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長江引航中心 王 穆照片由王強提供
航海是我的夢想
——記長江上首位女引航員盧萍
文/ 長江引航中心 王 穆照片由王強提供
4年航海專業(yè)的知識積累,4年穩(wěn)扎穩(wěn)打的實操歷練,752艘次外輪、108 000公里航程的親身考驗,2008年8月,26歲的上海姑娘盧萍順利拿到了長江引航員適任證書,成為長江上首位女引航員。
中國引航員不足2000名,因其稀缺被業(yè)內(nèi)稱為“國寶”,選擇這樣一份事業(yè),源于盧萍多年的職業(yè)夢想。
2000年,上海海事大學機緣巧合要培養(yǎng)一批航海女杰,盧萍與17名女生有幸成為該校培養(yǎng)的首批航海金花,躋身男人天下的船舶駕駛行當中。通過4年遠洋船舶駕駛和航運管理的基礎(chǔ)積累,盧萍憑借優(yōu)異的專業(yè)理論成績叩開了長江引航中心的大門。
初入這一行,就發(fā)生了一件讓她記憶終生的事。那一次,按照排班計劃,盧萍和一位年輕的師傅登上“南海先鋒”號執(zhí)行引航任務。船長笑道:“長江引航員一個比一個年輕,還有女引航員,歡迎歡迎!”船長的驚訝和懷疑并不奇怪,在國外,10年船長資歷才能做引航員。長江引航是為適應沿江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多年來一直從正規(guī)大專院校船舶駕駛專業(yè)引進畢業(yè)生培養(yǎng)熟知長江航道特點的引航員,從最初的實習階段,至全能型的一級引航員需10年時間。可就是這句話,讓盧萍更加堅定信念;要闖出個樣子來,女生也一定行!
引航是一門高責任、高風險、高技術(shù)、高強度的職業(yè),長江里航道復雜、流量密集,這些都沒有嚇倒這個大眼睛、娃娃臉的小姑娘。她也似乎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崇敬師長,謙恭學習,遇事靜下來思考,始終帶著誠懇的微笑。她不愿因為是女性而得到特殊照顧,為此把握好每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shù)水平。在3年的實習助理期間她比別人學得更刻苦,鉆研海圖、推敲方案,謀求書本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的最佳結(jié)合。盧萍說:“我愛航海,是長江引航中心給了我這個追夢的機會,我沒有理由不把這份工作干好!”
師傅們都愿意教這個小丫頭,望著盧萍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來,同行們的眼中更多了一份敬佩。直至有一次,她在南通姚港集裝箱碼頭下水,高頻聯(lián)系時被一名船主尊稱一聲“女引水先生”,使她感到莫大的榮幸。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順利通過了正式引航員的晉級考試,并在技能綜合評估中以“勝任”二字榮當。
盧萍是個模樣俏麗的姑娘,衣著簡樸,素面朝天。問當季流行,她很可能一問三不知,但你要問緣何熱愛這份職業(yè),她就像打開了話匣子,繪聲繪色滔滔不絕:“我喜歡駕駛臺前接受挑戰(zhàn)的感覺,萬噸巨輪在我指揮下,在黃金水道上乘風破浪縱情馳騁。尤其引領(lǐng)超長、超高、超吃水的特種船舶過復雜險要航段時,江面寬不過200米,船舶富余水深不足0.5米,時不時還有捕魚船、賣菜船、黃沙船趕著潮水魚貫而入,真能做到像全國先進工作者姚澤炎師傅那樣,縱有嘈雜紛擾的機器轟鳴、克令吊的視線干擾也絲毫不能影響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游刃有余,了然于胸,發(fā)揮長江引航技術(shù)優(yōu)勢,將長江的運能提升到最大空間,讓外國的船長見識我們‘了不起的長江引航人’,便是我此生的職業(yè)追求。”
引航工作需要的就是精雕細鑿,盧萍把女性細致的特點融入每一次出航,就像是在完成一件藝術(shù)品的雕刻。而師從前輩們學得的寶貴財富,如保持正規(guī)瞭望,不疏忽、不遺漏任何一條有礙本船航行的船舶,常測航道水深、做到心中有數(shù)等,早已默默成為她的習慣。碰到船舶操縱性能不好的,她事先預定多套方案備用,什么樣的局面該做什么,已經(jīng)成為一種條件反射,即使遇到突發(fā)情況也能做到不慌不忙、從容應對。
把世界引進長江,把長江引向世界。長江引航員同樣是中外文化的傳播使者。每次引航途中,盧萍都會熱情地向外國船員們介紹長江沿岸的旅游名勝和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長廊,看著他們競相將祖國大好河山攝入相機,嘖嘖贊嘆中國變化的日新月異,強烈的職業(yè)自豪感和使命感便會油然而生。
每天行走江上,盧萍真切感受著長江母親河的魅力、沿江經(jīng)濟的活力和引航帶來的樂趣。行走間,見證了造橋者締造蘇通大橋的宏偉壯舉,欣賞著莫名小灘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迎面是徐徐江風,貼近的是江水呢喃,心情如同船頭躍起的江豚一般快樂。如果幾天不上船,她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伴L江孕育了兩岸的文化,江邊長大的孩子承載了多少幸福,我為能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她而感到榮耀。正是長江引航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壯大,成為長江上一個響當當?shù)钠放?,才讓我在追夢的路上多了份希冀?!北R萍如是說。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边@是北宋李之儀的一首詞,說的是相隔時空的一對戀人,相思之情如綿綿江水般悠長。
盧萍有個幸福的小家。愛人是大學同窗,畢業(yè)那年考入國航,現(xiàn)任重慶分公司飛行員。水天相隔的職業(yè)組合,長江首尾的遙相呼應,注定這是一段聚少離多的婚姻,多時幾個月才能見上一面。女兒小美不滿一歲半,平日工作繁忙,只有委托上海的父母幫襯照料。
引航員和飛行員通用pilot一詞,都是吃技術(shù)這碗飯的交通人,時刻緊繃著安全弦。同屬交通運輸業(yè)的家屬,平安歸航是彼此每天的守望,“到了,晚安”,簡單的短信卻可以換來一整夜的安穩(wěn)。耐心傾聽,互訴衷腸,以旁觀者眼光審視分析,驕傲時理智提醒,沮喪時安慰鼓勵,相同的行業(yè)領(lǐng)域讓這對小夫妻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愛人既是良師又是益友,歡樂和痛苦,分享和分擔,兩人在婚姻中學習成長。
長江引航點多線長,職工異地工作情況很多。在這個群體中,盧萍像個開心果,樂觀向上,對集體和同事們關(guān)愛有加,即使一人獨在異鄉(xiāng),也從未對組織開口提過任何要求,有困難盡量自己去克服。說她成熟倒不如說她心態(tài)好,即便是職業(yè)生涯才起步,她也把低調(diào)和穩(wěn)定看成是成長道路上的必備。
一個人的時候,學習,且行且知,是最充實的一件事。引航是最先進航海技術(shù)的代表,船舶大型化趨勢明顯,儀器設備日新月異,需要學習的路還很長。在安全技術(shù)員的新崗位上,盧萍仍然勤學好問,孜孜以求,認真做好安全預警工作,核發(fā)最新海圖,統(tǒng)計各類數(shù)據(jù)。工作之余,她還完成了“計算機在航海中的運用”工程碩士課程,帶隊參加長江海事第一屆青年辯論賽勇奪桂冠,展現(xiàn)出知識型時代女職工的風采。
巧的是七夕那天,愛人小舒從清早6點出發(fā)歷經(jīng)12小時趕到小城江陰與盧萍團聚,單位領(lǐng)導得知最遠的職工家屬千里迢迢鵲橋相會,吩咐年輕同志們相陪。席間,小兩口頻頻舉杯,眉宇間盡是濃濃的恩愛。大家伙兒一旁也跟著湊熱鬧,問他心里怎么評價盧萍?小舒靦腆笑笑說:“好妻子,好女人。”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蹦銗埏w行,我愛航海,兩個80后的年輕人,隱忍著相思的煎熬,在交通運輸?shù)膷徫簧蠄允刂殬I(yè)理想和青春抱負。
相信她,明天的路一定會走得更好!
郵輪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