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豐
我國巨災風險嚴重,特尤其是近年接連發(fā)作的冰雪災禍、汶川大地震、西南干旱,形成了龐大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這一次次考驗著我國的保險體系,特別是巨災保險制度。本文通過對我國巨災嚴重性和現階段國內外巨災管理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管理建議。
2008年5月12號,全國人民剛剛擺脫冰雪災害侵襲,全心祈盼奧運會來臨的時候,上天又帶給了中國另一個考驗,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0級地震。此次災難對四川、重慶、甘肅、陜西等地影響較大,全國十多個省份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感。尤其是四川,初步估計,此次地震給四川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1500億元。汶川這次8.0級的大地震給我國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000億元,目前已經造成六萬多人死亡。中央財政撥款700億元資金進行災后重建。
建立和完善我國巨災風險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我國自然災害頻發(fā)。20世紀,全球54個巨大自然災害就有8個發(fā)生在中國。同時我國每年因巨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正逐年增加。巨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對我國經濟影響巨大。
我國巨災風險管理手段單一。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我國的巨災管理體制與國外具有較大的不同,通常采用被動的災后融資,當災難發(fā)生時往往是財政撥款、社會救助,保險在其中發(fā)揮作用微小,更不用說向資本市場的轉移。從世界來看,在巨災發(fā)生之后,保險公司的保險賠付一般要占在36%以上。一些發(fā)達國家要占到60%以上。
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巨災風險管理體制還有待完善
通過對比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巨災風險管理來探求我國巨災風險管理模式。
法國法國通過擴展現有的財產險保險責任,強制要求任何購買財產險的投保人購買自然災害附加險。財產險包括火險、營業(yè)中斷險、機動車輛險等。巨災險費率由政府確定,包含在財產險保單費率中,免賠率由各公司承保政策決定,但法律設置了下限。保險公司可以選擇向國有再保險公司-法國中央再保險公司分保,一旦中央再保險公司的保險準備金耗盡,剩余責任由政府負擔,政府作為了最后再保險人。
美國的洪水保險和地震保險都是由政府直接承保,保險公司不參與此保險業(yè)務的經營和管理。保險公司在巨災保險方面,僅是協助政府銷售巨災保險保單,保險公司通過銷售保單獲取傭金。政府承擔了所有保險風險和保險責任,美國巨災保險不提供分保,當巨災保險資金不足時,由財政支出彌補。
英國的巨災保險只有保險公司進行經營和管理,政府不參與巨災保險。保險公司自愿將巨災風險納入家庭和企業(yè)財產保險的責任范圍內,投保人可以選擇保險公司進行投保。英國的巨災保險全部由保險公司承擔,政府不對巨災保險提供任何的再保險。這也使得英國的再保險市場發(fā)展的非常成熟。
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剛剛起步,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國家的財政支持,政府的財政救災補償極為有限,現階段國家不可能對巨災損失進行完全補償,所以我國是不能建立美國式的,政府完全負擔的巨災保險。我國的保險行業(yè)剛起步,剛進入軌道,保險法規(guī)還不完善;保險公司缺少專業(yè)保險定價人才;中國的再保險市場還不健全等這些使得我國的保險公司不可能完全承保巨災風險,不能走英國巨災保險模式。目前學術界形成一種主流觀點。這種觀點相信政府和市場的密切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而私營保險公司在這種關系中是中堅力量。因此,建立政府與保險公司合作的巨災風險管理模式,通過前期的資金積累以及政府和保險公司對損失的共同分擔,既能解決財政資金短缺,減輕政府壓力,也能消除保險公司因巨額賠付產生的倒閉危險。
對我國建立和完善巨災風險管理體系的幾點建議
第一是國家立法建立巨災風險管理制度。制度規(guī)定只有資產雄厚,能夠承受一定巨災風險的保險公司才被允許經營巨災保險,對經營巨災保險的保險公司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對不符合要求的小型保險公司,則嚴禁涉足巨災保險,避免因巨災使公司倒閉,不利于災后人民生活和生產的重建。
第二是提高巨災保險的覆蓋率,放寬巨災保險的承保條件,使對人民群眾影響巨大的災害包括在巨災風險中。保險公司要逐漸提高自身定價能力,對企業(yè)和個人財產的巨災保險進行合理的費率定價。政府要同保險公司一道,積極建立農業(yè)巨災保險。
第三是建立損失數據庫以及自然災害風險分析模型,完善損失分析基于損失數據庫的廣泛的統(tǒng)計計算,為長期及區(qū)域分析提供可能性。對于自然災害風險的評估,是分析保險市場自然巨災風險積累狀況的要點,構造一個自然災害模擬風險模型已經成為保險業(yè)及專業(yè)風險控制部門需要完成的任務。
第四是完善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溝通體制,鼓勵金融創(chuàng)新,向資本市場轉移巨災風險。巨災風險進入資本市場是為了對付日益增大的巨災風險壓力。通過緩解這種壓力,它極大地促進了整個保險業(yè)的穩(wěn)定,也為再保險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
第五是增強全社會防災意識的宣傳工作。建立我國巨災保險制度,需要整個社會保險意識的提高。保險業(yè)一定要主動與相關部門合作,對受災威脅較大的地區(qū)進行勘查記錄,提出防災建議,對各類災害進行科學預測與分析,制定有效的防災計劃,并積極組織實施。同時,要與新聞媒體積極合作,宣傳巨災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危害,教育人民群眾提高風險意識和風險規(guī)避技能。(作者系遼寧財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