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姍姍,嚴由偉,林榮茂,魏葉瑩
福州部分大學生特質焦慮與睡眠質量的相關性調查
劉姍姍,嚴由偉,林榮茂,魏葉瑩
目的探討大學生特質焦慮與其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方法分層隨機抽取福州地區(qū)453名大學生為對象,采用特質焦慮量表(T-AI)和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SQI)進行調查。結果大學生睡眠問題檢出率為11.48%;特質焦慮得分存在顯著的性別與年級差異;特質焦慮和PSQI總分、主觀睡眠質量及入睡時間等因子呈顯著正相關(r=0.16,P<0.01;r=0.16,P<0.01;r=0.11,P<0.01),且具有正向預測作用(β=0.16,P<0.01;β=0.16,P<0.01;β=0.11,P<0.01)。結論特質焦慮對大學生睡眠質量有顯著預測作用。
特質焦慮;睡眠質量;大學生
焦慮是指個人對即將來臨的、可能會造成危險或威脅時所產生的緊張、不安、憂慮、煩惱等不愉快的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它不僅可以是一種情緒狀態(tài),也可以是一種人格特質,前者稱之為狀態(tài)焦慮,后者稱之為特質焦慮。對于狀態(tài)焦慮,有研究者指出,焦慮等負性情緒對睡眠質量的作用是直接的,不需要經過中介因素[1,2]。而特質焦慮作為焦慮傾向中相對穩(wěn)定的個體差異,是個體把廣泛的刺激情境知覺為危險或具有威脅性時的不同傾向。目前,國內對特質焦慮和睡眠質量關系的研究尚不多見。本研究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以量表測驗的方式,調查大學生群體的特質焦慮水平及睡眠質量狀況,并試圖通過尋找特質焦慮影響睡眠質量的內在機制,探討此二者之間的關系。
1.1 對象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調查福州地區(qū)幾所大學的本科學生,共發(fā)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53份,問卷有效率為90.6%。在453名有效樣本中,男生203人,女生250人;大一109人,大二103人,大三119人,大四122人;文科139人,理科109人,工科104人,醫(yī)科101人。
1.2 方法
1.2.1 特質焦慮量表采用斯皮爾伯格等人編制的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STAI)中的特質焦慮量表部分(T-AI)[3]。該部分量表包括20個條目,用于評定人們經常的情緒體驗,反映人們一種較穩(wěn)定的或持續(xù)存在的焦慮傾向。其中第11項為描述負性情緒條目,9項正性情緒條目。其信度為0.90[3]。
1.2.2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該量表由18個條目構成,共7個成分,分別是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PSQI采用3級計分法,分數越高,睡眠質量越差。其總體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分半信度為0.87[3]。
1.3 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相關回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s表示。
2.1 大學生特質焦慮和睡眠質量狀況大學生特質焦慮總均分為44.20±7.52,PSQI總均分為4.62±2.37。以PSQI≥8分為檢出標準,大學生睡眠問題檢出率為11.48%(52人)。
2.2 特質焦慮、睡眠質量的性別差異、年級差異和專業(yè)差異比較大學生特質焦慮年級差異顯著(F=4.86,P<0.01),其中以大一學生最高(45.87±8.06)。并且,大一、大二學生特質焦慮水平顯著高于大三學生(P<0.01)。
2.3 大學生特質焦慮和睡眠質量的相關及回歸分析經過相關分析發(fā)現,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總分與特質焦慮均有顯著正相關(表1)。
表1 大學生特質焦慮與睡眠質量的相關分析
以特質焦慮為自變量,以PSQI總分及其各因子為因變量分別建構回歸方程,結果見表2。特質焦慮對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和PSQI總分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變異解釋量分別為2.5%、2.7%和1.9%。
表2 大學生特質焦慮與睡眠質量的回歸分析
作為一種人格特質,特質焦慮具有穩(wěn)定性,而在本次調查中卻發(fā)現,不同年級大學生特質焦慮存在顯著差異??梢姡刭|焦慮雖然總體趨于穩(wěn)定,但仍可能隨年級變化有所波動。本文中的大學生睡眠問題檢出率為11.48%,這與其它地區(qū)睡眠質量的研究結果相差不大。具體來說,該地區(qū)大學生的睡眠問題主要體現在入睡時間、主觀睡眠質量和日間功能障礙等3個方面,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4,5]。
本文結果表明,大學生特質焦慮對睡眠質量有正向預測作用。特質焦慮水平越高,睡眠質量越差。有研究表明,高特質焦慮群體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更容易產生聯想和擔憂,引發(fā)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導致睡眠質量降低[6]。還有研究表明,高特質焦慮大學生對負性刺激的反應時更短[7],且對威脅信息更加敏感[8],而這些負性刺激和威脅信息可能影響個體的睡眠質量。
狀態(tài)焦慮對睡眠質量的作用是直接的、顯著的[4]。而作為一種人格特質,特質焦慮則是通過穩(wěn)定地影響個體的焦慮傾向,觸發(fā)并引起各種各樣的睡眠問題。本研究中特質焦慮對PSQI的方差解釋率不高也可能源于此。因此,筆者認為,特質焦慮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是間接的,它主要通過狀態(tài)焦慮等的中介作用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而這種中介作用屬完全中介還是不完全中介,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1]Hamilton N,Catley D,Karlson C.Sleep and the affective response to stress and pain[J].Health Psychology,2007,26(3):288-295.
[2]嚴由偉,劉明艷,唐向東,等.壓力源及其與睡眠質量的現象學關系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10):1537-1547.
[3]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238-241,375-378.
[4]廖婷婷,鄒枝玲,楊勛,等.大學生睡眠質量與焦慮情緒關系的相關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5):2830-2832.
[5]石文娟,馬紹斌,范存欣,等.廣州大學生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26(6):470-471.
[6]劉明艷,嚴由偉,陳芳蓉.福州地區(qū)高中生焦慮敏感與睡眠質量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31(2):144-149.
[7]林榮茂,嚴由偉,唐向東.近15年來中國青少年睡眠質量指數的元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24(11):839-844.
[8]Guastella A,Moulds M.The impact of rumination on sleep quality following a stressful life event[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1151-1162.
[9]柳春香,黃希庭.特質焦慮大學生注意偏向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8,31(6):1304-1307.
[10]高鵬程,黃敏兒.高焦慮特質的注意偏向特點[J].心理學報,2008,40(3):307-318.
[2011-03-04收稿,2011-04-13修回]
An correlation study on trait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Fuzhou
LIU Shan-shan,YAN You-wei,LIN Rong-mao,et al.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trait anxiety and sleep qu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Methods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453 college students from Fuzhou were selected and surveyed with TAI and PSQI.ResultsAmong them 11.48%had sleep disorder.Furthermor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rait anxiety scores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Trait anxiety was statistically related to PSQI score,sleep quality,sleep latency(r=0.16,P<0.01;r=0.16,P<0.01;r=0.11,P<0.01,respectively).And trait anxiety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the above three items(β=0.16,P<0.01,foreach).ConclusionTrait anxiety can be a positive predictor to sleep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t anxiety;Sleep equality;College students
R749.055
A
350007福建福州,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劉姍姍,嚴由偉,林榮茂,魏葉瑩)
嚴由偉,Email:yanyouwei123@sina.com
[本文編輯: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