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周政文 楊柳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長沙 410015)
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的相關(guān)研究
陳林 周政文 楊柳
(長沙市第三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長沙 410015)
目的 探討影響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的因素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回顧性分析長沙市第三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間8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排除合并膽囊結(jié)石、膽囊炎、膽總管結(jié)石、胰腺疾病及心腎功能不全者,并選擇同期我院健康體檢者163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14例,女性49例)。按照膽囊壁增厚和正常,分為2組,2組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研究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發(fā)生率與性別、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血漿白蛋白濃度、血漿總膽紅素水平、腹水及Child-pugh分級的關(guān)系。結(jié)果 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者為72例,發(fā)生率達(dá)83.72%,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2.45%,相對于膽囊壁正常者,膽囊壁增厚患者血漿總膽紅素水平顯著增高(13±7.6)mg/L,P<0.05,腹水發(fā)生率明顯增加(86.11%,P<0.005);相對于肝功能Child-pugh A患者,Child-pugh C患者膽囊壁增厚發(fā)生率顯著增加(P<0.005),而性別、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血漿白蛋白濃度在2組間無顯著差異。結(jié)論 Child-pugh分級、腹水及血漿總膽紅素水平升高與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相關(guān)聯(lián),由此得出,肝硬化膽囊壁增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該研究臨床意義主要在于膽囊壁增厚可反映肝損害程度,隨著膽囊壁厚度的恢復(fù),一定程度上又可反映肝硬化治療療效,并提示其預(yù)后;另一方面,它可作為早期預(yù)測門脈高壓癥的重要指標(biāo);還有助于肝硬化腹水和其他疾病所致腹水的鑒別。
肝硬化 膽囊壁增厚 腹水 血漿總膽紅素 Child-pugh分級
收集長沙市第三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肝硬化住院病人8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年齡32~81歲,平均年齡(53.94±11.67)歲,排除合并膽囊結(jié)石、膽囊炎、膽總管結(jié)石、胰腺疾病及心腎功能不全者。86例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2例(72.09%),性肝硬化8例(9.31%),乙型肝炎和酒精混合性肝硬化11例(12.79%),血吸蟲性肝硬化5例(5.81%)。選擇同期我院健康體檢者163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114例,女性49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44.37±8.11)歲。肝硬化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和年齡方面無顯著差別,具有可比性。
腹水、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及膽囊壁增厚(膽囊壁厚度≥3mm)的診斷經(jīng)B型超聲證實,凝血功能、肝功能檢查均在B型超聲檢查前后2d內(nèi)進(jìn)行。
表1 肝硬化組與對照組膽囊壁增厚發(fā)生率比較
2組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膽囊自身疾病與膽外疾病均可引起膽囊壁增厚,膽外疾病多見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力衰竭、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B超檢查如發(fā)現(xiàn)服囊壁增厚,應(yīng)仔細(xì)尋找有無膽囊結(jié)石、膽囊占位等,同時掃查心、肝、腎、胰、腹腔等情況,尋找可能病因,判別是膽囊自身病變還是膽外其他臟器病變在服囊壁上的表現(xiàn)。
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的具體機(jī)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過對86例肝硬化住院病人進(jìn)行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83.72%患者膽囊壁增厚,顯著高于對照組,男女發(fā)病率無差別,肝功能Child-C級患者膽囊壁增厚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肝功能Child-A級患者。與膽囊壁正常組比較,膽囊壁增厚組血漿總膽紅素水平、腹水發(fā)生率明顯增高,提示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與肝功能受損及門脈高壓密切相關(guān),此與以往文獻(xiàn)報道相似[1~2]。Ramazan等[3]報道,肝硬化腹水膽囊壁增厚程度顯著高于癌性腹水患者。本組結(jié)果顯示,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血漿白蛋白濃度不是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的主要原因,考慮其可能與血漿-腹水白蛋白梯度及門脈壓力有關(guān)[4~5]。綜合國內(nèi)外文獻(xiàn)報道,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1)門靜脈高壓使膽囊靜脈回流受阻,膽囊毛細(xì)血管缺血,毛細(xì)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致使膽囊壁腫脹、增厚;另外,門脈高壓亦使膽囊淋巴回流障礙,未吸收的淋巴液滯留在膽囊壁內(nèi)而引起膽囊壁增厚。(2)肝硬化時肝功能異常,血漿-腹水白蛋白梯度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膽囊壁內(nèi)液體積聚,致膽囊壁水腫、增厚。(3)肝硬化時體內(nèi)醛固酮、雌激素增多,導(dǎo)致水鈉潴留。
表2 肝硬化組男女膽囊壁增厚發(fā)生率比較
表3 肝硬化組有無膽囊壁增厚的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cm)、血漿白蛋白濃度(g/L)及血漿總膽紅素水平(mg/L)比較(±s)
表3 肝硬化組有無膽囊壁增厚的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cm)、血漿白蛋白濃度(g/L)及血漿總膽紅素水平(mg/L)比較(±s)
注:2組門靜脈內(nèi)徑寬度、血漿白蛋白濃度及血漿總膽紅素水平比較分別為P>0.05、P>0.05、P<0.05
?
表4 肝硬化組膽囊壁增厚與有無腹水發(fā)生比較
表5 肝硬化組膽囊壁增厚與Child-pugh分級的關(guān)系
綜上所述,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與肝功能損害及門脈高壓密切相關(guān)。其臨床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1)膽囊壁增厚可反映肝損害程度,隨著膽囊壁厚度的恢復(fù),在一定程度上又可反映肝硬化治療療效,并提示其預(yù)后;(2)它可作為早期預(yù)測門脈高壓癥的重要指標(biāo);(3)它還有助于肝硬化腹水和其他疾病所致腹水的鑒別。
[1]Wang TF,Hwang SJ,Lee EY,et al.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7,12(6):445~449.
[2] Ers G,Akarca S,Karasu Z,et al. 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 as a sign of esophageal varice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J].Turkish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1999,10(1):11~14.
[3] Ramazan S,Bulent Y,Alper S,et al.Gallbladder contractilit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tic versus malignant ascites[J].J Clinic Ultrasound,2002,30(8):477~480.
[4]Saverymuttu SH, Grammatopoulos A,Meanock CI,et al.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congestive cholecystopathy)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a sign of portal hypertension[J].British J Radiology,1990,63:922~925.
[5] Liyang C,Shizhen Z, Zhonghua L.Mechanism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 in liver cirrhosis[J].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2002,23(9):916~918.
R575
A
1674-0742(2011)05(c)-0078-02
20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