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良友》,六七十歲以上的文化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畢竟,這個刊物在民國時期太知名了?!读加选肥敲駠陂g最受寵的讀物,所以,當代報刊收藏人,沒有不把《良友》當作追求目標的。
《良友》畫報創(chuàng)刊于1926年2月15日,終刊于1945年10月。期間經歷了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記錄社會動態(tài)的新聞工具。雖然生存于“五洋雜居”、“中西雜處”的民國第一大都市上海,也曾歷經幾番沉浮,數易經營場地,但自始至終站在時代的前沿陣地,以精美的圖片和精悍的文字向世人傳播時局變化的準確信息,同時還將鏡頭伸向世界各地,將色彩斑斕的風景畫卷和山水美景奉獻給讀者。
《良友》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畫報之一,比當今世界上最馳名的美國《生活》早出版十年,比《蘇聯建設畫報》早出版四年,是中國第一份大型綜合性真像畫報。在中國新聞史和華文傳媒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因而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筆者與《良友》第一次見面,是1994年9月,地點在上海城隍廟。當時遇到此刊時,心率陡然加快——舊中國居然還有這么漂亮的畫報。初步印象是開本大器,封面美觀,非常適合展覽。翻看內頁,感覺里邊的內容涉及到那個時代的方方面面,既有軍國大事,也有社會百科雜聞,還有美術藝術和電影戲劇,很符合自己的需要,于是將收藏民國畫報作為重要目標。
茲根據自己的了解,對民國《良友》談些認識?!读加选返膭?chuàng)辦特色
《良友》以真相圖片為主,配合適量文字內容,反應社會要聞、趣聞、珍聞,是我國第一份連續(xù)發(fā)行十幾年、印刷技術始終保持一流的畫報。該報之所以能被中外廣大讀者喜愛,原因很多,主要有三點:
開本美觀大方,封面人物具有很強吸引力
封面如同人的五官,是給人第一印象的正面形象,封面帶有影星美女和名媛圖像,就如同見面時遇到一張?zhí)鹈赖男δ?,給人愉悅心性的感受,爾后產生想看內容的欲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一理。男性對于女性美的欣賞,原本是天性,在古詩文中很早就有表述。但古人闡述女人之美,只能用華麗的辭藻來描述,如《陌上?!罚纭堵迳褓x》,那種刻畫女性之美,盡管被推崇了千百年,但讀者根本無法徹底了解作者所描繪的美女的真實面目,只能根據作者的描述的狀態(tài)去猜想。明清以后,線裝書籍插圖多用單線勾畫技法,將女人的翩翩風姿刻畫上去,盡管還有些抽象,但“上眼”率已經明顯得到提高。晚清時期,以上海吳友如為首的一批職業(yè)畫家,用傳統(tǒng)技法創(chuàng)作了很多時事人物畫,刊印在畫報上,形神兼?zhèn)?,頗受讀者歡迎。民國之初,繪畫人物第一次走上刊物封面。1913年上海出版的《游戲雜志》,封面就是丁聰的父親丁悚先生繪畫的老夫子讀書圖,再后來鴛鴦蝴蝶派成員所創(chuàng)辦的《小說新報》、《民權素》、《小說時報》、《半月》雜志等,開始在封面上使用手繪女人圖像,有讀書的,有操琴的,筆法細膩,姿態(tài)逼真,呼之欲出。然而都是畫像,畫作者主要是但杜宇和俞鏡人。這類封面上有美女畫像的刊物面世后,立即引起讀者青睞,購閱者大增。受其影響,市場上又出現了大美人廣告煙片,色彩艷麗,楚楚動人,但終究沒有使用真人圖片。
第一個將真人圖片放到刊物封面的,是《良友》雜志。
《良友》創(chuàng)辦人伍聯德先生是個非常有美學頭腦的出版家。他原本受聘于商務印書館,主編《兒童教育畫報》和《兒童世界》,因很多出版想法得不到認可,為實現自己愿望,負氣離開出版社,自己創(chuàng)辦一份《少年良友》小報,結果發(fā)行僅七個月,便將底本賠光。但他才高膽大,在《少年良友》失利后,不但沒有就此歇手,反而借巨資創(chuàng)辦良友圖書出版公司,運行半年多后又創(chuàng)辦一份9開本大《良友》(當時發(fā)行的雜志大多為32開本,偶然有16開本,從未有這么大開本),封面直接上電影新星圖片,刊名為伍聯德先生自己設計的美術字。當時,電影這種新型娛樂項目剛被上海大眾接受,大家都在關注新影片的相關消息,而這時《良友》帶著大家追捧的女明星風采形象,迎著觀眾的目光而來,胡蝶、黃柳霜、陳燕燕、黎灼灼、徐來、阮玲玉、鄭萍如,就連后來到延安參加革命的電影表演藝術家陳波,早年的肖像也曾在《良友》亮相。有的影星還不止一次登上封面,如香港影后李綺年、上海影星陳云裳、嚴月嫻,曾三次在封面閃亮登場。有時《良友》也使用電影界、體育界女明星及?;ǖ恼掌龇饷妫耆抢门蕴烊恢?,給讀者以溫馨愉悅的感受,并利用中國新女性的風姿,引領大眾女性擺脫舊俗桎梏,絕無以色誘人之意。這種美女封面期刊,男人喜歡,女性更喜歡。說實話,到現在我們都應該感激當年的《良友》,如果沒有這些以封面形式保留的美女形象,那些耳熟能詳的影星、體育明星,很難一睹真容。因為一幅彩照的制作在當年非常艱難,遇光、受潮都會變色,很難保存至今。
刊物報道緊跟讀者關注的熱點
《良友》初創(chuàng)時印制了3000份,因為是印刷公司自己印制的,提前沒有聯系發(fā)行渠道,所以出刊之后讓員工拿到附近電影院去兜售,沒想到讀者見到后十分驚詫和歡喜,很快銷售一空,然后又連連加印兩次,每次2000份,共發(fā)售了7000份,超過出版多年的正常期刊。首戰(zhàn)告捷,編輯又不斷改進版面和內容,讀者越來越歡迎,特別是第十四期梁得所接手以后,《良友》很快成為上海最受寵的讀物,銷量不斷攀升,10000、20000、30000,最高竟達42000份,創(chuàng)中國期刊史紀錄。而且讀者也不限于上海,國內很多大都市幾乎都有銷售點。國外也設有很多銷售點,華僑購買十分踴躍,他們將《良友》當作了解國內時局變化的窗口。
何以有如此的碩果,我個人感覺,在于《良友》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能夠及時、準確、全面、正統(tǒng)地進行系列報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國正逢多事之秋,震驚世界的大事件連連發(fā)生,而每逢大事件突發(fā),該刊總是不顧安危,組織人員到前線采訪,以最快的速度搞到第一手圖片和文字資料,以最精美的印刷技術、最清晰的圖片和最翔實的文字將事件真相報道給社會。如創(chuàng)刊初期,正值南北兩個政權對立,南方是進步的國民政府,北邊是舊軍閥盤踞的北洋政府,該刊旗幟鮮明地介紹南方政府主要人物,對孫中山先生,還曾設專號介紹。那時的城市讀者和華僑讀者,對時局的變化非常關心,為滿足讀者這份需求,《良友》對于所有社會大事件都予以跟蹤報道,如北伐戰(zhàn)爭、中原大戰(zhàn)、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都用了大量圖片予以刊載??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良友》畫報更以激發(fā)全民抗戰(zhàn)為己任,做出很多緊跟形勢的正面呼吁??箲?zhàn)戰(zhàn)火吞沒上海,《良友》設備被毀,被迫遷到香港出版。這一時期的刊物封面,不再是楚楚動人的二八佳人,而是一個個威武不屈的抗日領袖和戰(zhàn)士,而且刊登的是國共雙方的抗戰(zhàn)最高級的將領。如抗戰(zhàn)爆發(fā)之際封面使用的是全國抗戰(zhàn)領袖蔣介石圖片,平型關戰(zhàn)役之后,使用的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圖片,臺兒莊戰(zhàn)役后李宗仁成為當紅人物,所以又使用他的圖片,其實不僅封面如此,內容也與封面呼應,報道的都是當時國人最關心的局勢發(fā)展狀況。由于《良友》緊緊圍繞全民最關注的戰(zhàn)局變化來報道,讀者需要什么就及時地報道什么,大有一刊在手,無須他求之勢,所以她能成為那個時代的讀者的最愛。
內容豐富,受眾面廣
《良友》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內容涵蓋面寬。因為在欄目設置方面,總編盡量考慮到適合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心理需求,既有學術、政論、科技等高層知識分子所需的內容,也有綜合性、文娛性等大眾欣賞的知識,甚至還有兒童需要的少兒欄目和家庭婦女所需要的生活常識。就連外國華僑也能讀到他們所想了解的情況。據業(yè)內人士統(tǒng)計,從1926年創(chuàng)刊到1945年終刊,174期刊物(含兩份專號)刊登圖片總量達32000幅。三萬多幅真實圖片,橫跨20年時間,實際就等于一部民國圖畫斷代史冊,是一部圖文并茂的民國百科全書。
《良友》以圖見長,文字刊用方面也非常用心,長年邀請了國內著名文學家、作家為之撰文,胡適、魯迅、林語堂、矛盾、巴金等文壇巨擘都曾在該刊發(fā)表過文章。正因為內容豐富,品位高雅,讀者才越來越多,最高發(fā)行量達到42000份,超過其他同類刊物的十幾倍。民國時期以內容豐富贏得讀者青睞的期刊只有兩份,一個是大型綜合性刊物《東方雜志》,以文字內容見長,略有些圖片;一個是《良友》,以時事圖片見長,圖文互助。當時社會各界名流,基本都閱讀這份刊物。
《良友》的成功,還在于取得一定影響后的繼續(xù)努力,不斷擴大經營范圍?!读加选冯s志運行納入正軌后,創(chuàng)辦人伍聯德又組織人力,利用自己的出版優(yōu)勢和《良友》的聲譽,組織了很多種出版物。而且,大多是首創(chuàng),棋先一招,獲得很大成功。如印發(fā)中外電影明星圖片冊,八開單張,印刷精美,售價與社會常見雜志差不多,都是兩角錢,但成本要低很多。此外還印刷了600多種外國名曲和當時流行歌曲集,也取得了驚人效果。后期趙家壁擔任主編時,還出版過“良友文學叢書”64種,“良友一角叢書”80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順應時代需求,組織出版一套“中國新文學大系”,卓有成效地記錄了新文學的歷史成果。這些書社會影響大,利潤也大,都是《良友》成功的重要因素。
《良友》的辦刊人
《良友》之所以深受那個時代讀者的歡迎,根本原因是辦刊宗旨符合大眾讀者的心愿。而之所以辦出這樣出色的效果,是由于辦刊人懂得讀者最需要什么。故我們再從辦刊人角度,分析一下原因。
《良友》首創(chuàng)者伍聯德先生是個非常有抱負的青年,他父親在美國謀生,很希望他到美國去,但他對美國沒什么興趣,對美術卻特別癡心,在上學期間就和同學陳炳洪一起翻譯一本《新繪學》,賣給商務出版社,從此嘗到甜頭,對出版業(yè)也發(fā)生很強烈的興趣,畢業(yè)后進入商務出版社工作。其間,曾滿腔熱情地給出版社編譯所所長王云五提了很多出版方案,由于沒有被采納,他果斷脫離商務出版社,籌借巨資和同學余漢生一起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良友圖書印刷公司,以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在他的精心策劃下,《良友》不斷創(chuàng)造佳績,終于成為中國報刊史上的一顆明珠。
盡管伍聯德自己比較懂美術和出版雜志的業(yè)務,但他的主導思想在于出版圖書,為能抽出更多的精力從事出版業(yè),自己在主編完第四期《良友》后,便聘請當時最有名望的周瘦鵑繼任主編。周瘦鵑先生是鴛鴦蝴蝶派主將,編輯出版的《禮拜六》在上海紅得發(fā)紫,伍聯德試圖利用他的威望和編輯水平,將《良友》做大。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周先生對圖片編輯并不在行,加之社會兼職多,精力根本不能保證,所以編輯出版了八期之后,社會反應平淡。為盡快扭轉局面,伍聯德果斷換上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美術工作者一一梁得所。梁得所,1905年生于廣東連縣,中學畢業(yè)后到山東齊魯大學學醫(yī),課余喜歡美術。1926年10月被伍聯德招聘到《良友》工作。1927年2月,這位剛滿22歲的青年人走馬上任,接替周瘦鵑先生,勇敢地扛起了《良友》大纛。梁得所上任伊始,首先改變欄目格局,將原來大篇幅刊登言情小說和消遣無聊的雜詩的板塊壓縮,努力增加時事新聞圖片,增加宣傳文化美育、啟迪心智的百科知識性圖片和文字,結果很快將《良友》的出版推到一個新臺階,發(fā)行也迅速打開局面,使《良友》進入較為成熟和完善的新階段,成為大上海乃至全國最有影響的刊物。在國際也有很高聲望,很多華僑都是通過這份畫刊,了解國內情況的。梁得所為《良友》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到第七十九期時,梁得所與伍聯德發(fā)生點矛盾,為不影響自己的抱負施展,梁得所離開了《良友》。伍聯德又及時起用另一個新人馬國亮。馬國亮和梁得所是同學,對美術工作十分熱心,被梁得所聘到《良友》,擔任編輯工作。其間,梁得所多次外訪,具體編輯工作都有馬國良主持,所以,梁得所離任后,伍聯德果敢命馬國亮接任《良友》總編。馬國亮也確實是個難得人才,接任后滿腔熱忱地開展工作,在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將《良友》推到了頂峰。
時事難料,1935年伍聯德因內部矛盾而出局,馬國亮也在1938年因內部矛盾去職。趙家壁接任主編。趙家壁來《良友》工作時間較長,他是1928年就被伍聯德親自聘到良友工作的。那年,《良友》發(fā)行越來越火,但伍聯德還不滿足,又相繼創(chuàng)辦了《藝術界》、《現代婦女》、《體育世界》和專門報道電影方面活動的《良友銀星》,還想辦一份學生刊物《中國學生》,因人手不夠,將剛上光華大學一年級的趙家壁聘去當美編。在伍聯德的培育和重用下,他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fā)揮,經過幾年錘煉,趙家壁成為良友業(yè)務骨干。擔任主編后,趙家壁一方面堅守《良友》的正常出版,一方面組織力量出版了很多文化、文藝方面的叢書,特別是《中國新文學大系》、《良友文庫》、《萬有文庫》等,不僅使良友圖書公司經濟收入得到空前提高,而且使《良友》在社會聲譽越播越遠。這些都是人才使用得當出現的結果。
《良友》在老期刊中的位置
中國第一次有畫報,是1884年由申報館創(chuàng)辦的《點石齋畫報》,完全是手工繪制,石版印刷。受其影響,之后的四十年間都是四開單面手工繪畫的小畫報占據新聞畫報的統(tǒng)治地位。民國元年雖然在廣州誕生過一份《真相畫報》,開始使用照相圖片,報道社會最關注的軍事和政治局勢變化,可惜出版不到一年。直到《良友》誕生,才真正有了非常具像的、歷時長久的時事新聞畫刊,一掃陳腐幼稚的文人手工畫報的獨統(tǒng)局面,給中國報刊出版業(yè)帶來了空前的新氣象,開創(chuàng)了中國現代畫報的新紀元。當時全國有大約6000多種報刊發(fā)行,上海是文化中心,報刊量在4000種以上,但在全國影響較大的不過二三十份,最著名的是《申報》、《新聞報》、《時事新報》,其余不足論。自《良友》面世后,地位迅速上升,僅一年后基本和出版了半個世紀的“申、新、時”齊名,二年以后執(zhí)報刊界之牛耳,成為上海第一大讀物。
在《良友》的影響下,上海新聞畫報如同雨后春筍,陸續(xù)誕生。有的是《良友》自辦的,如《今代婦女》;有些是間接受了《良友》啟發(fā)和激勵出版的,如《文華》畫報,《寰球》畫報、《美術生活》等,但誰都沒能超過《良友》、包括梁得所出局后主編的《大眾畫報》、這說明,《良友》在讀者心目中已經豎起了豐碑,不在乎誰來編輯。
對于《良友》的整體地位,方漢奇教授評價的恰如其分:“堪稱中國現代新聞出版史上出版時間最長,發(fā)行范圍最廣,發(fā)行數量最大,報道資訊最及時,內容最豐富的一部大型綜合性新聞畫報。在世界畫報史上,《良友》也占有顯赫地位?!?2007年為《良友》畫報重印本序)
《良友》是民國時代的一臺錄像機,刻錄了極其豐富、珍貴無比的歷史畫面,為后人留下了無法估量價值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