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伏盛世
(河南煤業(yè)化工集團煤氣化公司,河南鄭州 450001)
SES氣化技術來源于美國氣化技術研究院,是在傳統(tǒng)U-GAS氣化技術基礎上革新改進的新型流化床技術。美國綜合能源系統(tǒng)投資有限公司(SES)公司與山東海化合資組建埃新斯(棗莊)新氣體有限公司,建設粉煤流化床氣化工藝示范裝置。該裝置始建于2006年,2008年5月建成試生產,項目用于向山東?;峁┖铣蓺?CO+H2)。2008年10~11月,河南義馬煤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 000萬Nm3/d煤制氣項目籌備處決定在SES氣化裝置上對義馬躍進礦煤進行氣化試驗,其采集數(shù)據(jù)為煤制氣項目的設計工作提供依據(jù)。
本次氣化實驗使用的是義馬煤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躍進礦煤,該礦煤種屬長焰煤,中—富灰、中硫—富硫、低磷、中等發(fā)熱量、無黏結性、低熔灰分、強結渣性、灰黏度偏高,煤中稀有元素含量甚微。
工業(yè)分析(空氣干燥基),詳見表1。
表1 義馬煤工業(yè)分析 %
元素分析詳見表2。
表2 義馬煤元素分析 %
焦渣特性(CRC):1。高位發(fā)熱量:1.75×104kJ/kg,灰熔點詳見表3。
表3 義馬煤的灰熔點 ℃
灰成分組成詳見表4。
表4 義馬煤灰成分 %
熱穩(wěn)定性:TS+6,36.5%;TS6-3,54.8%;TS-3,8.7%;黏結指數(shù):0。坩堝膨脹序數(shù):0;入爐煤粒度分析詳見表5。
表5 入爐煤粒度分析
按預定計劃,試驗分兩個階段進行,即在50%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72 h試驗階段;在100%負荷下穩(wěn)定運行72 h高負荷試驗階段。試驗從2008年10月30日10:00至2008年11月7日12:00結束,前后歷時9 d,共計194 h。
2008年10月30日10:00時,從備煤系統(tǒng)開始由棗莊煤切換成躍進煤,至10月31日14:00時確認有部分躍進煤進入氣化爐,將氣化爐操作溫度由原棗莊煤的1 020℃調整為965℃,至11月1日12:00時確認氣化爐內已全部是躍進煤,根據(jù)氣化爐工況將爐壓調整為190~200 kPa;溫度控制在965~970℃,進煤量5.7 t/h,床層高3~3.5 m,入爐蒸汽量5.6 t/h,入爐氧氣量2 200 Nm3/h,產凈煤氣量7 600 Nm3/h。在11月2日8:00時調整氣化爐操作溫度為975℃。
至11月2日14:00時,較為順利地完成了第一階段煤的置換、工況調整、50%負荷試驗任務。在此較低負荷下運行,發(fā)現(xiàn)床層不易建立,冷渣機需間斷運行,洗滌塔排水帶粉塵量較大,水色發(fā)黑。
該階段從2008年11月3日8:00時開始至11月7日8:00時結束,氣化爐負荷基本維持在產凈煤氣12 000~14 000 Nm3/h,加煤量15~16.5 t/h,入爐蒸汽量為6.7 t/h,入爐氧氣量為3 400 Nm3/h,氣化爐高點溫度為975℃,爐壓在190~230 kPa之間,床層壓差在28~32 kPa,出氣化爐煤氣溫度在920℃左右,出廢鍋溫度在280℃左右,排灰溫度在570℃左右,冷渣機連續(xù)正常運行。在此階段氣化爐本身運行正常,但在11月3日1:30至6:20,由于山東海化用氣量減少,本氣化裝置在未減負荷的情況下,將部分粗煤氣作放空處理。在11月5日10:10時因入爐氣化劑溫度TE4261超過300℃,導致氣化爐聯(lián)鎖停車1次,在11月6日21:10至7日5:20時因入爐原料煤細粉太多,煤鎖斗音叉料位計出現(xiàn)誤指示,導致幾個加煤系統(tǒng)空轉,造成氣化爐減負荷的情況發(fā)生。另外,由于躍進煤的特性,發(fā)現(xiàn)爐出口帶出物量非常大,幾乎與爐底排渣量一樣多,也由于二旋底部料腿未能疏通,大量的煤粉被帶往布袋除塵器,導致布袋前后壓差高達4~6 kPa(正常2~3 kPa),布袋幾乎在不斷交替吹掃。還發(fā)現(xiàn)廢鍋出口溫度超過實際值,不得不采取向煤氣中噴水的臨時措施,以降低廢鍋出口煤氣溫度。
躍進礦煤氣化試驗經濟技術指標如表6~10所示。整個試驗過程我們做了詳細的運行數(shù)據(jù)記錄,并對粗煤氣、凈煤氣及副產物的產率、氣化效果進行了分析計算。
表6 操作指標
表7 試燒各項單耗
表8 產品產量、產率及氣化效果
表9 躍進礦煤粗煤氣組成
表10 躍進煤凈煤氣組成
SES的氣化爐設有煤鎖和煤鎖斗,但因設計體積太小,僅有0.63 m3和0.67 m3,氣化爐氧負荷為3 500 Nm3/h時加煤頻率為7次。其上下閥采用蝶閥,蝶閥密封性較差,在低壓狀態(tài)下可以使用,但當壓力提高后,蝶閥的可靠性有待商榷。加煤螺旋的密封性試驗期間正常,但當壓力提高后,密封形式應重新考慮。工程設計中應考慮適當加大煤鎖容積,上下閥形式以及加煤螺旋密封應重點考慮解決。
本試驗單爐最大氧負荷短時達3 800 Nm3/h,正常氧負荷為單爐3 500~3 700 Nm3/h,產凈煤氣為14 000 Nm3/h。氣化爐工況正常,床層較為穩(wěn)定,壓差在25~32 kPa之間變化,氣化爐操作溫度穩(wěn)定,波動范圍小,僅有±5℃的波動,氣化爐工況的調整較簡單。但沒有表現(xiàn)出理論上爐溫應該均勻的現(xiàn)象,由于試燒期間躍進煤活性好,小粒度的煤所占的比例較大,在低負荷時(50%),由于帶出損失大,床層不易建立,導致冷渣機需間斷運行。
本次試驗的躍進煤灰分平均為34%(空氣干燥基),使用其中一個螺旋(8 t/h)就能滿足排灰需要(另一個6 t/h),和煤鎖加煤螺旋一樣,設有冷渣機勻速轉動達到均勻排灰和調整工況的目的,但冷渣機要承受接近高達600℃的熱灰,又是一個轉動設備,雖然有水冷卻裝置,其可靠性相對較差。當壓力提高后,其密封形式、灰鎖斗上下閥結構形式和充卸壓方式也有待進一步商討。
此次試驗所用躍進煤中硫含量較高,平均值為1.36%,粗煤氣組成中H2S含量高達6 816 mg/m3,凈煤氣中H2S含量小于6.6 mg/m3,COS僅有10×10-6,其它形態(tài)硫未檢出,當采用低溫甲醇洗工藝凈化時,可完全滿足脫硫的需要,粗煤氣中CO2含量為25.8%,較魯奇工藝降低4%,H2含量為35.7%,較魯奇工藝低5%左右,CH4含量為3.0%,較魯奇工藝的10%左右降低了7%,CO含量為30.2%比魯奇工藝的16%高14%,粗煤氣中CnHm平均含量為0.38%,基本與魯奇工藝相當。
由于氣化爐操作溫度高且較為均勻,煤氣中基本不含大分子物質,因而進入水中的大分子物質極少,廢水中除含有較高的煤粉(243 g/L)和NH3-N(934.8 mg/L)外,酚(0.03 mg/L)、油(1.42 mg/L)等難處理的大分子物質含量極少,COD平均為56.6 mg/L(加約1倍水稀釋后),經簡單處理,可直接達標外排,廢水處理流程大為簡化。
灰渣外觀呈黑色,形似含碳量很高,實際分析殘?zhí)己艿停骄鶅H有2.06%,但煤灰粉殘?zhí)剂枯^高,達34.69%,煤灰粉是殘?zhí)紦p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冷煤氣效率低的重要原因(48.81%)。由于裝車未采用密閉裝車系統(tǒng),造成棗莊現(xiàn)場環(huán)境污染嚴重。
利用躍進礦煤在埃新斯(棗莊)新氣體有限公司直徑2.6 m改進后的U-gas氣化爐上,在0.22 MPa下進行完全工業(yè)化試驗,所有數(shù)據(jù)采集階段運行相對穩(wěn)定可靠,數(shù)據(jù)的重現(xiàn)性較好,試驗證明,高灰分的躍進煤用于流化床干排渣加壓氣化爐的原料是可行的,解決好入爐煤的粒度分布是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這套中試裝置氣化爐本身運行較為穩(wěn)定,其配套設備需改進,壓力提高后,配套設備的選型(煤鎖、灰鎖、加煤螺旋、冷渣機)等在工程設計中要解決。采用流化床氣化工藝后,廢水中大分子物質含量極低,廢水處理流程大為簡化。廢熱鍋爐自產蒸汽可滿足氣化劑需要,在工程設計中應將廢熱回收量與后工序變換水碳比要求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