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兒童衣物、玩具生產內外有別,毒衣服、毒玩具只給國人消費。中國市場上70%的塑料玩具含鄰 苯二甲酸酯,絕大多數(shù)玩具的重金屬含量超過歐盟標準。自從歐盟標準頒布之后,出口歐盟的玩具基本不再使用含有鄰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劑。但由于國內沒有禁止其在玩具上使用,因此出于成本考慮,內銷的玩具仍大量使用鄰苯二甲酸酯。
重金屬的問題與此類同,歐盟對19 種可能影響兒童健康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限制,而國內標準限制的種類只有8 種。大量企業(yè)對內對外采用不同材料和工藝生產,國內市場上充斥著超過歐盟標準的“毒”玩具。
對產品的監(jiān)管主體是政府,失位監(jiān)管的市場就會在資本逐利本能下“劣幣驅逐良幣”,毒玩具泛濫,政府的失位是主因。
我國早在2006年就出臺了《缺陷兒童玩具及兒童用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質檢總局還公布了相關投訴電話。然而國內市場上哪種缺陷兒童玩具被召回了?
前兩年中國玩具在海外遭遇堵截,國外不斷針對中國玩具發(fā)出“召回令”。當時已有業(yè)內人士質疑,那些從國外召回的玩具銷毀了嗎?會不會來個出口轉內銷?監(jiān)管部門應強制要求兒童玩具生產商,在玩具包裝上注明監(jiān)管部門的投訴辦法,強制召回缺陷兒童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