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麗紅 (浙江臺州市立醫(yī)院 318000)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是較常見的產科合并癥,此癥可導致分娩時失血量增加,使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l)發(fā)生率上升,直接影響妊娠結局。據(jù)報道,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患者產后出血率為16.57%,血小板計數(shù)<50×109/L患者產后出血率為23.18%[1]。若圍生期處理不當,會導致分娩手術過程中產后出血、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嚴重后果。結合臨床實踐,筆者對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的護理要點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1.1 健康教育 保持充分的睡眠、穩(wěn)定的情緒,是避免產婦顱內出血的有效措施。指導患者減少活動量,避免外傷,以臥床休息為主,尤其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做好口腔護理,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食用過硬、過熱、刺激性強的食物,以免引起牙齦及消化道出血。指導產婦多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鈣和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應密切觀察糞便的色澤,必要時行大便隱血試驗。
1.2 加強胎兒監(jiān)護 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孕婦應列為重點監(jiān)護對象,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護,告訴患者自我監(jiān)護的內容,囑孕婦有胎動異常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加強產前檢查,每2周產前檢查1次,詳細了解宮高、腹圍、胎心音,必要時進行B超和無刺激胎心監(jiān)護(NST)檢查。
1.3 定期監(jiān)測血小板,正確采集血標本 一般1次/周或根據(jù)治療情況監(jiān)測血小板變化。由于血小板減少臨床表現(xiàn)以出血為主,所以各項護理操作均應動作輕柔,以減少皮下淤血的發(fā)生。護理人員抽取血標本時應做到一針見血,勿在一處反復穿刺,盡量縮短止血帶捆扎時間,并注意松緊度,抽吸要流暢,以免影響檢測結果。抽血完畢拔針時應將無菌棉球按壓在穿刺點上方(即血管進針處),并適當延長按壓時間,直至不出血為止。
1.4 用藥護理
1.4.1 地塞米松 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誘發(fā)或加重潰瘍出血,可使免疫功能降低而繼發(fā)感染等副作用。因此,執(zhí)行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時,必須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技術規(guī)程進行,盡量將患者安排在單人監(jiān)護病房,并定期紫外線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皮膚清潔,每日清洗外陰,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地塞米松使用過程中不能隨便停藥,必要時應用不影響胎兒的廣譜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1.4.2 血小板制劑 作為應急措施,如血小板<50×109/L時或在分娩前、剖宮產術前作準備,以防止顱內出血和手術切口出血,適當輸入血小板制劑。輸血前輕輕搖動血袋,使血小板懸起,切忌粗魯搖動[2]。血小板保存在(22±2)℃為宜,其功能隨保存時間延長而降低,故應盡快用輸血濾器,輸注速度要快,80~100滴/min。在使用過程中護士不能離開患者,應嚴密觀察有無蕁麻疹、一過性頭痛、惡心、嘔吐、胸悶等反應。
1.5 出血傾向的觀察與護理 要隨時詳細詢問、查看患者有無出血點、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黑便、血尿等,觀察神志變化,嚴防腦出血,特別是要注意觀察血小板數(shù)<50 ×109/L的患者有無出血傾向。
1.6 產程的觀察與護理 血小板>50×109/L,胎兒已發(fā)育成熟,無產科因素,原則上行陰道分娩,盡量避免手術助產。鼓勵產婦進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熱量,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用胎心監(jiān)護儀連續(xù)觀察宮縮、胎心,如有異常及時結束分娩。助產士嚴密觀察胎頭下降、宮口擴張和羊水情況,應鼓勵產婦及時排空膀胱,利于胎頭下降,避免用力過度而造成腦出血及全身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1.7 預防產后出血 胎兒娩出后靜脈推注或臍靜脈推注縮宮素20U,促進子宮收縮及胎盤剝離,產后仔細檢查軟產道,及時縫合傷口,注意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和宮底高度,如子宮收縮欠佳、宮底上升,應按摩子宮排出積血和沙袋壓迫下腹部,膀胱過度充盈,給予導尿,防止因膀胱過度充盈而影響子宮收縮。對于剖宮產術后的腹部傷口及分娩后的會陰側切傷口,應密切觀察傷口有無血腫及滲血、滲液,監(jiān)測血壓、脈搏情況。同時,還應加強會陰部及傷口的清潔護理,注意會陰擦洗消毒,及時更換衛(wèi)生巾,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筆者所在醫(yī)院2004年8月至2009年7月間共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者60例。年齡20~42歲;分娩孕周35~42周;初產婦48例,經產婦12例;均為單胎。血小板計數(shù)(50~100)×109/L 35例,<50×109/L 25例。入院后應用糖皮質激素、輸新鮮血小板,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陰道分娩21例(35.0%),剖宮產39例(65.0%),產后出血3例(5.0%)。新生兒60例,足月兒55例(91.7%),早產兒5例(8.3%),其中新生兒窒息(Apgar≤7分)2例,通過積極地搶救和護理預后均良好;新生兒頭皮血腫3例;無一例新生兒顱內出血。
通過有效護理,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患者的產后出血率、新生兒顱內出血率明顯降低。因此,我們認為對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孕婦應加強孕期產檢和自我監(jiān)護,要做到早期診斷、合理治療、精心護理,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平安。
[1]葉青.妊娠合并血小板減少癥356例臨床分析[J].南通醫(yī)學院學報,2003,23 (3):323-325.
[2]朱小紅.成分輸血的技術及護理要點[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4,2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