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先
(長春市雙陽區(qū)醫(yī)保中心,吉林 長春 130600)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的神經(jīng)病變、外周血管病變和感染等各因素引起的常見足部疾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大面積壞疽和感染影響患者的健康,嚴重時需要截肢以保全患者的性命。統(tǒng)計顯示,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率的7~10倍。常發(fā)生于60歲以上有較長糖尿病病史的中老年患者[1,2]。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先后收治14例糖尿病足部壞瘟患者,平均患糖尿病時間均在5年以上,都因為未重視血糖的控制和飲食的禁忌,導致足部皮膚逐漸發(fā)黑,壞死,潰瘍經(jīng)久不愈而入院。針對患者的護理問題,正確評估,制定合理的護理程序,重視健康教育及殘肢功能鍛煉,使患者早日康復。
本組例,男9例,女5例。年齡54~82歲,平均67歲??崭寡菫?.2~18.3mmol/L。據(jù)患者情況,入院4~17d行外科手術,術前與術后血糖均控制在6~12 mmol/L,其中小腿截肢1例,膝關節(jié)以上截肢1例,截趾3例,肢體殘端一期愈合。1例行截趾術后,未達到預期效果,再次行膝關節(jié)以上截肢術。1例行小腿截肢術后,未達預期效果,再次行大腿截肢術。 全部順利出院。術后隨訪3個月~1年,14例均借助輪椅,生活能部分自理。
糖尿病足患者多為老年人,對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知道治療的時間較長,但仍有各種顧慮。護士應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為患者解答各種疑問,講解手術前后會碰到的各種問題。讓患者了解只有去除壞死的肢體才能從根本上解除病痛,延長生命。手術后傷口經(jīng)常換藥能使傷口盡快愈合,情緒緊張對疾病恢復沒有任何好處。讓患者以放松的心情去面對治療并配合。
保證壞疽創(chuàng)面清潔,根據(jù)創(chuàng)菌情況定時換藥。取傷口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對傷口感染較重,抵抗力差的患者,可應用廣譜抗生素,并加強生活護理。一般在感染部10公分以上截肢,感染控制好,可以使截肢的范圍減少。
每日測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調(diào)整膜島素的用量。三餐前用諾和銳特充皮下注射,睡前用諾和靈N特充皮下注射。長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相結合,發(fā)揮最佳療效。告知患者發(fā)生低血糖時癥狀:出冷汗,胸悶,心慌,渾身無力。囑患者床頭備有蘇打餅干或糖果,血糖低時可在護士指導下服用。待患者血糖控制合理,患者同意手術后方可安排截肢手術。
重視對足部的護理,堅持每天用溫水泡腳,水溫不宜過高,以促進足底血液循環(huán),用軟布擦干雙腳,修剪趾甲并把邊緣磨光滑。穿松緊適宜的鞋襪,每天更換襪子,避免光腳受到傷害。壞瘟局部用2%碘伏溫敷,每天三次。不可用熱水袋焐腳,因患者皮膚感覺功能減退,無法準確判斷水溫的高低,容易燙傷。不可長時間交叉雙腿,以免壓迫血管、神經(jīng)。
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全天食物量可按1/5,2/5,2/5;或1/3,1/3,1/3的比例進食。我科替患者在專門的糖尿病食堂訂餐,為患者烹制符合糖尿病飲食要求的飲食,一日三餐,定時發(fā)放。避免患者飲食控制不合理,也方便了患者。
術后在床邊備有急救設備,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傷口出血情況,預防大出血。抬高患肢,減輕水腫。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記錄24h尿量,警惕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
術后患者多有幻肢痛,護士應給予心理疏導, 讓患者正視現(xiàn)實,一段時間后幻肢痛就會消失。傷口疼痛,可轉移注意力,看電視,聽音樂,讀報紙,與親人打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必要時使用止痛藥物減輕疼痛。
術后的血糖控制不可放松。血糖過高影響傷口愈合。仍應每日測空腹及三餐后兩小時血糖。根據(jù)血糖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圍。為患者訂糖尿病飲食。
預防并發(fā)癥病室保持空氣流通,囑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預防墜積性肺炎。做好會陰擦洗,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管道護理。每個管道均應做好標記,避免搞錯。鼓勵多飲水避免尿道感染。預防壓瘡,保持床單平整。
術后對殘肢的護理應是有計劃的。術后前2天患肢抬高20°~30°,以利靜脈回流,避免殘斷水腫;2d后患肢伸直位放置,保持關節(jié)功能位,防止關節(jié)攣縮;保持截肢殘端敷料清潔干燥,及時換藥,爭取傷口一期愈合;殘端妥善包扎,所有骨凸處均用軟棉墊保護,彈力繃帶包扎不可過緊,預防殘斷壓傷及感染。殘端完全愈合后經(jīng)常給予均勻的壓迫,按摩,拍打和蹬踩,并逐漸增加殘肢的負重,強化殘肢面的韌性和肌肉力量,為安裝假體做好準備[1]。
4.1 保持正常姿勢一側下肢截肢后,由于肢體失去平衡,往往會引起骨盆傾斜和脊柱側彎,對此,必須避免不良肢體位置。大腿截肢后有屈曲,外展,外旋不良體位,應每日堅持數(shù)次俯臥,并注意避免各種不良姿勢[2]。
4.2 軀干肌訓練:由于長期臥床后,以及高齡患者,其軀干肌肌力的減退十分顯著,為獲得假肢步行的耐力及保持良好的步態(tài),增強軀干肌肌力十分重要。應以腹背肌的訓練為主,并輔以軀干的回旋、側向移動及骨盆提舉等動作。
4.3 健側腿的訓練往往會引起骨盆傾斜和脊柱側彎。大腿截肢后有屈曲、外展、外旋不良體位,應每日堅持數(shù)次俯臥,并注意改正避免各種不良姿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逐漸西方化,糖尿病患者已經(jīng)越來越多。目前,人們對它的認識還不足,危害性不夠重視,未能建立預防體系。在平時的工作中,護理人員要重點向老年人講解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和預防措施,使老年糖尿病患者重視合理飲食和經(jīng)常運動的重要性,避免發(fā)生糖尿病足壞瘟,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圍。截肢后對患者的生活還是有很大影響的,而全面系統(tǒng)的整體護理,健康知識宣教,規(guī)范的治療是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康復的重要條件。
[1]楊霞.糖尿病足壞疽截肢的整體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7):55.
[2]冉春風,董秀蘭,王中彬.現(xiàn)代康復醫(yī)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