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思政部,河南鄭州450044)
試析自學考試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
郭霞
(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思政部,河南鄭州450044)
自學考試作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重要的一環(huán),其迅猛的發(fā)展有助于更多公民享受更高質量的文化培養(yǎng)。當前,在國家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自學考試以其實用性和靈活性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自學考試的四個特點入手,深入分析其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中具有積極意義。
自學考試;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教育形式。自學考試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展以來,影響逐年擴大,成為中國教育體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截至2010年,中國累計有2.1億人次參加自學考試,學歷教育累計報考5 420萬人,畢業(yè)學生920萬人;非學歷教育累計報考2 900萬人次,約1 000萬人獲得各種非學歷證書。[1]這說明,自學考試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形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功。但是,自學考試的發(fā)展也面臨著普通高等院校的擴招壓力。1998年以來,我國普通高校開始大規(guī)模擴招,2009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guī)模達到2 9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24%,[2]居世界第一位。自學考試的招生對象結構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成人參加考試的人數也處于上升的趨勢。另外,自學考試面已從單一的學歷證書考試(本專科)到兼具非學歷證書考試,自學考試開考專業(yè)也在不斷調整。
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4.2%,但是應看到,仍有75.8%的適齡青年無法進入高等學校,以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失業(yè)等形式走向社會。另外,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數量龐大的各行各業(yè)從業(yè)人員需要隨時“充電”,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競爭力。而國家在強調深化教育改革時也提出要“完善自學考試制度,形成社會化、開放式的教育網絡,為適應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開辟更為廣闊的途徑,逐漸完善終身學習體系”[3]。所以,無論是從現有的高等教育資源不能完全滿足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現狀來看,還是從國家相關教育政策來看,自學考試在面臨著挑戰(zhàn)的同時,也面臨著機遇,有著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據此,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時間表:到2010年,我國要“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為國家知識創(chuàng)新體系以及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終身教育的概念是由法國成人教育家保羅·郎格朗在1965年提出的,他反對把人的一生分為受教育期和工作期兩個階段,而主張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終身教育的理念提出不久,就為整個國際社會所關注,它包括了正規(guī)教育和非正規(guī)教育,學校教育和非學校教育等一切教育形式,是一種全面的具有整體性意義的教育。
學習型社會主要是指在一個社會中,每一個成員、家庭、組織都具有多種形式的接受教育的機會,能夠及時獲得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服務。在學習型社會中,學習成為整個社會的基本的生存和發(fā)展方式,終身學習的觀念已經為全社會成員認同,人們對待學習已從無意到有意,把學習作為尋求知識和探索未知的自覺行為。社會各方面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習者提供便利,社會的所有教育資源向學習者開放;社會實行鼓勵學習政策,不僅重視學歷文憑,更重視真才實學。建立學習型社會是當今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共同趨勢,也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
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兩個概念互為一體,互相補充,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是確立學習型社會的基石和主要途徑,學習型社會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最終目的。
國務院頒布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弊詫W考試的招生對象沒有任何的學歷、地域、年齡、種族、經濟等條件限制,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具備的。在教育經費和教育資源不能夠有效擴充的前提下,自學考試是窮國辦大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也是完全符合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理念要求的。任何具有學習愿望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因為經濟、年齡、學歷等外在條件而被剝奪進一步接受教育的機會。自學考試的開放性并不是以犧牲教育質量為代價的,自學考試真正做到了“寬進嚴出”,自學考試為那些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人們提供了教育補償的機會,并通過嚴格的考試管理來確保教育結果的有效性。自學考試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開放性,不僅提高了參與者的文化科技水平,也使得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有了堅強的基石,體現了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中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權利的思想。三十年來全國參加自學考試的人員已經累計達到2.1億人次,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
自學考試沒有確定的學制要求,學員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時間決定在讀的年限,獲取學歷的時間不受限制;學員可自由選擇專業(yè),在學習過程中也可自由轉換專業(yè),還可同時兼修幾個專業(yè);相同課程的合格成績在各專業(yè)間可以通用;課程設置根據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以適應求學者的需求;自學考試既有學歷教育,也有非學歷教育,能夠靈活多樣地培養(yǎng)多種規(guī)格的人才。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正是要求我們的教育能夠提供多種方式的教育形式和多樣化的教育內容,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經濟狀況的受教育者的需求。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9 636 79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7 985 979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yè)生、肄業(yè)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 611人上升至8 930人。這個比例的上升,與各類高等院校的擴招有很大關系,但不可否認,自學考試也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外,我國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3.41%,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困難很大。自學考試以其遠遠超過其他教育形式(普通高校、夜大和網絡教育等)的靈活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因各種原因無法進入普通高校學習的適齡青年、在職人員、失業(yè)人員、離退休人員以及廣大的農村勞動者。自學考試已經成為提高公民素質、推動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構建最為有力的工具之一。
前文提到,自學考試是以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一種教育形式。個人自學是其最為本質的特點,因而自主性也是自學考試最顯著的特點。自學考試中專業(yè)要學員自己選定,考試時間、學習方式、學習進度、考試科目數量和時間以及畢業(yè)證的取得也都由學員自己決定,自主性貫穿于自學考試整個過程。而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離不開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而且是一個個具有自主性的個體。終身教育著重從學習者的主觀性出發(fā),強調個人在一生中主動持續(xù)地學習,以滿足個人在一生各個階段的各種學習需求。學習型社會要求每個成員具有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只是為大眾提供一個豐富多樣的平臺,為學習者的各種教育需求提供條件,并不是強制學習者去學習。自主性是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對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在要求,個人的自學能力和意志是參與終身學習的基礎。自學考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注重對學員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和品格的塑造,強調學員繼續(xù)學習的技能,有助于學習者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只有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大量的具有自主能力的高素質國民,才能使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得以建立和發(fā)展。而自學考試以其自主性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的動力源泉。
自學考試作為一種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教育形式,在管理體系中已建成從中央到地方的五級自學考試機構,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從發(fā)達地區(qū)到欠發(fā)達地區(qū),自學考試成為整合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最有效且規(guī)模最大的教育形式。其中社會助學是自學考試整合教育資源的最為顯著的特點,全國已有近千所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1 200多所民辦高校開展了社會助學工作。已開通運行的全國自學考試答疑網整合了各種多媒體課件、專家講座等教育學習資源,更方便學習者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其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為學習者提供了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機會。自學考試正在嘗試學歷教育與非學歷資格證書成績轉換等整合融通工作,為我國封閉的教育體系的未來整合注入了新的活力。終身教育的理念要求高等教育必須是開放的,很多高等教育發(fā)達的國家都已經實行了學分互認系統(tǒng),歐盟還專門成立有“歐洲高校學分承認系統(tǒng)”(ECTS),以整合歐洲的教育資源,達到共享資源和共同發(fā)展的目的?!秾W會生存》[4]中早已指出“一個全面的開放教育體系幫助學習者在這個體系中能夠縱橫移動,并擴大他們可能得到的選擇范圍?!弊詫W考試現在試行的不同專業(yè)間相同課程的學分互認,以及未來的與其他教育形式的學分互換與認證,可以逐步打破現有各種教育形式間的封閉局面,使得我們的教育逐步適應“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需要,自學考試的整合性自然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體系的保障平臺。
自學考試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和未來趨勢無不與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構想相契合,其自身具有的特殊優(yōu)勢,使其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的基石、工具、動力源泉乃至保障平臺。當然,自學考試也有不足,如對弱勢群體、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缺少制度上的關懷和支持,仍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開放性下真正的教育機會均等。誠然,自學考試的靈活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所開設的專業(yè)還不能完全反映時代變化,課程內容沒能緊跟科技發(fā)展的步伐,考試方法和手段仍比較單一,電子化的考試工作開展乏力,尤其針對廣大邊緣地區(qū)、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生源開發(fā)和考試支撐體系都差強人意,等等。但是,自學考試已經用具體的數字和前進的步伐證明了自己在構建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巨大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將隨著自學考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而越來越大。
[1]董洪亮.沒有圍墻的大學:高自考催發(fā)桃李芬芳[N].人民日報,2010-11-12(17).
[2]董洪亮.我國高校毛入學率超過24%在校大學生達2979萬[N].人民日報,2011-03-07.
[3]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N].人民日報,1999-06-17(1).
[4]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72.
Analysis the Effect of Self-examination in Building a Learning Society and Permanent Education System
Guo Xia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Theory,Henan Business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Self- examination as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ts rapid development will helpmore citizens to enjoy a better quality of cultural training.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learning societyand permanent education system, self- examination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because its usefulness and flexibility.This article using four features of self- examination in- depth analysi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hat, it has at buildinga learning society and permanent education system.
self-examination;learning society;permanent education system
郭霞,女,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學、政治學。
G726
A 文獻標識碼:1674-7747(2011)17-0041-03
[責任編輯 金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