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中國人民銀行懷化市中心支行,湖南 418000)
2006年,懷化縣域及以下正式實行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簡稱TIPS系統(tǒng)),繳庫模式主要有實時扣稅、銀行端查詢繳稅、使用POS機刷卡繳稅。從2006年、2007年國稅、地稅先后上線TIPS系統(tǒng),到2010年國稅、地稅實現POS機刷卡繳稅,近5年的運行,縣域及以下電子繳稅的比例仍然較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縣域及以下電子繳稅推廣的力度,方便納稅人,提高稅款繳庫速度。
縣域及以下電子繳稅總體上覆蓋的區(qū)域較少,占比較低。一是絕對占比偏低。據統(tǒng)計,懷化縣域及以下2010年電子繳稅共計8.25萬筆,8.12億元,占單位總繳款筆數的43.4%,總繳款金額的27.48%,分別比市本級筆數占比和金額占比低33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二是部門占比差距較大。懷化縣及以下實行電子繳稅聯網的只有國稅、地稅系統(tǒng),據統(tǒng)計,2010年縣域及以下國稅系統(tǒng)電子繳稅2.43萬筆,5.7億元,占單位總繳款筆數的30.03%,總繳款金額的34.61%,分別比市本級筆數占比和金額占比低51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地稅5.82萬筆,2.42億元,占單位總繳款筆數的53.1%,總繳款金額的18.5%,分別比市本級筆數占比和金額占比低18個百分點和37個百分點。三是占比結構不均衡??傮w上,國稅系統(tǒng)電子繳稅的金額占比相對較高,筆數占比相對較低;地稅系統(tǒng)電子繳稅的筆數占比相對較高,金額占比相對較低。2010年國稅系統(tǒng)電子繳稅金額占比比平均占比高7個百分點,筆數占比比平均占比低13個百分點;地稅系統(tǒng)電子繳稅金額占比比平均占比低9個百分點,筆數占比比平均占比高10個百分點。
1.納稅人對電子繳稅聯網系統(tǒng)缺乏了解,電子繳稅聯網系統(tǒng)屬于自上而下推廣應用的系統(tǒng),中央部門、大中城市宣傳的力度和成效比縣域及以下要大,在縣域及以下仍然習慣于傳統(tǒng)的柜臺、紙質申報、繳稅方式,擔心實行網絡化電子繳稅會出錯造成損失,缺乏簽訂“三方協議”的主動性,缺少了電子繳稅的前提條件。據會同縣調查,2010年該縣地稅系統(tǒng)征管的納稅企業(yè)、個體納稅戶987家,已簽訂“三方協議”的只有62家,而正式運行的只有53家,僅占整個納稅戶的5.37%;國稅系統(tǒng)征管的納稅企業(yè)、個體納稅戶835家,已簽訂“三方協議”的也只有335家,占整個納稅戶的40.11%。
2.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經營效益對電子繳稅影響較大,縣域及以下企業(yè)、個體納稅戶經常會出現財務困難,銀行賬戶余額不足,需要稅務機關督促甚至扣款繳稅,一般采取電子繳稅的多為資金實力雄厚、現金流充足、經營效益較好的納稅人,而縣域及以下這樣的企業(yè)較少。
3.縣域及以下行政事業(yè)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或國庫集中支付,取消了單位的銀行賬戶或在銀行設立“零余額”賬戶,沒有了實有資金賬戶,無法簽訂“三方協議”,這部分納稅人只能采取紙質繳款書方式繳庫,縮小了電子繳稅系統(tǒng)應用的范圍。
4.納稅人的成本壓力,實行電子繳稅,納稅企業(yè)需要配備電子設備、購買申報軟件、增加人員培訓等成本支出,或委托中介機構需增加代理費用。傳統(tǒng)的申報繳稅,由于縣域區(qū)域較小,不需要專門的交通費、人工費,企業(yè)選擇節(jié)約成本優(yōu)于提高效率。
在縣域及以下推廣應用電子繳稅,一般成立一個同級的財、稅、庫橫向聯網推廣工作領導小組,財政為牽頭部門,但財政實際上還不是聯網單位,不能直接享受到電子繳稅的便利和成效,稅務、國庫是聯網單位,對電子繳稅了解得更深入,但又沒有經費投入的決定權,所建立的多部門協調機制的協調范圍、力度顯得非常有限,缺乏有效的裁決、決策能力。
1.職責不能明確,由于組織結構松散,沒有制約手段,對同級各聯網單位職責、義務規(guī)定不明確,責任不清楚,要求不嚴格,執(zhí)行效果欠佳,如有的商業(yè)銀行工作人員嫌工作繁瑣,拒絕或不及時為納稅人打印電子繳稅付款憑證、對賬單、證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但又沒有有效的制裁措施。
2.宣傳不能形成合力,國庫由于處于后臺,沒有直接面對納稅人,開展的宣傳缺少針對性,停留在面上;稅務由于不能實現最后的繳款,開展的宣傳操作性不強,停留在線上;商業(yè)銀行由于處在柜臺一線,要開展各種業(yè)務,進行的宣傳專業(yè)性不強,停留在點上,整個宣傳的“點、線、面”不能形成合力。如實行POS機刷卡繳稅,對個體納稅戶極其方便,但個體納稅戶們認為刷卡不直觀、不保險,繳稅金額本來又較少,攜帶現金繳稅也方便,缺乏基本的認識;更多的納稅人不知其基本原理,不知其使用方法,不知其繳、扣稅過程,由于缺乏全面的了解,對扣繳稅款心存疑惑,影響了電子繳稅業(yè)務的開展。
3.投入不能統(tǒng)籌安排,實行電子繳稅需要一定的投入,如電子設備、聯網專線、POS機等,網點如何布放,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能,需要統(tǒng)籌安排。如溆浦縣43個鄉(xiāng)鎮(zhèn),轄內只有POS機9臺,其中國稅4臺,縣城營業(yè)大廳1臺,下面鄉(xiāng)鎮(zhèn)3個大分局納稅大廳各一臺;地稅5臺,縣城納稅大廳2臺,下面鄉(xiāng)鎮(zhèn)分局3臺。投入不夠又不能統(tǒng)籌安排,再加上網速較慢,有的系統(tǒng)、機器刷卡多次都難以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縣域及以下電子繳稅業(yè)務的發(fā)展。
各級人大通過的預算收入計劃,需要征收機關按時間任務、稅種任務、數量任務完成。在傳統(tǒng)的申報、征管模式下,通過設立稅收匯繳賬戶,可以方便地對時間任務、稅種任務、數量任務進行人工調節(jié)。實行電子申報繳稅后,全面取消稅收匯繳賬戶,繳稅的時間、數量、稅種等由納稅人通過格式化的約束據實完成,失去了人為操作調節(jié)的空間,對征收機關的征管要求更加嚴格,在目前的納稅環(huán)境下,縣域及以下征收機關要全面完成財政收入任務有困難,全面推廣電子繳稅后完成收入任務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征收機關對全面推廣存有顧慮。
1.實行異地繳庫的企業(yè),沒有實行電子繳稅,由于本地沒有設立銀行基本賬戶,應繳稅款通過異地匯入企業(yè)的“一般結算戶”或征收機關的“待報解預算收入(現金)戶”實現繳庫,如沅陵縣內的五強溪水電廠,鳳灘水電廠屬于異地繳庫,2010年入庫2.7億元,占該縣財政收入的34.6%,對電子繳稅的數量占比影響較大。
2.使用銀行卡轉賬繳稅的納稅人,沒有實行電子繳稅,在實行POS機聯網繳稅前,征收機關為了解決窗口繳稅的壓力,設立稅收匯繳賬戶通過銀行卡轉賬方式繳稅,如通道縣2009年銀行卡刷卡轉賬劃入稅款2100萬元,占稅款匯繳賬戶收入的48%。
3.通過征收機關“待報解預算收入(現金)”戶繳庫的,沒有實行電子繳稅,該賬戶有單位、個體納稅人的現金繳稅,銀行卡刷卡轉賬稅款劃入,也有單位、個體納稅人的轉賬繳稅,其中現金稅款占70%左右,2010年月均入庫3次,月均余額0.8億元,累計入庫近5億元,占入庫總數的17%,2011年2月底余額過億元。
按照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經收預算收入的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和信用社均為國庫經收處,經收處收納預算收入時,除國家另有規(guī)定外,不得向繳款人收取任何費用,商業(yè)銀行經收預算收入計付代辦業(yè)務費的標準、辦法,由基層人民銀行商當地財政部門確定,由于沒有可操作的具體規(guī)定,很少商定代辦費用。經收預算收入的網點廣、人員多、業(yè)務忙、效益少,在傳統(tǒng)的繳款模式下,繳稅、劃款業(yè)務可以搭上其他結算、清算業(yè)務的“順路車”,不需要專門的成本、人力投入,還可以承受,實行電子繳稅聯網,需要電子設備、網絡專線,安裝軟件接口,與國稅、地稅、納稅人簽訂“三方協議”,對自身成本節(jié)約、效率提高沒有明顯的作用,更不能增加收入,獲得利潤,“方便別人,麻煩自己”的事,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商業(yè)銀行,沒有動力和積極性去普及、推廣,在縣以下的農村信用社,基本上沒有開展電子繳稅業(yè)務。商業(yè)銀行、信用社作為重要的聯網單位,能否積極主動配合,直接影響著電子繳稅系統(tǒng)在縣域及以下推廣的速度和效率。
1.成立縣級政府層面的推廣協調領導機構,建立政府牽頭、財政負責、國庫主導、各聯網單位參加的新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縣級政府負責組織領導,外部協調,形成宣傳合力;財政部門負責項目預算,組織檢查監(jiān)督;國庫部門負責推廣實施方案,內部成員單位協調、考核;稅務、銀行負責前臺實施,簽訂“三方協議”,并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2.加強對納稅人的宣傳,提高電子繳稅的認知度,政府要通過主流媒體對電子繳稅進行綜合宣傳,在納稅人中形成正面效應,電子繳稅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是一項為納稅人服務的民生工程;各成員單位要聯合宣傳,通過報紙、電視、網絡介紹電子繳稅的原理、流程、操作方法,讓納稅人有認知、認同,更有了解和使用的欲望;稅務機關、商業(yè)銀行要對納稅人、顧客開展現場宣傳,可以通過組織現場操作演練、利用辦理業(yè)務的機會現場講解等方式,滿足納稅人了解、認同的愿望,協助納稅人實際操作,解決各種疑難問題,提高“三方協議”的簽訂率。
3.解決異地電子繳庫問題,TIPS系統(tǒng)支持異地繳庫,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稅務之間要進行納稅協調,要對異地繳庫企業(yè)進行宣傳,認識到電子繳稅對異地納稅人同樣適用、方便、快捷。
4.解決沒有實有資金賬戶的行政事業(yè)單位電子繳庫的問題,擴大POS機刷卡繳庫范圍,從稅款擴大到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基金收入等政府性收入,從納稅企業(yè)、個體工商戶擴大到扣繳義務人,可以從稅務大廳布放擴大到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收費大廳、政務服務中心等繳費、扣稅部門。
1.縣級政府要制定對成員單位的考核辦法,確立考核指標,將具體任務、目標落實到成員單位。將電子繳稅的比率、“三方協議”的簽約率、差錯率等重要指標,納入政府電子政務考核的范圍,提高考核的權威性。
2.定期組織檢查,加強聯網監(jiān)督,在檢查中輔導、培訓、宣傳,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聯網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和聯網資金的安全,徹底打消納稅人、聯網單位的顧慮。
3.確保電子繳稅的資金投入,實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的機制。商業(yè)銀行、信用社辦理電子繳稅經收業(yè)務要有合理的收益,需要政府長期的投入,目前經收業(yè)務包括了中央固定收入、中央與地方共享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財政能更多地享受電子繳稅帶來的時間價值,建議人行總行、財政部制定國庫經收業(yè)務經費管理辦法,經收費用由中央財政負責,可單設人民銀行業(yè)務支出;同時,為了加強國庫對電子繳稅的主導作用,便于實際操作,實行由國庫考核支付的辦法。對于POS機布放、網絡專線、電子設備等一次性投入較大的支出,由聯網單位編制預算,省級財政集中負責,符合“省直管縣”財政改革所要求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的原則,也可以加快電子繳稅推進的速度。對于納稅人成本補償,系統(tǒng)日常維護、考核等支出由縣級財政負責,如納稅人購置專用電子設備,可以參照購買農業(yè)機械給予補助,這樣便于日??己?、監(jiān)督,具有可操作性。
1.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制定稅收計劃,按經濟運行規(guī)律確定入庫進度,使稅收任務真實地反映經濟狀況。
2.消除政府、征收機關對收入任務進行人為調節(jié)的觀念,樹立按經濟規(guī)律、征管規(guī)律完成收入任務的意識,對收入進度、稅種結構不是人為調節(jié),而是根據經濟狀況適時調整,通過提高征收管理水平,完成收入時間、結構、數量任務。
3.加強“待報解預算收入(現金)戶”的管理,電子申報繳稅雖然可以為納稅人帶來不少方便,但選擇何種方式,要尊重納稅人的自由選擇,在大力宣傳的同時,還要根據縣域及以下繳稅環(huán)境的實際,滿足不同納稅人的需求,嚴格現金賬戶的設立、使用,該賬戶只接受零星現金稅收的劃入,當天收納的稅款,原則上征收機關要當天入庫,當天確實來不及入庫的,次日必須入庫,從制度上壓縮征收機關人為調節(jié)的空間,提高推廣電子繳稅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