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文 (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悲劇,在人類文明史的每一時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跡。自古以來,悲劇就時刻縈繞著人類的靈魂。我們致力于悲劇的研究,是因為感到需要對自身及身處的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
古希臘人恰對人類的悲劇有著敏銳的感受力。希臘悲劇中充滿了對人類及其命運的探索。悲劇沖突從現(xiàn)象上看似乎是個人之間的偶然事件,其實個人正代表著一定歷史時期的某種社會力量。因此,悲劇實際上是人類對自身文明發(fā)展中已發(fā)生、正在發(fā)生及將要發(fā)生的變化所做出的最直觀的表述。歐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劇《美狄亞》表現(xiàn)出新的社會秩序和新的倫理道德關系確立以后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以及以前在社會政治、家庭、愛情、婚姻等方面處于主導地位的婦女地位的變化,表現(xiàn)這種變化所帶來的悲劇性后果。
《美狄亞》這出悲劇取材于伊阿宋奪取金羊毛的神話。科爾喀斯公主美狄亞不顧一切地愛上了伊阿宋,就和伊阿宋一起逃到希臘結了婚。伊阿宋圖謀科林斯國的王位,決意遺棄美狄亞,娶國王克瑞翁的女兒格勞刻為妻。美狄亞為了懲罰伊阿宋,就把染了毒藥的新衣和皇冠作為禮物送給新娘,害死了新娘和新娘的父親,又在痛苦中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以便使伊阿宋斷子絕孫,然后乘坐龍車逃走了。
悲劇中的女主人公美狄亞是一個激動人心的人物。她性格堅強、敢愛敢恨,不是一個逆來順受和任人宰割的弱女子。美狄亞為自己所愛的人,毅然拋棄故鄉(xiāng),殺弟叛父。當她離開故鄉(xiāng),隨伊阿宋來到科林斯,遂成為一個失去蔭庇的漂泊者,一個沒有家園的人,很快就陷入到一種悲劇性環(huán)境中。在異國他鄉(xiāng),她沒有任何政治、經(jīng)濟和情感上的保障。作為異國女子,盡管她是伊阿宋的妻子,但是希臘的法律不會保護她。根據(jù)法律,當時希臘男子與異國女子的婚姻是沒有法律效力的,丈夫可以輕易遺棄妻子。美狄亞的保姆說:“在痛苦的打擊下,她這個可憐的人才認清了,失去祖國意味著什么?!彼€要承受感情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為了愛伊阿宋,她背叛了自己的祖國和家庭,殺死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伊阿宋把她看成是一個沒有開化的“蠻女”,覺得同她的婚姻不體面。在悲劇中,伊阿宋被描寫成卑鄙的詭辯主義者和粗暴的利己主義者的典型。他不僅為自己的背叛行為辯解,說他另結婚姻是為了保證美狄亞所生的兩個孩子的地位,還把自己打扮成美狄亞的恩人,振振有詞地說他把美狄亞從蠻夷之地帶到文明的希臘,讓她有可能認識真理和享受法律。另外,由于美狄亞不僅是國王的女兒、科爾喀斯的公主,還是月神赫卡忒神廟的女祭司,精通法術的女巫,被人們公認為富有智慧的女子,因此她就比其他任何婦女顯得更有力量,給當時的男權統(tǒng)治造成威脅,讓當時的統(tǒng)治者克瑞翁感到害怕。同時,這也給她自己帶來了嚴重危害。當人們看到她比另外的人高明時,于是她就遭到了誹謗、妒忌、排擠,克瑞翁要把她驅(qū)逐出去,讓她無路可走。
她被伊阿宋拋棄,又被克瑞翁驅(qū)逐,作為一個非希臘女子,無法進入伊阿宋所代表的那種新的文明之中,又無法回到已結下仇怨的故鄉(xiāng),返回原來的文明。作為一個弱女子,得不到任何社會力量的幫助,美狄亞的境況就絕非單純是處于同一文明背景中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表現(xiàn)了,而是她所屬的那種古老文明被另一種新的文明所取代,發(fā)生碰撞時的社會狀況的反映。悲劇的沖突歸根結底是現(xiàn)實生活中矛盾沖突的集中概括,是某種已喪失或正在喪失效力的原則與現(xiàn)存社會秩序沖突的反映。美狄亞最終的復仇無疑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因為沒有“被棄”,也就沒有“復仇”,“被棄”是美狄亞命運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殺子的直接導火線。因此,在夫權與政治的雙重壓迫下,美狄亞的反抗就超出了個人復仇的狹隘范圍,而代表著即將退出歷史主導地位的女性對取而代之的男性社會所作的抗擊。從這個意義上看,美狄亞的悲劇不僅僅是一出個人悲劇、家庭悲劇,也是一出文明轉(zhuǎn)型所帶來的文明悲劇。
這又是一個殺子的悲劇,自我毀滅的悲劇。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比绻赖襾唭H僅是母親,即使只是出于本能,她也愛自己的孩子,母親的柔情在召喚她,她不會用孩子的血來為自己復仇;但作為棄婦,她加倍地恨“他的”兒子。母親和棄婦的激情在美狄亞心中不停地斗爭,文中有著十分精彩的描寫。當孩子們用純潔無邪的眼睛看著他們的母親時,美狄亞嘆道:“哎呀!我怎么辦呢?……我如今看見他們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軟了!我絕不能夠!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計劃,我得把我的孩兒帶出去?!崩^而,她好像突然醒悟過來,又鼓勵自己:“我到底是怎么的?難道我想饒了我的仇人,反招受他們的嘲笑嗎?我得勇敢一些!”但也許才幾秒鐘后,她又自語道:“哎呀呀,我的心呀,快不要這樣做!可憐的人呀,你放了孩子,饒了他們吧!”她就這樣反復斗爭著,幾次母愛戰(zhàn)勝了復仇之心,軟化了;但又幾次堅強起來。最后痛下決心,決不能給罪惡的人留下后路。于是她懷著一種絕望而又清醒的決心走向自己的親生骨肉:“啊,我這不幸的手呀,快拿起,拿起寶劍,到你生涯的痛苦的起點上去,不要畏縮,不要想念你的孩子多么可愛,不要相信你怎樣生了他們,在這短促的一日之間暫且把他們忘掉,到后來再哀悼他們吧。他們雖是你殺的,你到底也心疼他們!——啊,我真是苦命的女人!”這種超乎常態(tài)的“愛”與“恨”正是美狄亞性格中最鮮明的特征。為使伊阿宋絕嗣斷代,永遠痛苦,美狄亞做了這駭人聽聞的事。而殺子的結果,又使她感受到雙倍的痛苦和不幸,即在懲罰丈夫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的幸福。黑格爾說:“由于忘我,愛情的主體不是為自己而生存和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操心,而是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同時也只有在另一個人身上才能完全享受自己?!泵赖襾喺鞘チ恕白约捍嬖诘母础?才主持了這一場血的祭禮。這種極端的復仇手段,更反襯出女性地位失落的極度悲哀。
不同的思維樣式與不同的社會類型相符合。從美狄亞復仇的這一思維方式,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已失落的文明——即她所代表的以女性為中心的文明。女性解釋世界方式的失落,正是女性地位失落的表現(xiàn),是整個文明發(fā)生轉(zhuǎn)型時的一種失落。當女性文明衰落后,女性的任何強力抗爭,帶給她們的都是雙重的打擊和失敗。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美狄亞》并非是一部單純的家庭悲劇或命運悲劇,更是一部文明的悲劇:它既是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女性文明衰落的悲劇,也是人類情感失落的悲劇,同時還是抗爭的女人的悲劇。
劇中美狄亞的“愛夫與恨夫”是她追求和實現(xiàn)自我求證的根本動因,因此也牽動了各種社會因素,使美狄亞的悲劇成為一幕表現(xiàn)文明沖突的大悲劇。悲劇通過表現(xiàn)美狄亞處在無國、無土、無君、無權、無勢的絕境中的抗爭,向我們昭示了:一種性別對異性的統(tǒng)治總會對統(tǒng)治者與受害者雙方帶來具有高度破壞性的影響??v觀人類文明史,有一種統(tǒng)治關系似乎超越了任何階級、民族或國家的限制——這就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關系。女性文明衰落后,以女性為主體的文明和以男性為主體的文明之間的對抗并未由此平息,因為人性的一切也就是文明的一切。面對《美狄亞》所提出的挑戰(zhàn),面對兩性之間不斷發(fā)生的誤解和沖突,在當今社會如何在兩性間建立起平等的伙伴關系,如何真正將人類視為一種整體存在,詩意般地居留在地球上,如何建立一種陰陽相輔、剛?cè)嵯酀娜祟愋挛拿?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復雜問題。因此,重讀《美狄亞》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