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潤蓮
(山西省針灸研究所麻醉手術室,山西 太原 030006)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個百分點。隨著老年人的人數(shù)增多,需要手術治療的老年病例也隨之增加[1-3]。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和身體組織與年輕人相比,都有較大的退行性改變,這些無疑會對手術麻醉造成影響,需引起麻醉醫(yī)師的高度重視。本文就50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臨床分析進行探討。
選擇2006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醫(yī)院收治的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0例,年齡60~89歲,其中70歲以上16例,診斷:腹股溝斜疝5例,前列腺增生13例,卵巢瘤3例,膀胱腫瘤15例,股骨頸骨折行人工股骨頭轉換術14例。術前患者一般狀態(tài)尚可,ASA二~四級,陳舊性心梗六例,合并高血壓35例,合并肺氣腫或肺心病15例。
麻醉前禁食禁飲12h,進行硬膜外麻醉,采用一般由2~3腰椎棘突間隙穿入,還有骶管裂孔也行。穿過黃韌帶之后會有明顯的突破感,且針管內負壓消失。所謂打穿了,就是已經穿過了硬脊膜,進入硬脊膜下隙,甚至穿過蛛網膜進入了蛛網膜下隙,引起腦脊液流出。
用于硬膜外阻滯的局麻藥應該具備彌散性強、穿透性強、毒性小,且起效時間短,維持時間長等特點。目前常用的局麻藥有利多卡因、羅哌卡因及布比卡因。若無禁忌證,椎管內阻滯的局麻藥中可添加腎上腺素(濃度不超過5μg/mL),以延長局麻藥的作用時間、減少局麻藥的吸收、強化鎮(zhèn)痛效果以及作為局麻藥誤入血管的指示劑。
在及時的處理和嚴格的監(jiān)護下,50例患者對于麻醉效果均很滿意,手術都得以順利完成,在手術中,有10 例患者出現(xiàn)心動過緩,立即給予20~35mg心律平靜脈滴注或者50mg利多卡因靜脈滴注。另外有26例患者的血壓明顯下降,及時進行快速輸液,同時給予1~2mg間羥胺靜脈滴注或者10~15mg麻黃素靜脈滴注。50例患者沒有1例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也沒有明顯的呼吸抑制發(fā)生。
①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病理生理改變、存在各種并存疾病,平時可能正應用一些藥物治療慢性疾病,而這些都對圍術期的處理產生影響。所以,對每個麻醉醫(yī)師來說,應更加重視老年患者的麻醉,在術前評估,麻醉方法和麻醉藥物的選擇上、術中監(jiān)測和生理調控、術后鎮(zhèn)痛等方面,充分考慮其特殊性,做好每個細節(jié)工作,方能使他們順利度過手術關[4,5]。②由于硬膜外麻醉的肌松與鎮(zhèn)痛效果較好,對意識、循環(huán)、呼吸等方面的影響也較小,還可以減少患者術中心肌缺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有利于老年患者。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適合,本文50例患者在及時的處理和嚴格的監(jiān)護下,50例患者對于麻醉效果均很滿意,手術都得以順利完成。50例患者沒有一例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也沒有明顯的呼吸抑制發(fā)生。③術中管理:硬膜外間隙注入局麻藥5min~10min內,在穿刺部位的上下各2、3節(jié)段的皮膚支配區(qū)可出現(xiàn)感覺遲鈍;20min內阻滯范圍可擴大到所預期的范圍,麻醉也趨完全。針刺皮膚測痛可得知阻滯的范圍和效果。除感覺神經被阻滯外,交感神經、運動神經也遭阻滯,由此可引起一系列生理擾亂。同脊麻一樣,最常見的是血壓下降、呼吸抑制和惡心嘔吐。因此術中應注意麻醉平面,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進行處理。④適應證:理論上講,硬膜外阻滯可用于除頭部以外的任何手術。但從安全角度考慮,硬膜外阻滯主要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術,包括泌尿、婦產及下肢手術。頸部、上肢及胸部雖可應用,但管理復雜。此外,凡適用于蛛網膜下腔阻滯的手術,同樣可采用硬膜外阻滯麻醉。此外還用于術后鎮(zhèn)痛。⑤禁忌證:低血容量;穿刺部位感染或者菌血癥可致硬膜外感染者;低凝狀態(tài),近期使用抗凝藥物未停用足夠長時間者;穿刺部位術后、外傷、畸形者,腰背部疼痛在麻醉后可能加重者;患者及家屬有顧慮者。
總之,在對老年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手術之前,應該與患者和患者家屬充分溝通,要他們能夠密切配合,完善各種搶救措施,充分預備。在手術中要合理用藥、仔細監(jiān)護,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手術安全,保障患者的利益,達到治療的目的。
[1]胡霽,余奇勁,王曉玲,等.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宮產手術的利弊分析與臨床抉擇[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30(5):147-151.
[2]王煒華,孫建國.腰硬聯(lián)合麻醉與單純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宮產手術的比較分析[J].新疆醫(yī)學,2009,39(1) :71-73.
[3]李立軍,張小平,李曉紅.剖宮產手術貼膜的制作與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09,17(2):25-27.
[4]劉琪琳,劉仕強,張幫健,等.手術室麻醉醫(yī)生的職業(yè)危害和防護策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7) :48-49.
[5]趙杰,仲偉賢,于丹.手術室護士與麻醉醫(yī)生配合的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21(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