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紅
(長春市中心醫(yī)院干部二療區(qū),吉林 長春 130051)
高血壓病是指以體循環(huán)收縮壓或舒張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通常簡稱為高血壓。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95%)和繼發(fā)性高血壓(5%),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高血壓病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現代人生活高效、緊湊,生活飲食、作息都極其不規(guī)律,因此高血壓病的護理已經引起社會的重視,怎樣護理已被大多數人關心[1-3]。我科通過對126例患者的精心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6 例,其中男75例,女51例;年齡最大86歲,最小58歲;平均年齡72歲,其中冠心病63例,腎衰竭7例,合并腦梗死52例,腦出血4例。
長期精神緊張易得高血壓,從發(fā)病機制上看,在外界刺激下病人長期處于反復的強烈的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狀態(tài)或長期從事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的大腦皮質興奮抑制過程易平衡失調,隨著競爭加劇,如果長期承受精神上的過度負荷易得高血壓。高鹽飲食和超重肥胖也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中國人的飲食偏咸,每天攝鹽量大約為8~20g,這可能使國人飲食中相對缺少鉀、鈣、優(yōu)質蛋白等對血壓有保護作用的成分有關。專家建議每日攝鹽量不宜超過5g。吸煙、飲酒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因素,煙中的尼古丁會使小動脈收縮,經常飲酒(酒精量>15g/d)對人危害很大。
1.3.1 對癥護理方法
①當患者出現明顯頭痛、頸部僵直感、惡心、顏面潮濕、或脈搏改變等癥狀時,應讓患者保持安靜,并設法去除各種誘發(fā)因素。②對有失眠或精神緊張者,在進行藥物治療時還應該配以心理護理。降血壓藥物不能隨變停藥和換藥。高血壓病目前根本無法根治,用藥維持住血壓平穩(wěn),保護好心、腦、腎等靶器官,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突發(fā),沒有醫(yī)師的診斷和醫(yī)囑是不能隨便停藥和換藥的,否則血壓高高低低,波動反復,這樣就使病人得需終生服藥。有的高血壓患者服藥后測到血壓正常就停藥,升高了病情反復,更易誘發(fā)突發(fā)性病變,危險及危及生命。③對有心臟、腎病發(fā)者應嚴密觀察血壓波動情況,詳細記錄出入液量,對高血壓嚴重患者監(jiān)測其心率、呼吸、血壓神志等。④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保持一定的室溫,洗澡時宜用溫水洗澡(40°C左右),避免受寒,因為寒冷可以引起毛細血管收縮,易使血壓升高。
1.3.2 飲食護理
①要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這類糖屬于單糖,易引起血脂升高。②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還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fā)癥有一定的作用。③適量攝入蛋白質。高血壓病人每日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g為宜。每周吃2~3次魚類蛋白質,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如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④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控制熱量和體重,肥胖是高血壓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肥胖者得高血壓病的患病率是正常體重的2~6倍,而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熱量攝入過多造成的,控制總熱量、控制肥胖是防止高血壓病的有利措施,所以對于體重超標者必須節(jié)制飲食、平衡飲食,避免營養(yǎng)素過多,每天熱能的供應要比正常體重者減少20%~30%,盡量少用或不用糖果、點心、飲料等食品。
1.3.3 心理護理
高血壓患者多表現為易激動、焦慮及抑郁等癥狀,一定要對他們表現的耐心、親切、周到,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減輕患者的壓力。保持平靜的心境,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向他人傾吐,將壓力宣泄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適當加強自身修養(yǎng),保持樂觀情緒,多聽音樂,教會患者訓練自我控制能力,對于易激動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屬工作,減少不良刺激,保證患者有安靜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要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細致觀察,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及特點進行引導,使患者積極努力的配合治療和護理。
1.3.4 健康教育
讓患者認識到高血壓病的嚴重性,要積極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堅持長期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的水平。
1.3.5 出院指導
出院前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高血壓病的知識,幫助患者樹立長期對抗疾病的信心;對于出院的患者可以進行定期的回訪,提供宣傳資料,掌握了解患者的情況,定期組織患者家屬來院參加相關護理的知識講座,提供專業(yè)的護理知識。提示要定期測量血壓,按期去醫(yī)院復診,根據血壓變化情況和醫(yī)囑而堅持長期、穩(wěn)定、持續(xù)的用藥。用藥的基本原則就是用單一的藥品,以最小的劑量使病人的血壓降到理想的水平。切忌不能降壓過急或過猛,這樣做很容易產生低血壓以及不適應降壓過程,反而頭暈不適、惡心、腦供血不足等并發(fā)癥。正確的安排作息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高血壓患者的預防和護理是極其重要的。合理正確的安排好工作和休息的時間,這樣能緩解工作中的壓力,使身心都能得到合理的減壓和精神上的釋放。心理舒緩、身心健康,尤其在睡覺之前避免看過多的刺激性的影視節(jié)目和做過多的體育活動。
126例患者均在我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和細心的護理,患者血壓控制良好,效果滿意,并且在院期間未發(fā)生并發(fā)癥。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但是近年來老年人高血壓患病率逐年上升,80%的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僅限于降低血壓,沒有更深入的探討了解,至于血壓需降至到多少才算理想卻沒有自我護理和保健的意思。由于高血壓多靶器官的損害需累計到一定程度才能表現出癥狀,很多患者沒有什么癥狀時就不聽從醫(yī)師的囑咐按時用藥,導致耽誤病情,因此一定要利用患者在院期間家屬探訪的機會,給與相關知識的講解,將有助于在患者離開醫(yī)院后在家里能夠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氛圍,提醒及監(jiān)督患者遵醫(yī)囑治療,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針對高血壓患者多集中在老年人群的現象努力探索,找出適合老年人高血壓病護理的最有效方法,對于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通過調整生活節(jié)奏、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而恢復正常。血壓較高、癥狀較多或有并發(fā)癥的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體力和腦力的過度興奮。對高血壓出現并發(fā)癥的護理時要讓患者避免活動、安定情緒、遵醫(yī)囑給予鎮(zhèn)靜劑、開放靜脈通路,血壓高發(fā)生時首選硝普鈉靜點治療[4,5]。發(fā)生心力衰竭時要讓患者吸氧。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多放松心情、適當的參加適合自己的運動、合理的膳食習慣才能合理的控制血壓。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于杰.高血壓病的護理及健康指導[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62.
[2]呂建梅.高血壓病的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0,29(30):69.
[3]肖威.老年高血壓病的護理及臨床用藥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9,15(6):91.
[4]馬悅光.高血壓病的護理及自我監(jiān)測[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4):76.
[5]李春紅.住院高血壓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其效果探討[J].護理與實踐研究.2010,7(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