和毛筆書法都很有興趣。語文課老師是位私塾老先生。他愛教唐詩,每堂課教一首,要求學生人人都會背誦。我至今還記得他吟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的模樣。

        來自泉州城的吳家潤老師教我們英文。26個英文字母,一個一個練發(fā)音和書寫,然后教唱英文字母歌,將所有字母都記下來,效果很好。接著又學會了“Good Morning!”、“Bye-bye!”等招呼語,很是有趣。

        父親念過高中,懂得一點英文,所以周末從鎮(zhèn)上回到家里,常有鄉(xiāng)親找上門,請他代抄英文信封,一寫就是二三十只。父親總是來者不拒,熱情為他們義務抄寫。我站在旁邊,一邊看,一邊心里感慨:懂點英文真好,可為鄉(xiāng)親們做些事。

        毛筆書法在閩南僑鄉(xiāng)很受重視。父親也寫得一手好字,常為鄉(xiāng)親們婚喪嫁娶寫對聯。他囑我要學好毛筆字,而我起初不以為然。在學校,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一頁大楷。一次,我馬虎了事,寫得墨跡擴散,字跡模糊,被罰寫50頁,而且必須第二天準時交。我悶悶不樂地回家,遭到父親的嚴厲訓斥。晚飯后,我老老實實地坐下來,認認真真地寫了50頁。第二天交給老師,他十分滿意,給了85分。受了這次教訓,我決心練好毛筆字,再不給父母丟臉。由于父親的督促和老師的幫助,我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快,從三年級直接跳到五年級。

        1949年初春,我升入南僑中學。這所學校由本地旅菲華僑施性利等人創(chuàng)辦。校長陳奕尚和許多老師都有大學學歷,師資力量較強。教英文的陳劍鍛老師抗戰(zhàn)時當過美軍翻譯,口語很好,上課注重準確的語音和流利的會話,強調學英文要從小打好基礎,掌握好語法,不能只滿足于講幾句日常會話。后來,他利用寒假給初中生開英文補習班,以林漢達的《開明英文文法》為課本。聽他講解后,我們結合教材做了不少語法練習。當時鉛筆易斷,紙張質量差,我們就在沙灘上用樹枝當筆練習寫英文,通過這種辦法記生詞。此法很是辛苦,但收獲甚大,既增加了我對英文的興趣,也幫我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美術課的陳家楫老師擅長繪畫、書法和金石雕刻,碰巧他也是我父親的老師。經過他的指點和自己兩年的努力,我在全校書法比賽中獲獎,基本上學會了顏真卿的正楷體、翁方剛的隸書、鄭板橋體和一兩種魏碑。

        1950年底,廈門解放。父親由家鄉(xiāng)小鎮(zhèn)調往廈門市工作。我和母親、弟妹還留在外婆家所在的村里。替鄉(xiāng)親們抄寫英文信封的任務就落在我身上。他們有時上門求助;對于那些年紀大的,我就登門服務。他們很高興,夸我長大了,英文有進步。這些鼓勵促使我決心加倍努力學好英文,為鄉(xiāng)親們辦事。

        2. 無悔選擇英文專業(yè)

        1952年初春,我初中畢業(yè)。因南僑中學停招高一學生,我與兩位同學趕赴泉州報考省晉一中(今泉州五中,省屬重點中學)。三人都被錄取,開心極了。但這次會考讓我感受了學習上競爭的壓力,初步認識到:如果不好好努力,就會掉隊落伍。所以升入一中后,我絲毫不敢懈怠,餐后都不休息,馬上做作業(yè)。結果一年下來就得了胃病,又挨了父親一頓罵。后來經過鍛煉,我的胃病好了,體重也增加了。于是我認識到光埋頭讀書不行,一定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了好體魄,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其實,我的學習成績還不錯。英文、地理、代數和化學常得滿分,被選為班學習委員兼英文課代表。作文也多次受到語文老師的表揚,并在班上朗讀。

        省晉一中師資力量很強,各科老師的教學經驗都很豐富。英文老師洪玉華教學認真,要求嚴格,常叫我們背些名句、多寫作文和多做筆譯。學習內容比初中增加了許多。我對英文更感興趣了。學校校舍并不大,但它一直有間很寬敞的閱覽室,擺了近百種國內報刊,對全校學生開放。我寄宿在學校,時間較多,漸漸成了閱覽室的??汀N覑劭础妒澜缥膶W》(原先叫《譯文》)。后來弄個本子抄錄世界著名詩人如莎士比亞、拜倫、雪萊、普希金、裴多斐、惠特曼等人的詩作,有空就背誦,有的至今仍記憶猶新,甚至還曾當著翻譯家戈寶權的面背誦過他譯的普希金名詩《致大?!?。

        1954年6月,面臨高考,我謝絕了老師勸我考理工科的建議,無悔地決定報考英文專業(yè)。8月,我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廈門大學英文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

        廈大英文專業(yè)創(chuàng)建于1923年春,歷史悠久,人才濟濟。五十年代院系調整后,它一度擁有十三名教授和十幾名副教授。系里十分強調英文基本功訓練,從語音、語法到閱讀都嚴格把關。葛徳純教授要求學生對著小鏡子練英語元音和輔音的口型。新生入學初花一個月時間糾正各種南腔北調。蘇恩卿教授教語法,注重實踐,從嚴要求。除課堂實踐外,還要求每個學生利用寒暑假一次做200至300道語法練習題。他不惜時間和精力一道題一道題地批改作業(yè),為我們打下了扎實的語法基礎。閱讀方面,每人每學期都要在老師指導下讀一本英國小說。一年級時,劉賢彬教授教我們讀Charles和Mary Lamb的TalesfromShakespeare及Charles Dickens的ATaleofTwoCities(簡寫本)。第一次接觸英國小說原著,我感到非常新奇有趣。后來又讀了Oliver Goldsmith的TheVicarofWakefield、Charlotte Bronte的JaneEyre和Jane Austen的PrideandPrejudice等。系主任李慶云教我們“英國詩歌”,使我們對英國文學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四年級時,文學課的比重增加。我們接觸了“莎士比亞戲劇”、“英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第一次認識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巴爾扎克、左拉、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契訶夫、易卜生等世界著名作家,感到外國文學海闊天空,任你馳騁。課余我從圖書館借來他們作品的中譯本飽讀,先后閱讀了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左拉的《萌芽》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等。雖讀不太懂,但視野大為開闊。

        當時,學校還給我們開設了一些中文課程,如黃典誠教授的“語言學引論”、蔡厚示教授的“文藝學概論”、洪篤仁教授的“漢語寫作”和陳朝壁教授的“中國文學史”。這些課使我獲益匪淺,不僅對語言學和文藝學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對中國文學史的常識也有所涉獵。后來,我擔任了《廈門日報》、《僑聲報》、《光明日報》和《中國青年》等多家報刊的通訊員,抽空寫點報道,磨練自己的中文,漸漸地有了顯著的進步。

        3. 畢業(yè)執(zhí)教收獲早期成果

        1958年8月,我畢業(yè)后留系任教。第一個任務是負責工農班16名學生的精讀課。他們是從工農速成中學畢業(yè)保送來的,學習熱情很高,但基礎比較差。我苦苦冥思,想出一些形象化的辦法幫他們攻破語音關、詞匯關和閱讀關。葛教授每次都熱情地幫我審閱教案,耐心傾聽我的試講,具體指點,使我的工農班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缎聫B大》報刊和《廈門日報》都曾報道和肯定這一成績。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嚴重的自然災害帶來了連續(xù)三年的全國生活困難。我被先后下放到校教工食堂和外文系食堂當管理員。當時副食品供應十分緊張,而我尚未成家,還不清楚柴米油鹽背后的復雜與艱辛,要管理上千人的教工食堂或三四百人的外文系食堂談何容易?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任務,開動腦筋,靈活變通,在廚師的幫助下,終于將偌大的食堂管理得井井有條,受到師生們的好評。自己也順便學了些烹調手藝,會做十幾道菜,至今受用不盡。

        從食堂回到系里,我成為蘇恩卿老師的助教。一年后,又協助林疑今給三年級學生教“英國文學選讀”。他放手讓我負責英國十八世紀小說部分,使我第一次接觸到文學課教學。在試講文學選讀課前,我閱讀了不少相關的評論,發(fā)現自己有些不同的體會,便提筆寫了《〈魯濱遜漂流記〉的藝術特色》和《〈格列弗游記〉的諷刺手法》兩篇論文,分別發(fā)表于1961年和1962年《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上,算是邁入了學術界的門檻。當時仍在廈大中文系的許懷中老師(后調任福建省委宣傳部長)和莊鐘慶老師(后為全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對我?guī)椭级?給我提了具體的修改意見。我也向《魯濱遜漂流記》的譯者徐元度教授請教,得到他的熱情回復。后來,我又在《外語與翻譯》(《外國語》的前身)上先后發(fā)表了兩篇學術論文。通過這些寫作,我獨自摸索著走近了學術研究的大門,但仍在門外徘徊,遠未入門。

        1963年初春,教育部決定招考副博士。南京大學范存忠教授和陳嘉教授擬招收三名。我決定去報考。沒料到,這次報考成了我一生的重要轉折,為我?guī)砹藢W術提升的機會。

        4. 隨名師走上學術道路

        8月初南大錄取通知書寄到。學校本想留我,但我感到自己從大學階段到畢業(yè)后耗費了許多時間在雜事上,教書幾年下來,深感業(yè)務能力不足。如能師從南大名師學習幾年,將來回校定可發(fā)揮更大作用。系領導頗以為然,將我的意見如實向學校領導匯報,終于獲得了學校的放行。

        到了南大,我見到了副校長范存忠和外文系系主任陳嘉。他們十分親切、和藹和熱情,決定分工指導三名博士生:我和南大的吳勤由范先生指導,南大另一位同學張秀桂由陳先生指導,但我們三人可一起聆聽某些課程、參與某些活動。

        不久,我們開始聽范先生講課。他以Manly編的《英國文學選讀》為教材,另選莎士比亞戲劇和18世紀以來的小說原著給我們讀。大約每周讀兩部,每讀完一部都要寫篇英文評論。說實話,每周讀兩部英文長篇小說,起初是比較吃力的。要知道本科學習期間,我一個學期才讀一部英文長篇。但我盡最大努力堅持著,每天都讀到半夜,還不忘摘記小說的要點。過了一個多月,我慢慢適應了這樣的閱讀強度,也能“笑對”原著了。

        范先生很重視大量閱讀和勤練英文寫作,每篇作文都改得很細,連用錯一個標點符號都在旁邊打個大問號,要求極其嚴格。入學后的第一個寒假,因時間太短,我不想回廈門。他問我要不要看書,我答:“當然要!請導師推薦。”他說,“好吧,我已替你找好了。明天你去校圖書館柜臺登記取回?!边@樣為學生著想的安排,讓我深深地感動。在校圖書館辦完借書手續(xù)后,我取回了六本英文書。這一本本書都寄托著老師對學生的厚愛和希望。寒假過后第一堂課,范老師問我有沒有問題。我將問題一一提出,他一一做了中肯的回答。之后,他出了五個問題讓我做,從上午九點半做到中午十二點半。這場沒事先通知的考試,檢驗了我上一學期的學習成果。而范老師考試不事先通知的習慣也督促我每次課后都認真復習,不敢松懈。

        給我留下難忘印象的還有范老師對英文作文的講評。從命題的選擇、論點的展開、段落的轉接、論點與論據的結合、大論點與小論點之間的銜接,一直到結論的概括性和準確性,他都講得頭頭是道,非常到位。尤其是他結合我的文章明確指出優(yōu)劣之處,對我?guī)椭鷺O大。

        范老師很注重活用能力的培養(yǎng)。我曾幫江蘇省外事辦做過口譯工作,他知道后很高興。他說搞點口譯不錯,但要以筆譯為基礎。筆譯能力提高了,口譯質量才有保證。這是他的經驗之談。1956年他應邀去北京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翻譯重要文件,工作相當出色。其實,學英文的人,不管是搞語言學的還是搞英美文學的,都要會點翻譯。這是社會生活的要求,不容忽視。

        1966年5月,正當我忙于準備學位論文答辯時,“文革”爆發(fā)。學校停課,圖書館關閉。范、陳二位導師受到沖擊,進了牛棚;我被斥為“資產階級?;逝伞?、“修正主義苗子”和“只專不紅的標兵”。1968年,我一畢業(yè)就直接被派到蘇北泰州解放軍紅旗農場勞動鍛煉,直到1970年3月才返回南京,被分配到南京縫紉機總廠當鉗工。

        5. 學點外貿知識也不錯

        1973年9月初,恢復正常工作的南京大學派人到縫紉機總廠商調我回校任教??墒?江蘇省人事局發(fā)來調令,調我去省外貿局工作,而不是回南大。彼時范老師已從“牛棚”解放出來,但尚未復職。我去找他商議,他建議我先去干干,多學點東西。我接受了這一建議。

        三個月里,我詳細了解了各個進出口公司使用英文的情況,發(fā)現所用的英文不深,但專業(yè)性很強。我沒學過國際貿易,對FOB、CIF、C&F以及LC、DP等很陌生。所以我斗膽提出,希望去上海外貿局學習,因為當時上海外貿進出口總量居全國第一位,單證、合同和信用證等方面的相關英文資料非常完整。經領導同意后,我走訪了上海外貿局業(yè)務處及其下屬的商檢局、輕工、紡織、五礦等公司,一個來月內手抄了十二本英漢對照的相關資料?;啬暇┖?我承接了更重的業(yè)務擔子:負責審定所有對外宣傳材料的英文部分。

        在外貿局五年多,我搞了大量英漢口筆譯,受益良多。求學時閱讀的大量英文小說和所做的寫作訓練對口筆譯很有幫助。我參加過廣交會、上海小交會和天津化工小交會,協助外銷員當過談判翻譯,也帶過年輕的徒弟。在天津化工小交會時甚至經歷了唐山大地震,經歷豈止是豐富!

        平日里我還擔任領導接待來訪貴賓時的翻譯(曾接待過緬甸和埃塞俄比亞外貿部長)、為省領導翻譯祝酒詞、為他們與客人的談話作交替?zhèn)髯g等,還陪省局領導接待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十多個訪華代表團。這些經歷讓我知識面擴大,英文詞匯增加,口筆譯能力大大提高。我為局里翻譯出版的英漢對照版《江蘇》和《江蘇香港出口商品展覽介紹》受到多方肯定。

        在大量口筆譯過程中,我也遇過許多困惑,比如如何譯“揚州瘦西湖”、中央首長的題詞和常用詞語如“博采眾長”等。范、陳二位恩師在這方面給予了我大量幫助。范老師很嚴格,不會代譯,我必須先譯好初稿,再去請教他。每次他都搬出幾本大詞典,針對我的譯稿逐詞逐句討論修改。陳老師則總是先問我為什么那么譯,我回答后,他再動筆為我改正。這二位英語語言大師的活用能力極強,很多難題幾分鐘就迎刃而解。這樣多次面對面的指點大大提高了我的漢譯英水平。

        1978年11月,江蘇省人事局又發(fā)來調令,要我回南大工作。范、陳二師都已恢復原職,也開始復招研究生,沒有助手,所以急調我回去。外貿局起先不愿放我。我考慮再三:就物質待遇而言,搞外貿顯然比搞教學和研究好,但外貿不是我的專業(yè),我的專業(yè)是英美文學,丟掉太可惜。況且,我與兩位導師結下了深厚情誼,他們需要我,我不能不回去。

        回南大后,我還利用業(yè)余時間幫外貿局審定了英漢對照的400萬言的《江蘇投資指南》,翻譯了江蘇省對外開放的36家單位的介紹材料和江蘇機械進出口公司的幾十種出口產品廣告,為輕工公司譯配了電視片《江蘇工藝品》和《江蘇針灸器械》的英文解說詞。據說,時任江蘇省省長的顧秀蓮出訪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時,每次都帶去300本《江蘇投資指南》,受到國際友人和客商的歡迎。我深為自己的微薄貢獻而自豪。

        6. 重操教鞭干勁足

        重回南大,重執(zhí)教鞭,陳嘉主任安排我到外國文學所英美室工作,兼教英語專業(yè)三年級“英國文學作品選讀”。我信心百倍地重新投入教學工作。

        范、陳二師常說,高校教師不但要會教書,教好書,還要搞學術研究,不斷出成果。他們耐心地言傳身教,帶我一步步邁上學術之路。

        1979年8月底,陳老師帶我去煙臺參加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推薦我在大會上發(fā)言。會前,他曾兩次審閱我的論文,并提出多處修改意見。會后,他對我說,“你的論文與會者反應不錯,你可將海明威的作品系統(tǒng)地研究下去。”導師的鼓勵化作我無窮的動力,將海明威研究堅持至今。陳先生還介紹我認識了吳富恒、楊周翰、王佐良等名家,囑我好好向他們學習。

        除此之外,陳先生還讓我參加他主編的三卷本《英國文學作品選讀》的編寫工作,讓我為十八名作家的生平簡介、選文短評和難詞難句注釋寫英文初稿,然后他一篇一篇修改定稿,并且告訴我為什么要那么改。這使我大長見識,不僅懂得了編寫文學教材的要領,而且還學會了多角度地用英文評述英國作家和作品。他的巨著《英國文學史》(英文版4卷本)完成后,被教育部選定為高校英文專業(yè)教材,并在杭州召開了專家審稿會,受到李賦寧教授和戴餾齡教授等名家的一致好評。

        陳先生給研究生開設莎士比亞戲劇課,許多青年教師去旁聽,我也是???。他每學期講四部莎氏劇作,再推薦兩部供研究生自學。這樣一年下來可讀十二本莎士比亞主要劇作。他讓我在實踐中多鍛煉,多次叫我先代他評閱校外送審的論文,由我列出幾條優(yōu)缺點讓他過目,然后他當面指出我的評語哪條是對的,哪條不夠客觀,尤其對青年學者不宜苛求。這樣的鍛煉真是彌足珍貴。

        那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對外交流增多,常有著名的外國專家來南大講學。范、陳二師常常代表南大出面宴請接待,同時放手讓我主持專家們的學術報告會。這些專家包括:哈佛大學原英文系系主任羅伯特·凱里教授,美國全國比較文學學會主席、印第安納大學歐陽教授,文學評論家、美國米爾瓦基大學艾哈·哈桑教授和文學評論家、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大衛(wèi)·戴切斯教授等。我在陪同中與他們交流學術問題,收獲很大。

        陳先生一方面放手讓我鍛煉,另一方面不吝指教,處處關心提攜我,但對我的要求絕不馬虎。1983年春天,我申請晉升英美文學的副教授,陳先生建議我撤下申報材料中兩本外貿方面的譯著。我很快反應過來,從他手中拿回那兩本書。這件事讓很多人主動收回了不合要求的申報材料。大家反映:陳先生對自己的學生都那么嚴格,評職稱時一定會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最后,我既評上了副教授,又學到了陳先生這種優(yōu)良作風。

        1980年初,美國哈佛大學決定恢復哈佛-燕京學社向新中國招收博士后學者的傳統(tǒng)。陳老師推薦我應試。我立即投入緊張的備考,因為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可以將十年浩劫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7. 入名校更上一層樓

        3月初,哈佛大學派了曾任費正清東亞研究所所長的菲力普·庫恩教授來南京主考??荚嚪绞绞且粚σ坏剌喠髅嬖?每人30分鐘。考試內容涉及面很廣,跳躍性很大,問答速度很快。三十分鐘里庫恩教授問了四十多個問題。幾個月后,我和英文系楊治中老師同時接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在教育部辦出國手續(xù)時聽說這次參加哈佛面試的有五個單位26人,結果考上的除我們兩人外,還有中國社科院外文所朱虹和復旦大學倪世雄。我們四人成了1949年以來走進哈佛的第一批中國青年學者。

        8月18日,我和楊治中從北京乘飛機經東京飛抵波士頓,開始了在異國的學習生活。

        哈佛大學跟英美文學有關的有四個系:英文系、比較文學系、文學與歷史系和美國文化系。我在前兩個系選聽3門課,在后兩個系旁聽2門課,并選擇英文系終身教授丹尼爾·艾倫和比較文學系終身教授哈里·列文當我的導師,各聽一門他們給博士生上的課,參與課堂討論,還經常找他們兩位個別答疑和指導。

        記得第一次去見艾倫教授時,我有點緊張,但他的親切友好態(tài)度很快就讓我平靜了下來。他坦率地對我說了三條意見:(1)聽他的課,但不一定要完全接受他的觀點。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自圓其說,都會獲得支持。(2)除了聽他所授的“美國文學史”這門課,還可抽空研究一下我自己感興趣的某位美國作家。(3)他在哈佛有個私人圖書室,專業(yè)書較多,我有空可以去看。這些意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引發(fā)我久久的思考,對教學和科研有了新的認識。我深切體會到:(1)學術問題允許有不同意見,不能強迫學生完全接受老師的見解,但不同的看法必須有理有據,自圓其說。(2)做學問要注意點面結合,既要系統(tǒng)地掌握文學史,又要深入研究一兩名作家,發(fā)展自己的專長。(3)要跟自己的學生分享圖書資料,讓藏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些認識幾十年來一直指導著我的研究生教學和文學研究。

        列文教授學識博大精深。他首創(chuàng)比較文學的主題學理論,又深入研究了莎士比亞、喬伊斯和現代美國小說。他著作等身,治學嚴謹,注重比較方法。課堂上,他善于啟發(fā)博士生各抒己見,熱烈爭論,最后由他小結,突出要點。課后我有疑問,只要給他的秘書留條便可約見。他總在百忙中抽空見我,為我指點迷津,并開列參考書,讓我進一步自學。從他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掌握了這種獨特而有效的指導方法。

        我的住處離哈佛希爾斯圖書館僅百步之遙。沒課的時候,我就去那里讀書,晚上11時才回宿舍。哈佛大學共有46個圖書館(后來增至50多個)。憑一張ID卡,就可走進任何一個圖書館。在最大的威登納圖書館內,教師和研究生每人可免費訂一個座位,把借的書全部放在座位的書架上,省得在圖書館和宿舍間搬來搬去。各圖書館管理嚴格,借書超期要罰款,但服務非常周到。

        哈佛-燕京和英文系從領導到教授對學術交流都采取開放的心態(tài)。1980年11月,我專程到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海明威研究的權威專家卡洛斯·貝克。貝克教授在普大火石圖書館三樓的辦公室會見了我。簡單的寒暄過后,他問我是否讀過海明威和他本人的作品。我如實地作答。他笑著表示滿意,歡迎我提問。我先后提了十二個問題,他都一一認真地回答,內容豐富精彩。我們談得很投機,原定一小時的交談延長至兩個多小時。末了,他取出《海明威:作為藝術家的作家》和《海明威的生平故事》兩本專著,分別在扉頁上簽了名送給我,然后親切地拉著我的手,將我送至圖書館大門口才依依惜別。

        在普林斯頓大學,我特別受到孫康宜教授及家人的盛情款待。孫教授是美國比較文學界杰出的后起之秀(后來調任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系主任),訪問過南京大學。她介紹我認識了普大英文系系主任、比較文學專家厄爾·邁勒教授。后者將自己編寫的研究生教材《比較文學入門》贈我,讓我從普大滿載而歸。

        回到哈佛,我又走訪了波士頓近郊的肯尼迪圖書館,那里有個海明威藏書部。我手持卡洛斯·貝克教授的介紹信去找藏書部主任奧加斯特·鄒,受到她的熱情接待。她詳細介紹了藏書部里海明威的手稿、圖片、錄音等豐富的資料,歡迎我隨意參閱和使用這些寶貴資料。于是我成了那里的常客,還在那里找到了海明威訪華后給朋友摩根索寫的長信。館里規(guī)定不許拍照和復印,奧加斯特·鄒就將她的英文打字機借我,讓我將資料全文打下來帶走。加上海明威訪華時的照片,我在這兒收集的資料極富學術價值。

        出國前,我曾與人合譯猶太作家馬拉默德的《店員》,與作者有通信聯系。到哈佛后,我曾致電問候他。后來,他特地來哈佛看我,為我當面解釋了一些他小說中的希伯來語詞匯,并與我合影留念。我還利用寒假去舊金山加州大學伯克利總校訪問了該校副校長兼珍本圖書館館長詹姆斯·哈特教授,與他就美國通俗文學進行了熱烈討論。1981年初夏,我又先后訪問了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文論家列斯萊·菲德勒教授和耶魯大學新批評派主將之一克林思·布魯克斯教授。通過與他們的訪談,我對美國現當代小說的評論和新批評派的主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收獲超乎想象。

        1981年6月,離開哈佛前,我去向艾倫導師辭行。他問我在哈佛這一年有什么收獲,我說自己遵師囑草擬了一本英文教材IntroductiontoModernAmericanFiction(《美國現代小說導論》),還意外地發(fā)現了海明威訪問中國的第一手資料。他很詫異,也很高興,說:“太好了!海明威訪問過中國,我怎么不知道?目前了解這方面的人很少,值得搞下去。這是件挺有意義的研究工作。”

        告別了艾倫和列文兩位導師,我啟程回國。其間又在哈佛-燕京學社的資助下游歷歐洲,時長一月,大開眼界,大長見識。我開始在學術道路上起步騰飛。

        8. 加盟廈大開辟學術新天地

        回到國內,我向陳先生呈交了五百多頁的《美國現代小說導論》手稿。他很高興,一周后將修正的手稿返還我,告訴我有了這本教材就可以上講臺了。1981年秋季開學后,我開始給碩士生授課。雖然還是個講師,但手持先生校驗過的講稿,我心里有譜。

        同時,我開始整理海明威的資料。1983年在《外國文學研究》發(fā)表《海明威的中國之行》,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在協助陳先生編輯一期《美國文學叢刊》時,我抽空翻譯了納撒尼爾·韋斯特的中篇小說《孤心小姐》。不久,又在《當代外國文學》發(fā)表了《蝗蟲之日》的譯文和評論《三十年代好萊塢人的苦與笑》。我還翻譯并出版了馬拉默德的長篇小說《基輔怨》。課余繼續(xù)協助陳先生編寫《英國文學作品選讀》,負責撰寫十八位作家的生平、某些名篇(包括T. S.艾略特的《荒原》和喬伊斯的《尤利西斯》)選段的評介和注釋等。接觸了這些極難的英語選文后,我的英語水平又有了質的飛躍。

        1983年,陳先生的“現代歐美文學史”獲中華社科基金課題(后改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入項。我與英美室全體同仁負責該書美國文學部分的編撰工作。正當我們忙于完成該項目時,廈門大學來信,希望我回母校任教。林疑今主任多次致信陳先生,懇請他讓我回廈大,幫助申建英文博士點。陳先生雖再三挽留,但最終還是尊重了我自己的選擇。

        離開南大前,我和研究室的同仁協助陳先生承辦了一屆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年會,會上我當選研究會理事。1986年初,我參加了江蘇譯協為紀念海明威逝世25周年而組織的中美作家座談會。在南大任教的美國專家弗蘭德教授介紹了美國海明威研究的新成果。作家海笑、周梅森、梅汝愷、趙瑞霟、李景端、張柏然等參加了會議,我擔任翻譯并作報道。弗蘭德十分高興。他認為文革后的中國作家和學者完全把握了海明威作品的精神實質,說明海明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在同年七月意大利召開的第二屆海明威國際會議的大會發(fā)言中,他談到了上述感想,令與會各國專家學者十分驚喜和敬佩。

        沒料到,陳先生病倒了。他總是爭分奪秒地工作,終于勞累過度?;貜B門前,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去校醫(yī)院向他辭行,希望他早日康復。世事難料,當我從意大利開會回來路過南京時,先生已經與世長辭!我悲痛至極,急忙趕到他家里,跪在他的遺像前痛哭。師母告訴我:先生臨終前還在關心我回廈門以后的情形。直到最后時刻,先生依然惦記著我,我卻沒能為他送終……

        回到廈大,我見到了林疑今、劉賢彬和葛徳純等師長,心里實在高興。不久,巫維銜教授接替林疑今教授當了系主任。他保持了系里樸實、踏實和務實的作風,深得全系老師的信任。我很快就安定下來。

        在意大利開會期間,美國海明威學會會長羅伯特·路易斯請我在大會上作了《30年代以來中國對海明威作品的翻譯和評介》的發(fā)言,受到與會者的贊賞。路易斯即興發(fā)言指出,中國對海明威的重視和好評,體現了它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非常愛護世界文化。他還三次介紹我與里阿諾市市長交談。會議結束時,市長隆重地頒贈我一塊印有該市市徽的瓷盤,表彰我在大會的發(fā)言。

        1986年11月廈大承辦了美國文學研究會的“海明威與迷惘的一代”專題研討會。全國30多家單位80多位代表與會,在廈門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的四位美國專家出席會議,并分別做學術報告。我在會上傳達了意大利會議的精神。與會代表爭論很熱烈,心情很舒暢。

        會后,林疑今教授找我商議如何準備申建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實現廈大幾代人的愿望。1987年2月我榮幸地由副教授破格晉升為教授,申建博士點的重任自然落到我身上。我考慮應該集中精力抓研究,多發(fā)論文,并出版專著。這一目標后來基本實現。

        1989年我們與廣西師大聯合召開了桂林海明威國際會議。這是第一個由美國以外的學者主辦的海明威國際會議,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我國海明威研究正在走向世界。

        9. 前赴后繼申建博士點

        1991年5月,林老彌留之際依然囑我要努力申建英文博士點。我眼淚奪眶而出,心中激動不已:一個非黨員老教授,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系里的學科建設……

        牢記林老師的臨終囑咐,我繼續(xù)為申建英文博士點而努力。1991年,繼“美國現代小說藝術探秘”獲得中華社科基金(后改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后,同年我又獲一個福建省社科基金立項。1992年7月,我赴西班牙出席第五屆海明威國際會議,在大會上發(fā)言,受到好評。1993年,經教育部推薦,我考取了美國富布萊特高訪。這些無疑都增強了申建英文博士點的力度。幾經周折之后,我們將申請材料報到了北京。

        1993年8月,我作為富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動身前往哈佛大學,開始重點充實西方文論。除了聽詹姆斯·恩格爾的文論課,我依舊每周抽時間去肯尼迪圖書館海明威藏書部,繼續(xù)海明威研究。這時,卡洛斯·貝克教授和作家馬拉默德均已作古。我去拜訪了馬拉默德的遺孀,聽她介紹了馬拉默德去世后他的小說出版情況和馬拉默德研究會的成立,還獲贈新版的TheAssistant、TheFixer和Dubin’sLives等小說。作為對馬拉默德先生的追思,我后來將《杜賓的生活》和《部族人》譯成中文出版。

        1994年元月,我去了南方的杜克大學,受到了著名專家詹姆遜教授、南特里基亞教授、菲什教授夫婦的親切歡迎,聽了他們的課,與他們分別交談求教,對后現代主義理論和小說、女權主義、結構主義和讀者反應理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感受到美國南方濃烈的宗教氣氛。

        在前往杜克大學前夕,北京傳來消息:英文系申請的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獲國務院批準了,本人同時成為該點第一位博士生導師。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廈大英文系師生幾十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可以告慰林疑今老先生的在天之靈和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的師友們了!后來獲悉:1993年英文博士點只有一個名額,全國有十所高校的外文系參與競爭;廈門大學當年有12個專業(yè)報名申建博士點,僅英文博士點獲得批準。多么來之不易呀!

        10. 辦好博士點再上新臺階

        回國后,我見到了諸位同仁,大家對英文博士點的申建成功都非常高興,校長特撥發(fā)一萬元人民幣作為啟動費。我立即投入招生準備工作。在參考北大和南大經驗的基礎上,我將博士生研究方向定為“美國小說史”。

        最大的困難是缺乏相關的圖書資料。一方面,我獻出了自己從美國帶回的有限的參考書;另一方面我給香港校友寫信求助。果然,莊啟程、許其昌二位先生捐助了人民幣二十萬元,幫助成立了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莊啟程、許其昌博士生圖書室”。旅居泰國的校友陳漢洲先生也捐資建立了“陳漢洲研究生電腦室”,大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

        我為博士生開設了“美國文學史”、“西方文論”、“英文論文寫作技巧”和“中外文學名著翻譯”四門課。除文學翻譯以外,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學校每年請一位美國專家給博士生上課,先后有Mimosa教授、Junkins教授和Martin教授分別開設“歐美文論”、“美國詩歌”、“莎士比亞戲劇”、“當代英國小說”和“現代英美詩選”等課。這些安排受到博士生們的歡迎。

        從1996年至2007年,我共招收了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三十名博士生。至今年9月,已有二十三人正式畢業(yè),榮獲博士學位,其中有九人已升為教授(三人為博導)。許多人成了各單位的教學、科研和行政骨干,在國內學界十分活躍。我還與他們合譯了《冬天里的尼克松》、《美國后現代派短篇小說選》和《劍橋美國文學史(第8卷)》(曾榮獲福建省2009年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等。

        新世紀前后,我結合教學,逐漸將科研集中于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后現代派小說研究;二是海明威研究;三是美國文學史研究。2004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了《美國后現代派小說論》和《美國后現代派短篇小說選》。我的博士生有90%的人選了美國后現代派作家作為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2009年,我和陳世丹主編的《美國后現代派小說選讀》(英文版)由外研社出版。我先后出版了《海明威在中國》(1991)、《海明威傳》(1996)。2005年《海明威批評史》獲國家社科基金入項,去年已完成,即將出版。2005年,《海明威學術史研究》成了中國社科院外文所陳眾議所長主持的《外國名作家學術史》的分課題,去年已經完稿,今年內問世。1991年我的《美國現代小說藝術探秘》獲中華社科基金入項。1996年,我的《20世紀美國文學史》成了中國社科院原所長吳元邁的“20世紀國別文學史”的分課題,1999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2008年上海外教社出了我和楊凌雁合寫的《美國文學簡史》。此外,我們還完成了教育部入項的《新歷史主義語境下的美國少數族裔文學》,不久也將出版。2008年12月,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隆重地舉辦了“慶祝楊仁敬教授從教50周年暨美國文學學術研討會”,這對我是最好的安慰,更是個極大的鞭策和鼓舞。

        “學海迷茫未有涯,何來捷徑指褒斜?!睂W術之路漫漫,上下求索幾十年,無捷徑可走,唯有步步摸索,奮然前行。無論挫折與苦頭,只要克服困難,必能苦盡甘來,其樂無窮,令人欣慰。我有幸獲名師指點,少走了許多彎路,選擇了前景光明的英美文學為研究對象。有志于學術之路的青年朋友首先要下定決心,明確方向,堅持不懈地拼搏??v然遭人冷眼、嫉妒和悶棍,仍奮勇向前。在專業(yè)建構上,要認真練好英文基本功,提高漢語水準,有計劃地大量閱讀英美文學原著,有步驟地掌握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深入理解西方各派文論的要領,以語境、文本和理論三結合的原則評析名著,從教學出發(fā)多寫論文,寫好論文。要充分利用時間,嚴格安排每天的學習和工作。要養(yǎng)成既能獨立思考,又善于虛心學習的習慣。追求真才實學,淡泊名利,像海明威說的那樣,將每本書的完成當作新起點。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我已七旬老冉,身體尚好,精力充沛,還在計劃做很多事。我愿繼續(xù)煥發(fā)學術青春,與同仁和弟子一起,再創(chuàng)輝煌。

        猜你喜歡
        海明威英文教授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海明威名言
        銀潮(2021年1期)2021-01-16 09:12:14
        海明威:《雨中的貓》
        《老人與?!放c海明威
        英文摘要
        鄱陽湖學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財經(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們
        小說月刊(2015年8期)2015-04-19 02:41:25
        亚洲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蜜桃日本免费看mv免费版| 粉嫩虎白女毛片人体| 美女在线国产| 国产精品三级1区2区3区| av国产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极品人妻被黑人中出种子| 性色欲情网站|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 色噜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本色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最快av网站|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 完整在线视频免费黄片| 亚洲伊人av综合福利| 女人天堂国产精品资源麻豆|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日本| 国产无夜激无码av毛片| 国产情侣久久久久aⅴ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a级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sm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未满十八勿入av网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在线毛片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蜜桃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 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麻豆AV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综一区二区在性色 |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白色白色在线视频播放平台|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