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全,馬玉坤,李善坡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081)
普通平車運輸55m長60D40道岔軌的撓度分析
楊廣全,馬玉坤,李善坡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運輸及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081)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是制造 62 號高速道岔的基礎軌,在運輸中采用與 50 m 長道岔軌混裝、基于 50 m 長 60D40、60AT、60TY 鋼軌的裝載加固運輸方案。由于 55 m 長 60D40道岔軌采用了大懸臂、大跨度的裝載結構,若其撓度過大將會影響運輸方案的安全性。通過鋼軌撓度的理論計算,驗證了55 m 長 60D40 道岔軌裝載加固方案的鋼軌撓度滿足運輸安全要求,運輸方案的推廣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鐵路運輸;長道岔軌;撓度分析;普通平車
采用普通平車跨裝運輸的 50 m、55 m 長系列道岔軌是我國制造鐵路高速道岔的基礎用軌。其中,55 m 長 60D40 道岔軌是制造 62 號高速道岔的基礎軌,由于其需求量較小,因此采用與 50 m 長道岔軌混裝,基于 50 m 長 60D40、60AT、60TY 鋼軌的裝載加固運輸方案[1-2]。經理論計算,55 m 長 60D40 道岔軌裝載加固方案的車輛承重、車輛轉向架承重和轉向架承重差均滿足《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要求,座架強度和加固強度滿足技術要求。但由于 55 m 長60D40 道岔軌采用了大懸臂、大跨度的裝載結構,若其撓度過大,在軌道激勵作用下發(fā)生振動,甚至產生共振,將會影響運輸方案的安全性。因此,針對 55 m長 60D40 道岔軌的裝載結構,考慮車輛中央懸掛,建立了道岔軌撓度計算公式,通過 matlab 編程計算,驗證了道岔軌撓度滿足運輸安全要求。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采用4輛普通平車跨裝運輸,兩端2輛為 13 m 長 60 t 木地板普通平車,中部2輛為 15.4 m 長木地板普通平車,如圖1所示。第 1、4 車每車放置1個滑動座架,第 2、3 車每車放置1個滑動座架和1個鎖定座架。鋼軌可裝載1層或2層,每層裝載 14 根,同一層道岔軌的型號必須相同,其中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總根數不超過 8根,裝載在底層,靠車輛中部對稱裝載,與 50 m長 60D40 道岔軌混裝。
考慮車輛中央懸掛的彈性支承作用,假設車體為剛體,在車輛承載后,支點產生垂向位移,車體產生垂向位移和轉動,支點位移和車體垂向位移及轉動根據文獻[3]計算。由此可知,承載后的鋼軌為具有支點高差的超靜定連續(xù)梁,其力學模型如圖2所示。
為了計算鋼軌撓度,在所有中間支座處將梁切開,并換為鉸鏈連接,即基本系統(tǒng)為一系列簡支梁。在每個簡支梁上,僅承受直接作用于該跨的自重均布載荷及兩端的支點彎矩 (即多余未知力),考慮支點高差引起的初始轉角,求出梁端的轉角,并根據中間支座處相連兩截面的轉角相同的條件,建立補充方程,確定全部支點彎矩,從而確定鋼軌撓度。
如圖3所示,考慮支點i處的左、右兩跨簡支梁,在左跨 (即第i跨) 簡支梁上,作用有支點彎矩Mi與Mi-1,以及鋼軌自重均布載荷q;在右跨 (即第i+1 跨) 簡支梁上,作用有支點彎矩Mi與Mi+1,以及鋼軌自重均布載荷q。
首先分析并確定左跨簡支梁上右端截面i處的轉角θi′。θi′由左跨簡支梁支點高度差產生的初始轉角αi′、自重均布載荷q產生的轉角θiq′,以及左跨梁上的支點彎矩Mi與Mi-1產生的轉角θiM′組成,如圖4 所示。因此,左跨簡支梁截面i的總轉角為:
式中:αi′=(hi-h(huán)i-1) /li,θiq′=/(24EI);θiM′=(Mi-1li+2Mili) /(6EI)。其中,hi為支點i的高度;E為道岔軌彈性模型;I為道岔軌水平慣性矩。
同理,右跨簡支梁左端截面i的總轉角為:
圖5為i支點處的截面轉角連續(xù)條件,左、右相連兩截面的轉角相同,即
圖5 i 支點處的截面轉角連續(xù)條件
由公式⑷可建立4維線性方程組,求出支點彎矩Mi。
確定了支點彎矩Mi,由連續(xù)梁等效的一系列簡支梁的外力完全確定。對于簡支梁,依據疊加原理,分段推導出鋼軌的撓度計算公式。
(1)對于鋼軌左側懸臂部分,撓度計算公式為:
(2)對于鋼軌中部簡支梁,撓度計算公式為:
(3)對于鋼軌右側懸臂部分,撓度計算公式為: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采用了大懸臂、大跨度的裝載結構,其參數l2=l6=11.281 m,l4=10.278 m,當無縱向竄動時,l1=l7=5.02 m。60D40 道岔軌參數為q=686 N/m,E=2.06×1011Pa,I=2.0404 × 10-5m4。
以支點1為參考點,“☆”表示支點位置,計算在車輛無高差,第 1、2 節(jié)車輛高 20 mm 且鋼軌向前位移 200 mm,第1節(jié)車輛低 20 mm 的3種工況下,道岔軌撓度及與車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從圖 6—圖8可知,在3種計算工況下,55 m 長 60D40道岔軌的最大撓度值均小于 50 m 長 60D40 道岔軌。在道岔軌端部,55 m 長 60D40 道岔軌下垂,50 m 長 60D40 道岔軌上翹,且其撓度值大于 55 m長 60D40 道岔軌。在道岔軌的第 2、5 跨,道岔軌下垂,且50 m 長 60D40 道岔軌撓度值大于 55 m 長60D40 道岔軌。在道岔軌的第 3、4、5 跨,50 m 長60D40 道岔軌撓度值略大于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55 m 長 60D40 道岔軌與車體之間的最小距離小于 50 m 長 60D40 道岔軌與車體的最小距離。
根據道岔軌的撓度計算分析,在3種典型工況下,50 m 長 60D40 道岔軌撓度值均大于 55 m 長60D40 道岔軌。根據 50 m 長道岔軌裝載加固方案的車輛動力學試驗結果[4],已證明 50 m 長道岔軌運輸方案的安全性,因此 55 m、50 m 長 60D40 道岔軌混裝裝載加固方案能保證運輸安全。
圖6 車輛等高時道岔軌撓度及與車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圖7 第 1、2 節(jié)車輛高 20 mm、鋼軌向前位移 200 mm 時道岔軌撓度及與車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圖8 第1節(jié)車輛低 20 mm 時道岔軌撓度及與車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針對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的大懸臂、大跨度的裝載結構,考慮車輛中央懸掛,建立了道岔軌撓度計算公式。通過與 50 m 長 60D40 道岔軌撓度的比較分析,驗證了 55 m 長 60D40 道岔軌撓度滿足運輸安全要求,其運輸方案已推廣應用,效果良好。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附件6-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試運方案及試運材料[Z].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2]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 50 m長60D40、60AT、60TY鋼軌裝載加固方案研究[R]. 北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
[3] 石 磊,楊廣全,張長青. 普通平車運輸 50 m 長道岔軌的裝載方案研究[J]. 鐵道運輸與經濟,2011,33(2):32-37.
[4]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及經濟研究所. 50 m長道岔軌普通平車運輸裝載加固方案及 100 m 長鋼軌普通平車運輸矩形裝載加固方案試驗報告[R]. 北京: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09.
1003-1421(2011)06-0064-04
U294.6
B
2011-05-04
林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