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竹溝與新四軍第四師的創(chuàng)建

        2011-01-12 08:03:40郭超
        天中學刊 2011年6期

        郭超

        (黃淮學院 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竹溝與新四軍第四師的創(chuàng)建

        郭超

        (黃淮學院 天中歷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竹溝是中原地區(qū)較早的抗日根據(jù)地,是新四軍第四師誕生的搖籃,是第四師軍政干部的重要培養(yǎng)基地,也是新四軍第二師一部、第四師、第五師的誕生地。作為抗戰(zhàn)初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原地區(qū)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支撐點,竹溝為新四軍的發(fā)展壯大做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竹溝;新四軍第四師

        抗戰(zhàn)初期,隨著中共河南省委的進駐和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成立,地處桐柏山余脈的竹溝鎮(zhèn)成為黨在中原抗戰(zhàn)的指揮中心,被稱為中原地區(qū)的“小延安”。竹溝先后向華中敵后輸送10多批基干部隊,新四軍7個師中的第二師一部、第四師、第五師都誕生于竹溝。李先念曾多次指出:“編寫(新四軍)五師戰(zhàn)史和豫鄂邊區(qū)革命史,一定要把竹溝的作用寫夠?!盵1]445但在過去的史學研究中,人們過多關注的是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歷史,而對竹溝在新四軍創(chuàng)建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認識不夠。其實,竹溝作為中國共產黨在中原地區(qū)的紅色搖籃,為開辟鄂豫邊、豫皖蘇、淮南抗日根據(jù)地,特別是為新四軍第四師的創(chuàng)建、為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做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一、竹溝——河南較早的抗日根據(jù)地

        竹溝,位于河南省確山縣西部,是坐落在確山、信陽、桐柏、泌陽四縣交界處的一個千余人口的山村小鎮(zhèn)。它東臨平漢鐵路,西通南陽、襄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竹溝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和革命傳統(tǒng),早在大革命時期,這里就建立了黨的組織,播下了革命火種。1927年4月,共產黨員馬尚德(即楊靖宇)等人領導發(fā)動了著名的“確山暴動”,建立了河南省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確山縣臨時治安委員會。

        1934年1月,王國華(時任確山縣委書記、河南省委委員)與張星江(時任鄂豫邊臨時工委書記)到江西瑞金黃土嶺參加全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并被推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主力紅軍被迫長征。紅軍長征前夕,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接見了王國華,并指示王國華要堅持武裝斗爭,毛澤東親筆題寫了“黨不離槍”4個字交給王國華[2]。王國華、張星江返回河南后,堅決執(zhí)行了毛澤東的指示和全國蘇維?!岸蟆本?。主力紅軍長征后,河南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在與黨中央失去聯(lián)系的情況下,張星江、王國華等人在豫南成立了中共鄂豫邊省委,創(chuàng)建了紅軍游擊隊,領導桐柏山區(qū)的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同敵人展開英勇頑強的斗爭,這里成為南方八省堅持三年游擊戰(zhàn)爭的15個根據(jù)地之一,而且是中原地區(qū)惟一的紅軍游擊根據(jù)地。

        1936年10月,鄂豫邊省委與中共中央北方局取得了聯(lián)系。1937年4月,為全面了解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方針、政策,得到黨中央的指示,鄂豫邊省委派周駿鳴經北方局到延安,向黨中央?yún)R報豫南桐柏山區(qū)紅軍游擊隊堅持三年游擊戰(zhàn)的情況,周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親切接見。根據(jù)當時豫南的客觀情況,中央指示鄂豫邊省委:“從消滅和爭取當?shù)赝练说亩窢幹?,大力擴大游擊隊的武裝;并與當?shù)氐拈_明士紳和政權機構中的愛國人士建立起統(tǒng)戰(zhàn)關系,以便爭取合法存在,在中原地區(qū)建立起抗日據(jù)點?!盵3]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周駿鳴回到豫南,及時向邊區(qū)省委傳達了中央的最新指示。根據(jù)中央指示精神,鄂豫邊省委將紅軍游擊隊改為豫南人民抗日自衛(wèi)團,公開打出抗日旗幟,大力擴大革命武裝,全面開展對豪紳地主和國民黨地方政府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為抗日高潮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在南方八省堅持三年之久游擊戰(zhàn)爭的15處根據(jù)地中,竹溝位于平漢鐵路南段西側,距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最近,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中共中央非常重視竹溝的工作。1937年11月,中共鄂豫邊省委改建為中共鄂豫邊特委(后改名為中共豫南特委),隨后,豫南人民抗日自衛(wèi)團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周駿鳴任團長,王國華任政治委員,并于1938年1月與中共豫南特委一起進駐竹溝鎮(zhèn),領導豫南地區(qū)的確山、泌陽、桐柏、信陽、汝南、正陽、唐河、遂平、新蔡等13縣的黨和武裝工作,竹溝抗日根據(jù)地正式形成。2月,王國華代表第八團到武漢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簡稱“武漢辦事處”)匯報工作。周恩來在接見王國華時指出:“竹溝在中原的戰(zhàn)略地位非同一般……竹溝就是我們在中原的依托。”1938年5月,徐州失守。遵照黨中央指示,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省委書記朱理治和省委領導陳少敏、王闌西、謝邦治等先后來到這里。此后,在不到兩年時間里,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溝做了大量工作,使豫鄂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在敵后日、偽、頑夾擊的艱難環(huán)境下逐步鞏固和壯大起來。竹溝成了黨在河南的領導中心和發(fā)動河南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司令部。除中共河南省委以外,黨還先后在這里設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新四軍留守處、竹溝地委、竹溝縣委,使其成為中原地區(qū)我黨發(fā)展的重要陣地和戰(zhàn)略支撐點。中原局和河南省委在這里先后開辦了軍政教導大隊、黨訓班及青年、婦女、衛(wèi)生等訓練班,先后培訓各級抗日軍政干部3000多名,其中黨員2200多名。竹溝成了中原地區(qū)的革命搖籃,為新四軍第四師的誕生提供了重要基礎。周恩來對竹溝抗日根據(jù)地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竹溝在中原的戰(zhàn)略地位非同一般。我們共產黨人要抗日,要革命,也要有人、有槍、有根據(jù)地。沒有根據(jù)地就沒有依托,竹溝就是我們在中原的依托。你們開創(chuàng)了這塊根據(jù)地,為黨和人民做出了貢獻,這個意義不可低估?!盵4]

        二、竹溝——新四軍第四師誕生的搖籃

        為了加強黨在竹溝地區(qū)的領導力量,1938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派彭雪楓任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帶領張震、岳夏、滕海青、趙啟民、王子光、成均、朱紹卿等一批營團以上紅軍干部和一排紅軍戰(zhàn)士,從臨汾經武漢來到竹溝。同時,周恩來、葉劍英從武漢也先后派一批骨干到竹溝。3月6日,毛澤東根據(jù)整個華北幾乎全部淪陷、西北形勢吃緊、中原岌岌可危的情況,電示彭雪楓,中央目前仍“應堅持陜甘邊,但準備轉移時最好在鄂豫皖邊,望以大力發(fā)展該區(qū)工作”[5]5。之后,中共中央先后從延安中央黨校、抗大、陜公、魯藝以及武漢辦事處等地不斷派出紅軍干部和優(yōu)秀青年充實竹溝的領導力量。

        彭雪楓到竹溝后,首先幫助周俊鳴、王國華整頓、加強第八團建設,收編了豫南山區(qū)兩股最大的“桿子隊”安可祥、段永祥部,使第八團擴大到1500余人。1938年3月29日,第八團在周駿鳴、趙啟民等領導下,奉命開赴皖東敵后,后來發(fā)展成為新四軍第二師的主力部隊。

        第八團出發(fā)后,在竹溝設立了八團留守處,王國華任留守處主任,彭雪楓主持竹溝地區(qū)軍事工作。1938年4月初,武漢辦事處為竹溝留守處之事曾呈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和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得到二人的同意;同時,周恩來、葉劍英又親向蔣介石報告竹溝留守處之事,亦得到蔣介石的口頭允準。從此,彭雪楓、王國華等以竹溝留守處的名義,公開訓練干部,積蓄力量,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為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做充分準備。

        中共河南省委遷到竹溝后,根據(jù)徐州失陷后的國內形勢,準備把敵后游擊戰(zhàn)爭作為黨在河南的中心任務,提出了“準備十萬武裝”、“全黨軍事化”、“黨員軍事化”的口號。這一時期,竹溝根據(jù)地主要完成兩大歷史使命:一是準備干部,二是發(fā)展與組建新四軍基干隊伍。1938年2月,由彭雪楓負責,仿照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形式在竹溝開辦第一期軍政教導大隊。游擊戰(zhàn)術是教導大隊的主要課程,彭雪楓親自授課,主講《游擊戰(zhàn)術的幾個基本原則》,王國華、張震、岳夏、周志堅、王海山、方中鐸、譚友林、周季方等都給教導大隊講過軍事課。同時,教導大隊還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經濟學、敵工等課程,由朱理治、陳少敏、危拱之、劉子厚、王盛榮、曹荻秋等講課。開封淪陷后,范文瀾、嵇文甫等一大批文學教授先后來到竹溝,也應邀到教導大隊講課。彭雪楓當時高度評價教導大隊說:“學習成績不亞于臨汾學兵隊,將作為開展豫魯鄂皖邊工作的核心力量?!盵6]64在舉辦教導大隊的同時,竹溝根據(jù)地還開辦了黨訓班、青訓隊以及電臺、機要、衛(wèi)生、司號、供給、婦女等各種專業(yè)訓練班,從1938年到1939年,共培養(yǎng)訓練各類干部4000余名,為黨在中原地區(qū)獨立自主地領導和開展抗日戰(zhàn)爭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準備。

        為迅速發(fā)展抗日武裝,做好組建新四軍基干部隊的工作,中共河南省委于1938年5月作出決定:“在竹溝立即準備再創(chuàng)立1500至2000人的新四軍……作為領導全軍區(qū)的游擊骨干?!盵7]72中共豫南特委以竹溝留守處的名義建立招兵處,動員各地黨組織發(fā)動群眾,輸送優(yōu)秀青年參軍。豫南特委書記王國華和竹溝工委書記張旺午親自負責招募新兵的工作,對招募來的新兵進行二至三個月的正規(guī)軍事訓練,然后再分期分批輸送到華中豫東、鄂豫邊等抗日根據(jù)地。從1938年3月新四軍四支隊第八團東征以后到1938年底,中共河南省委又在竹溝組織了老八團補充大隊、新四軍東征先遣大隊、新四軍東征游擊支隊、桐柏工作團等9批共計2000余人的骨干武裝。尤其是彭雪楓率領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東征后很快打開了豫皖邊和淮北地區(qū)敵后抗戰(zhàn)新局面,成為新四軍第四師的前身。

        三、竹溝——新四軍第四師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基地

        新四軍第四師創(chuàng)建時的基干部隊主要有四部分組成,其核心隊伍是彭雪楓率領的東征游擊支隊,其他為吳芝圃領導的豫東抗日游擊三支隊、豫東游擊支隊和新四軍東征先遣大隊(即“蕭大隊”)。

        豫東抗日游擊三支隊。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日軍沿隴海線大舉西犯,開封淪陷已成定局,中共河南省委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撤離開封,經許昌、信陽,于5月底到達竹溝。河南省委在竹溝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徐州失守后對華中工作的指示》,決定派吳芝圃(河南省委組織部長)領導豫東各地零散的抗日隊伍。后來,吳芝圃在豫東創(chuàng)建了睢杞太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展了1800余人的豫東游擊第三支隊,后成為彭雪楓新四軍游擊支隊的第三大隊。

        豫東游擊支隊。1938年春,張愛萍由長江局調往竹溝,負責統(tǒng)戰(zhàn)和發(fā)展抗日武裝的工作,并在竹溝著手籌建新四軍挺進縱隊。6月初,張愛萍率領竹溝留守處加強排50余人,奉命開赴豫東西華縣,做西華一區(qū)區(qū)長魏鳳樓(中共特別黨員)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幫助魏部建立黨的組織,整頓部隊,改造政權,使魏部的面貌煥然一新,戰(zhàn)斗力大為加強[8]119。為培訓抗日骨干,張愛萍還在扶溝、鹿邑等地舉辦抗日干部訓練班,并親自擔任教育長,講授《游擊戰(zhàn)術》等教程,培養(yǎng)了400余名抗日優(yōu)秀干部。該部很快發(fā)展到1200余人的抗日武裝,后分別補充到彭雪楓新四軍游擊支隊的第一、第二大隊。張愛萍完成了豫東抗戰(zhàn)工作的使命后,又到安徽創(chuàng)建皖東北抗日根據(jù)地,把根據(jù)地的武裝發(fā)展為新四軍第六支隊的第四總隊,這支部隊成為新四軍第六支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愛萍是彭雪楓的重要搭檔,彭雪楓犧牲后,張愛萍繼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

        新四軍東征先遣大隊(“蕭大隊”)。1938年7月,豫東一帶淪陷,國民黨軍隊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止日軍西進。河南省委遵照中央指示,迅速從竹溝留守處抽調一個中隊78人組成新四軍東征先遣大隊,由蕭望東率領,于7月2日從竹溝出發(fā),途徑汝南、上蔡、扶溝、西華進入豫東睢、杞、太地區(qū),與吳芝圃領導的抗日武裝并肩作戰(zhàn),后發(fā)展成豫東著名的“蕭大隊”。彭雪楓新四軍游擊支隊成立時,“蕭大隊”成為游擊支隊的第一大隊。

        竹溝東征游擊支隊。1938年9月中旬,毛澤東電示彭雪楓“先行開展豫東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9]179。9月27日,長江局指示彭雪楓“以新四軍游擊支隊名義出動”[10]120,東征抗日。在中共中央和長江局的指示下,彭雪楓在竹溝把手槍班和沖鋒槍排擴編為一個警衛(wèi)連與兩個步兵連,組成游擊支隊第二大隊,加上竹溝第二期教導大隊學員以及由延安派來的軍事、政治、地方干部共計373人,長短槍153支,正式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30日,彭雪楓率游擊支隊在竹溝東門外廣場誓師東征。

        游擊支隊誓師后,由竹溝出發(fā),經駐馬店、遂平、上蔡,于1938年10月8日到達西華縣杜崗,12日,與吳芝圃的“第三支隊”和“蕭大隊”舉行會師大會。會上,各部奉命合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吳芝圃任副司令員,張震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譚友林任政治部副主任。游擊支隊下轄三個大隊和一個警衛(wèi)連,共計1020人。

        1939年初,游擊支隊把原來的三個大隊擴編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團,并建立隨營學校,全支隊1700余人。1939年6月,彭雪楓率第二、第三團進軍淮上地區(qū),部隊擴大到7630余人。11月,奉新四軍總部命令,游擊支隊改名為新四軍第六支隊,全支隊擁有3個主力團、1個特務團、4個總隊、3個獨立營、1個隨營學校,計17800余人,正式建立了豫皖蘇邊抗日根據(jù)地。1940年7月,第六支隊與八路軍第2縱隊黃克誠部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全縱隊17000余人。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由毛澤東、朱德、王稼祥提議,經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新四軍總部批準,第四縱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由彭雪楓任師長。至此,經過3年多的努力,新四軍第四師完成組建工作。

        四、竹溝——新四軍第四師軍政干部的主要輸出地

        中原局和河南省委在竹溝高舉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組織和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不僅為組建和擴大新四軍抗日武裝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且還為新四軍第四師培養(yǎng)了大批干部,使他們成為新四軍第四師的領導骨干。由彭雪楓負責在竹溝開辦的軍政干部教導大隊,共培訓軍政骨干近2000人。竹溝留守處配合河南省委開辦的黨訓班(對外稱新兵隊),負責培訓全省支部以上的干部,兩年內培訓黨員干部1000多名。再加上青訓隊和地方武裝干部培訓班,培訓干部500余人。此外還有電臺、機要、衛(wèi)生、司號、供給、婦女等各種專業(yè)訓練班數(shù)十期,培訓各種專業(yè)干部及技術人員200人??傊?,從1938年至1939年,黨在竹溝通過各種形式培訓骨干共4000多人,黨員2800多人。其中除黨訓班的學員部分回到地方工作外,大部分到部隊工作??梢哉f,新四軍第四師的主要軍政干部大都是經過竹溝的培養(yǎng)和鍛煉而走向抗日戰(zhàn)爭的前沿陣地,其中比較著名的人員有:

        彭雪楓(1907―1944),河南鎮(zhèn)平人,抗戰(zhàn)時期,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處長,竹溝河南省委軍事部長,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qū)司令員。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與日偽軍作戰(zhàn)勝利結束之時,不幸為流彈擊中,英勇殉國。

        張愛萍(1910―2003),四川達縣人,抗戰(zhàn)時期,任浙江省委軍委書記,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參謀。1938年,從武漢調至竹溝領導統(tǒng)戰(zhàn)和抗日武裝發(fā)動工作,6月,帶領竹溝留守處加強排50余人赴皖東開辟豫皖蘇根據(jù)地,后任豫皖蘇省委書記,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qū)司令員。1955年晉升上將軍銜。

        蕭望東(1910―1989),江西吉安人,抗戰(zhàn)時期,任新四軍四支隊政治部主任,1938年7月,率領新四軍東征先遣大隊從竹溝出發(fā)到達睢杞太根據(jù)地,后任新四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1955年晉升中將軍銜。

        吳芝圃(1906―1967),河南杞縣人,抗戰(zhàn)時期,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1938年被河南省委派往豫東開辟豫東根據(jù)地,后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六支隊副司令員、新四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職。

        張震(1914―),湖南平江縣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參謀、新四軍竹溝留守處參謀長,1938年隨彭雪楓東征,后任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1955年晉升中將軍銜。

        滕海青(1909―1997),安徽金寨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教導大隊大隊長,1938年隨彭雪楓東征,后任新四軍第四師11旅和9旅旅長。1955年晉升中將軍銜。

        譚友林(1916―2006),湖北江陵縣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新四軍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隊長,1938年隨彭雪楓東征,后任新四軍第四師6旅旅長。1955年晉升少將軍銜。

        資鳳(1895―1955),湖南省耒陽縣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供給科科長、新四軍竹溝留守處軍需處處長,1938年隨彭雪楓東征,后任新四軍第四師供給部副部長。1955年晉升少將軍銜。

        孔石泉(1909―2002),湖南瀏陽縣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秘書,1938年到竹溝,后任新四軍第四師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長。1955年晉升中將軍銜。

        其他從竹溝派出參加新四軍第四師的主要人員(以姓氏筆畫為序)如表1。

        表1 從竹溝派出參加新四軍第四師的主要人員

        五、竹溝——抗戰(zhàn)初期華中新四軍成長壯大的重要基地

        關于竹溝對新四軍第四師創(chuàng)建的作用,彭雪楓曾有過深情的敘述:“回想起在竹溝時的晚聚晨會,你們給予我們的關懷與愛護以及別后你們不斷的通訊慰勞和鼓勵,我們是不勝之感激的……我們的勝利與壯大,都證明了你們所種植澆灌的花朵已經成長和茂盛起來,你們未白花心血。因此,我們的勝利也就是你們的光榮,你們應引以自慰和自豪的?!盵11]對這支從竹溝成長起來的英雄部隊,時任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同志曾給予高度評價,他在給中共中央?yún)R報豫皖蘇新四軍部隊情況時指出:彭雪楓的“基干部隊已開始走向正規(guī)化,部隊的各種制度與組織均已建立,服裝整齊,情緒很好,團結、緊張、活潑、嚴肅及艱苦奮斗的作風,已具有老部隊的各種優(yōu)點”[12]265。

        竹溝對于新四軍第四師創(chuàng)建的作用如此,對新四軍其他師創(chuàng)建的貢獻亦十分巨大??谷諔?zhàn)爭時期,新四軍7個師的第二師一部、第四師和第五師的基干部隊,都是從竹溝出發(fā),匯合各地黨所領導的武裝力量而發(fā)展壯大起來的。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是由鄂豫邊紅軍游擊隊、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改編而來的。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是豫南桐柏山區(qū)根據(jù)地的開辟者;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是竹溝抗日根據(jù)地的奠基者。新四軍“老八團”是從竹溝開赴敵后抗日戰(zhàn)場的先行者,在“皖南事變”后整編為新四軍二師,成為華中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一支勁旅。當時的竹溝抗日根據(jù)地,不僅是華中抗戰(zhàn)的指揮中心,同時也是新四軍成長壯大的重要軍事基地?;厩闆r如表2所示。

        表2

        抗戰(zhàn)初期,竹溝抗日根據(jù)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先后向中原敵后派出17批基干武裝,共計4800余人,其中中共黨員3000余名。新四軍7個師中,除第一師、第六師外,其余5個師都有竹溝派去的干部和戰(zhàn)士,成為堅持華中抗日的主力部隊。一大批從竹溝派出的黨政軍干部,不但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立下卓越功勛,而且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領導骨干。

        [1] 李先念.李先念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 方保營.王國華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EB/OL].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247125-1-1.html.

        [3] 朱理治.紅色竹溝[EB/OL].http∶//www.hndsw.com.cn,2009-06-08.

        [4] 竹溝革命簡史[Z].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解說詞,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藏.

        [5] 彭雪楓將軍在竹溝[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6] 彭雪楓.彭雪楓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

        [7]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抗戰(zhàn)時期的河南省委(二) [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8] 中共確山縣委黨史研究室.竹溝抗日根據(jù)地[Z].1998.

        [9] 張震.從臨汾到竹溝[J].燎原(第一輯),1980.

        [10] 徐君華.新四軍的組建與發(fā)展[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

        [11] 彭雪楓,等.告竹溝父老鄉(xiāng)親書[N].拂曉報,1939-10-05.

        [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少奇年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Zhugou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4th Division of the NFA

        GUO Chao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Zhugou was the earlier base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Henan, it’s the cradle and the important culture medium for the party and local government cadres of the 4th Division as well as the cradle of the 2nd Division, the 4th Division and the 5th Division. A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ally supporting point, Zhugou pitched in predominant contribution for the NFA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Zhugou; the NFA; the 4th Division

        E297.3

        A

        1006-5261(2011)06-0100-05

        2011-07-18

        郭超(1965―),男,河南平輿人,副教授。

        〔責任編輯 朱占青〕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黄片视频免费 |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在线| 精品+无码+在线观看| 人与禽交av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毛片| 少妇高潮紧爽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麻豆|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一区二不卡| www.av在线.com| 亚洲av少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 日本本土精品午夜视频| 先锋五月婷婷丁香草草|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99JK无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诱惑| 激情文学婷婷六月开心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又大又粗又爽18禁免费看|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国内自拍偷国视频系列|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视频天堂|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 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夜爽毛片|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亚洲午夜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免费久久av|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