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園園
對初中生物試卷講評課的粗淺認識
任園園
講評課是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一種課型。長期以來,人們只重視新授課、實驗課、復習課,而忽略了講評課在教學中的作用。在大多情況下,講評課被上成簡單的對答案課。講評課到底該怎樣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呢?下面就這一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考查類型的統(tǒng)計,即按了解、識記、理解、應用4個層次統(tǒng)計相應題目的數量和占分比例;考試結果的統(tǒng)計,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題的得分率;錯誤率的統(tǒng)計,主要是統(tǒng)計學生出錯率;錯誤類型的統(tǒng)計,主要是統(tǒng)計學生出錯的類型及人數。統(tǒng)計是一項艱苦復雜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為試卷的分析和講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有些教師不太重視統(tǒng)計,只憑主觀估計來確定講評的重點和難點,事實證明是不合理的。
分析學生答卷的整體情況,如共多少人參加考試;多少人優(yōu)秀;多少人良好;多少人不及格。表揚考得特別好的學生以及進步較大的學生;告訴學生出錯較多的題是哪些,引起學生的注意。
1)自主糾錯。結合課本將試卷中錯誤的地方改正并分析錯誤原因。這一步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不能討論,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獨立思考并自我反省。
2)回扣課本。將出錯較多的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在課本中找出來并記在課堂筆記本上。這一步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回扣課本,熟悉課本,抓住課本這個根本。在這同時,把出錯較多的題分配到不同的小組內,各組派一個代表到黑板上展示所查找的知識點,以便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3)組內交流。在自主糾錯和回扣課本之后,由各組的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間交流答題情況和考試心得,并為糾錯有困難的學生解疑答惑。這時教師巡回指導,了解糾錯進度,并進行課堂上的二次備課,以便講評時更有針對性。
4)學生展示。教師投放正確答案,學生展示并講解出錯較多的題。這時,整個課堂氣氛活躍,不同層面的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有的學生分析答題技巧;有的學生介紹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也有的學生暴露出思維誤區(qū),讓其他學生帶動他們走出思維誤區(qū)……之后,教師結合黑板上學生展示的內容和巡視時發(fā)現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撥,做到借題發(fā)揮、舉一反三,并給學生鼓勵性評價,使學生感受到展示帶來的自信和快樂。
根據學生暴露出的問題,教師需要重點指導。這是試卷講評課的發(fā)展部分,重在解法的強化、規(guī)律的總結、認知結構的完善等。
1)學生已經將大部分題目的解題方法得以掌握,但只是做到就題論題,教師應根據學生暴露的問題“借題發(fā)揮”,進行重點指導;在分析學生解題思路展示的基礎上,找出學生在理解生物學知識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法上存在的缺陷等,發(fā)揮好教師的支架作用。
2)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方法指導,如從何處分析,為什么這樣分析,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如何挖掘隱含條件,如何建立正確模型,如何排除思維障礙等。還要指導如何快速切題,如何才算完整的敘述、規(guī)范的表達等。
講評貴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讓學生主動釋疑,以達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表述自己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時間,允許學生對試題自我評價。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如答問、質疑、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地位,不但能使整個講評過程中學生情緒亢奮,思維得以激活,容易接受大量的有關知識及解題的信息,而且有助于生物知識的掌握和解題能力的提高?!皩Υ鸢浮被颉耙谎蕴谩笔降慕虒W,不但會使前面的準備工作付之流水,而且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壓抑學生的探究心理,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講評的藝術是欲露先藏,利用啟發(fā)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欲言而不能的“悱”“憤”狀態(tài),讓學生不思而不得其解。
1)講評要有針對性,要突出重點,要抓住關鍵性、典型性問題加以點撥剖析。講評切忌面面俱到,要做到這一點,課前備課一定要認真,要寫好講評教案,要對閱卷過程中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抽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問題進行講評。
2)講評課要有利于鞏固雙基、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講評課不要就題論題,而要通過試題的講評,進一步明確試題考查的目的,彌補有關知識缺漏,熟練有關的技能技巧,總結做題的方法規(guī)律,學會對試題的變式,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做題的思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3)把握好講評的時間。一般來說,學生考試所需時間與教師講評時間的比例可掌握在1:1,但這不是絕對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答卷的實際情況和所要達到的講評目的來決定講評需要的時間。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10.139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海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