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希麗
(平度市郭莊鎮(zhèn)郭莊小學,山東 平度 266700)
班主任是學校任命、委派,全面負責一個教學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教師。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教師這支浩大的隊伍中,班主任是排頭兵,他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而且要培育學生成才,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成人,所以我認為要成為學生喜歡的班主任,必須擁有“三心”。
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有耐心,這是由教育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價值觀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過反復的訓練與實踐才能成功。尤其是班級里的“學困生”,因為他們的進步不僅緩慢,而且變數(shù)太多,往往是今天變好,明天變差,反反復復,難以鞏固。這時我們往往會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感情,因此言語上就會比較尖銳,甚至個別還帶有諷刺性和挖苦性,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成功的班主任,首先要對學生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情感上不厭惡,行動上多接近,語言上不刺激,讓他們切實感到老師是尊重他們的;其次,用循循善誘的方法,耐心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后,要善于利用手中的“放大鏡”耐心去尋找他們身上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當他們有了點滴進步,班主任就用春雨般的語言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及時予以肯定表揚,使他們產生成功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揚起生活的風帆。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
班主任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朋友,所以要用一顆真誠的心來當學生的益友。心理學中強調“同理心”的重要性,平時看待學生、處理學生之間的事情,我們在教學中應堅持做到——“換個角度,從學生個體出發(fā)”,而不是高高在上,妄下斷論,漸漸地,孩子們也愿意讓我們分享他們的歡樂,分擔他們的憂愁。我們要真心誠意地為孩子們排憂解難,對學生心靈上的困惑給予必要的幫助。春蕾平時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最近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一臉憂郁,缺少孩子擁有的天真活潑。我通過了解知道:她爸爸患了癌癥,病情惡化,在醫(yī)院化療,家中時常剩下她一個人。對父親病情的擔憂,對父母的思念,以及家庭生活的拮據等常常困擾著她。我多次找她談心,了解她豐富的內心世界,鼓勵她面對現(xiàn)實,勇于克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生活上,我總是多加照顧,盡己所能,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并積極為她申請減免學雜費。慢慢地,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性情也開朗了許多,學習成績也進步很快。
一個理想的班主任是充滿愛心的。愛是一種源于心靈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唯有發(fā)自于心靈深處的真摯的愛,才能觸及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從而打動學生的心。班主任心里裝得最多的應是學生,就像是一位慈祥的母親時刻牽掛著自己的孩子。所謂愛心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理解同情學生。理解的愛更能讓人接受,只有理解學生,才能融洽感情,與他們真心溝通,為思想教育工作掃除障礙。只有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發(fā)揮潛能,樹立進取的信心。
我曾教過這樣一位男生,他懶惰散漫,自制力特差。作業(yè)不做、打架罵人、惹是生非成了家常便飯,并且在班級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剛開始接班,我對他橫看豎看都不順眼,自然而然地對他說話就比較沖。此時,我意識到對待這樣的學生,我的心態(tài)和情感出現(xiàn)了問題。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他有這樣的表現(xiàn),其中肯定有原因。于是,我側面了解了他的情況,原來從小他們父母就離異了,他父親的脾氣十分暴躁,平時對他缺少管教,但如果他稍有差錯,就會招來父親的一頓拳打腳踢。天長日久,他逐漸養(yǎng)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壞習慣。從此,我從內心對這個從小缺少關愛的孩子涌起無限的同情,和他的父親及時進行溝通,幫助家長改變原來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我又從身邊的細節(jié)做起,真正地去關心愛護起這個孩子。
2.要嚴要求重表揚?!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對學生的愛不應是毫無原則的溺愛,應有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去制約,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應及時指出、批評甚至進行處罰。當然對學生的優(yōu)點、成績要及時表揚,正如我國教育家顏元說的:“懲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班主任在管理中,要針對學生自尊心強、善于表現(xiàn)的特點,以鼓勵表揚為主。
還有一名學生學習成績差,見到老師非常自卑,每次我見到他時,總是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微笑著對他說:“加油!老師相信你!”他雀躍著跑開了;當他學習進步時,我就大大的表揚他。漸漸地,他表現(xiàn)出良好的一面:熱愛勞動,不怕臟,不怕累,并且非常樂意為班級做事。于是,我就安排他做值日組長,培養(yǎng)他做事認真負責的好習慣,讓他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經過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他開始追求上進了,當年期末考試他取得了“C”級,成了班級的“行為規(guī)范達標生”。
3.要給特殊生以特別的愛。這里指的特殊生既包括自身或家庭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又包括學習、思想品質較差的一部分后進生。這部分學生中一部分人的心理素質不夠健康,因自身有生理缺陷或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在班里表現(xiàn)得自卑,性格比較孤僻,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不求上進。而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中有些同學的學習、品質較差,特別是攀比浪費現(xiàn)象比較嚴重,還不時打架斗毆,成為班級、學校的不安定因素。對這些特殊學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投入更多的愛去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及時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向良好的方面發(fā)展。例如,我班一名學生,入學成績很差,全班倒數(shù)第一,新學期一開始,我就找他談話,并根據他身體素質較好的特點,鼓勵他參加學校組織的秋季運動會,他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為班里爭得了榮譽。就此事我因勢利導,教育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不要自暴自棄,從此,他努力學習,學習成績提高得很快,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4.要用發(fā)展的觀念去愛。應對學生的未來負責,愛要有深度。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下,對學習好的學生,部分教師不自覺地就有一種偏愛心理,而對學習成績差、平時又總違紀的學生總認為“孺子不可教也”。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即使那些所謂的“壞孩子”也有潛能。為此,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對他們同樣傾注一份愛,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觀念看問題,只看學生現(xiàn)狀,不看將來發(fā)展,更不能在具體的教育管理中把話說死了,把事做絕了,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班主任不僅要對每一個學生的現(xiàn)在負責,而且要對他的未來負責;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做人,獲得適應社會所需的各種能力,這樣才能收到好的育人效果。
作為班主任,我滿足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老師的耐心、誠心和愛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我堅信,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就會成為不平凡的人。這是我班主任工作總是干得有滋有味最深切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