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燕
廣東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yī)院 東莞 523013
血栓性外痔兩種手術方式效果觀察及護理
于海燕
廣東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yī)院 東莞 523013
目的縮短血栓性外痔治療的愈合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方法隨機將血栓性外痔56例分為2組,切除縫合法28例為觀察組,開放取栓組28例為對照組。觀察2組切口愈合時間,術后水腫、疼痛、出血,黏膜下垂、嵌頓情況。結果觀察組傷口愈合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水腫、疼痛、出血,黏膜下垂、嵌頓程度低于對照組。結論切除縫合法可以縮短切口愈合時間,減輕術后肛周水腫、疼痛及出血,無黏膜下垂、嵌頓,無狹窄,療效明顯優(yōu)于開放取栓法。
血栓性外痔;切除縫合;開放取栓
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或(和)肛管皮下靜脈叢淤血、擴張和迂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在肛腸疾病中發(fā)生率最高,成年人常見[1]。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通過手術治療可以取得滿意效果。為了減輕疼痛、促進愈合,2008-12~2010-10,我院門診手術室、換藥室配合外科醫(yī)生對血栓性外痔采取切除縫合法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6中男40例,女16例;年齡22~75歲,平均40.5歲。病程3 d~3個月。按就診序號分為2組,切除縫合法28例,開放取栓發(fā)28例,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1.2.1 術前準備:無論觀察組還是對照組,術前均予開塞露2支塞肛,病人排便后予手術治療,以使腸道清潔。
1.2.2 手術方法:2組均采用側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2%利多卡因5mL內加腎上腺素0.5mg局部麻醉。①切除縫合組:根據(jù)血栓痔的大小,在痔的最高或最硬處作2~4個放射狀切口,用止血鉗沿切口分離創(chuàng)面暴露傷口,這時傷口內可見黑色血栓,用止血鉗鉗夾血栓上部,在用另一止血鉗沿周圍組織做鈍性分離,在粘連牢固處剪開,將血栓連同包膜完整取出。然后繞肛逐漸剪去多余的增生的結締組織和皮贅,使肛緣皮膚平整,傷口對合松緊適宜,用1號腸線弧形全部縫合。縫合完畢,用二指(食、中指)探肛,確認肛門無狹窄后外蓋紗布塔形固定。②開放取栓法:在血栓性痔最硬或最高處分別作2~4條與肛緣呈放射狀切口,用止血鉗沿切口分離創(chuàng)面、暴露創(chuàng)面,然后將血栓逐一取出,如取出困難,可用止血鉗沿切口周圍組織做鈍性分離,將血栓及部分包膜剪出,對多發(fā)沙石狀血栓應仔細摘除干凈,然后修剪切口兩側皮瓣,使切口敞開,用紗布壓迫止血、凡士林紗條引流,將皮緣還納入肛門,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塔形固定。
1.3 術后用藥及護理
1.3.1 用藥:常規(guī)口服抗生素3~5 d,1∶5000 pp溶液坐浴2周,1~2次/d。
1.3.2 護理:保持手術切口清潔;便后先用溫水清洗再用1∶5000 pp粉水坐浴,再換藥。換藥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動作輕柔熟練,正確使用敷料,開放取栓患者因切口敞開需換藥1~2次/d,同時注意觀察肉芽組織生長情況[2],若肉芽組織生長過多過快,引起創(chuàng)面引流不暢,應剪除過多的肉芽組織。
1.3.3 飲食指導:術后第1天進流質飲食,第2~3天可進普食;為保持大便通暢和營養(yǎng)補償鼓勵患者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香蕉、菠菜、魚肉等易消化少脂食物;術后5~7 d屬于切口修復期,囑病人不宜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飲食以精細為主,忌牛奶,豆類等產氣多的食物及生冷、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牛羊肉等以免糞便過多次數(shù)頻繁、過硬而導致切口出血、感染,影響傷口愈合[3-4]。勿飲酒。
1.3.4 排便指導:因術后切口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約肌的痙攣;麻醉抑制作用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易發(fā)生急性尿潴留,可指導病人自行按摩腹部、膀胱區(qū)局部熱敷、流水法誘導排尿,無效者尿潴留超過6~8 h可在無菌操作下行導尿術。保持手術區(qū)域局部清潔,術后2~3 d服阿片酊減少腸蠕動,術后<3 d盡量不排大便[1],3 d后保持大便通暢,排便1次/d,若有便秘可口服液體石蠟或其他緩瀉劑,但禁忌灌腸。鼓勵病人進行提肛運動。
1.3.5 疼痛護理:由于肛門區(qū)域神經豐富,對疼痛尤為敏感。手術后常因肛管括約肌痙攣或肛管內填塞敷料而引起切口疼痛,一般疼痛可不做處理,疼痛敏感者可適當應用止痛劑以保證休息。
1.3.6 術后活動:囑患者盡量少走動,避免因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勿久蹲久站或增加腹壓,以避免黏膜下垂、嵌頓的發(fā)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AS 9.0統(tǒng)計軟件錄入數(shù)據(jù)及進行統(tǒng)計分析,2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采用成組比較的t檢驗,肛緣水腫、疼痛采用卡方檢驗,術后出血、黏膜下垂嵌頓及肛緣遺留皮贅采用Fisher精確檢驗,均為雙側檢驗,α=0.05。
2.1 觀察組 在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術后水腫、出血、疼痛程度及黏膜下垂、嵌頓等方面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經3~24個月隨訪,2組均無復發(fā)。
表1 2種手術方式療效比較 (例)
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因便秘,劇烈活動、用力咳嗽或飲酒過量、或多食辛、辣飲食后使肛門緣靜脈叢破裂,在肛緣形成血栓而發(fā),可見肛緣有明顯隆起,呈圓形或橢圓形,有劇烈疼痛,初起腫塊較硬[5],有異物感。對比較大的血栓,一般發(fā)病急,痛苦大,需要緊急處理。非手術療法繁多,但均不如手術方法起效快,治療徹底。血栓性外痔治療方法多選擇局麻下血栓外痔剝離術,創(chuàng)面敞開換藥至傷口愈合,但由于切口開放,存在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水腫、嵌頓等并發(fā)癥及愈合時間長等不足,術后患者接受困難,自理難度大,痛苦明顯;而切除縫合法消滅了創(chuàng)面,有效地止血,減少了換藥次數(shù),無水腫及黏膜下垂、嵌頓,肛緣無皮贅遺留,傷口愈合時間較開放取栓縮短6 d左右,因個體痛閾值差異本組除4例患者需藥物止痛外,其余均無止痛要求,故痛苦少,并發(fā)癥少,自理方便,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患者樂于接受,是我科治療血栓性痔的首選方法。
[1]熊云新.外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31.
[2]朱紫英.痔瘡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06,4(32):38-39.
[3]陳素玉,邱睦生,曾亞琴.健康教育在門診痔瘡手術前后病人中應用[J].全科護理,2010,8(27):25-30.
[4]楊敏,唐風敏.痔瘡手術的飲食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7):封 2.
[5]胡伯虎.大腸肛門病治療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248.
R473.6
B
1007-8991(2011)06-0124-03
(收稿 201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