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ONI瑞士梅花表Master series大師系列天文臺腕表
貴為TITONI瑞士梅花表的旗艦系列,Master Series憑借其用料上乘及出眾品質,贏得無數顧客的高度贊賞。2009年首度推出的女裝腕表,閃耀迷人的風采廣受歡迎。今年,梅花表為豐富系列的款式,推出一系列新設計,其中一款流露出典雅的氣質,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名門閨秀。腕表的設計,首次在珍珠貝母殼面表盤上加入別致的波浪紋理,配合珍珠貝母渾然天成的獨特色彩,展現(xiàn)腕表無與倫比的魅力。另外,表盤上鑲嵌真鉆作為刻度,時刻散發(fā)著獨一無二的典雅尊貴氣質。透明的藍寶石玻璃底蓋,亦讓愛表的您隨時欣賞到自動機芯的優(yōu)美擺動。傳承大師系列的一貫風格,此腕表制作技術無可比擬,最適合擁有高雅氣質的女性。
金色當道中國獨家限量版
ck post-minimal極簡系列腕表燦金色款
受到影響深遠的后簡約主義藝術流派的啟迪,造型簡練設計原味的“ck post-minimal極簡系列”再次推出PVD燦金色款,有素面大號、小號兩款尺寸可供選擇:石英機芯置于優(yōu)美拋光的PVD燦金色鍍層不銹鋼表殼內,嵌有高壓強化礦石玻璃表鏡、圓形且素面、干凈無瑕的燦金色表盤更是點睛之筆。涂有l(wèi)uminova發(fā)光材料的燦金色拋光指針,清晰展示時針、分針、秒針,搭配經典的黑色小牛皮素面表帶及燦金色拋光不銹鋼表扣,為ck腕表暢銷經典表款之一。
浪琴表名匠心月輝映成雙:
執(zhí)子之手于真愛浪漫季
浪琴表的優(yōu)雅對表一向是愛侶們追捧的愛之信物,今季浪琴表特別推薦:男裝款式的浪琴表名匠系列玫瑰金月相腕表搭配女裝款式的浪琴表心月系列精鋼玫瑰金腕表,輝映成雙。名匠系列的俊朗,心月系列的溫柔最適合儒雅男士與愉悅女郎,特別推薦兩個系列中以玫瑰金為材質的款式,因為那散發(fā)著溫暖光芒的金屬靜靜釋放一股迷人的能量,任時光流逝,始終見證一份永不褪色的真愛。鉆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身著白紗的新娘眼中閃動著愛的淚花,同樣閃亮的還有她腕上華美的“心月”珠寶。心月系列精鋼玫瑰金腕表的款式中多有鉆石裝點表盤或表圈,它同時也是一件珠寶,令主人光彩奪目如童話中的優(yōu)雅公主。
潮宏基“Honey系列”對戒
以“設計領先”著稱的潮宏基珠寶于2010年冬季傾情獻上“Honey系列”對戒。情侶之間相贈戒指,是最為傳統(tǒng),并永不過時的表達愛意的方式。戒指因其圓渾的造型、特殊的貴金屬材質,象征著愛情的圓滿、完美、堅貞不渝。潮宏基珠寶歐洲設計中心的珠寶設計師深知此寓,在吸納全球時尚都會最令人心動的T臺潮流資訊與生活流行風尚,以敏銳的潮流觸角,糅合東方美麗情愫與西方人文精粹,創(chuàng)造出擁有完美光澤感的對戒款式,詮釋情侶間情濃蜜意的“Honey”關系,為牽手的愛人,捎去的浪漫祝福。
杰卡斯的旗艦產品百歲山西拉
作為杰卡斯的旗艦產品,百歲山西拉(CentenaryHill Shiraz)選用溫熱的巴羅薩(Barossa)山谷的葡萄,1947年為紀念約翰·格蘭姆先生在杰卡斯河岸邊開辟第一片葡萄園100年,約翰·格蘭姆的后代在一個小山坡上栽下一棵大葉榕灣無花果樹以示紀念,故此小山坡命名為“百歲山”。而這里出產的葡萄酒也繼承了這個富有意義的名字。豐滿的酒體結構和良好的復合度,是百歲山西拉的一大特色,而且要在瓶中儲存達五六年后才會推向市場。雨果赤霞珠(st Hugo CabernetSauvignon)的葡萄選自南澳大利亞最優(yōu)質的赤霞珠產區(qū)——庫納瓦華(Coonawarra),在具有豐富醇厚質感的同時還具有濃郁的果味和單寧,在未來的十年內都是其最佳的飲用期。這款酒的名字來自于紀念約翰的孫子——雨果·格蘭姆,他于1938年在Kyeema空難中不幸身亡,這款酒就是為了紀念雨果對奧蘭多葡萄酒業(yè)的貢獻而出品的。約翰西拉加本納(JohannShiraz Cabernet)的葡萄來自庫納瓦拉和巴羅莎地區(qū),酒瓶上標有“Johann'’的簽名,很明顯這款是為了紀念約翰先生而釀的,也是西拉和加本納混合釀造技藝的極致體現(xiàn),不但具有濃郁、豐盈的酒體,又不失杰卡斯馥郁果香的一貫風格,限量生產,是難得的佳釀。
美晶酒柜“感觸”觸摸屏技術引領酒柜行業(yè)發(fā)展
如果問家電或數碼電子產品行業(yè)中,現(xiàn)今流行的幾大科技時尚是什么,相信大部分消費者能明顯感覺到的一點就是:這些產品的操控方式由幾年前的按鍵式操控方式,都改為了更具科技含量、更人性化、更簡約美觀的時尚觸摸屏操控方式。作為國內恒溫酒柜的開創(chuàng)性領導企業(yè),美晶公司經過多年的產品研發(fā)更新?lián)Q代后,在2009年也在國內恒溫酒柜行業(yè)首家原創(chuàng)性地推出了觸摸屏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機交互輸入方式,與傳統(tǒng)的按鍵輸入方式相比,觸摸屏輸入更直觀,更具現(xiàn)代科技美感。同時,該酒柜用于溫度顯示及控制的背光源液晶LED觸摸顯示屏更是目前國內酒柜行業(yè)內唯一且最大的。儲酒溫度輔以創(chuàng)意酒杯圖案顯示,酒柜所有功能控制,僅需指尖輕觸,即可調節(jié)。整體外觀更大氣、高檔、尊貴。如同蘋果公司的IPAD、IPHONE引領了國際數碼產品潮流一樣,美晶公司的觸摸屏恒溫酒柜技術也引領了中國的儲酒新時尚。
斗色爭妍——故宮藏清代御窯瓷器精品展
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專題文物特展,屬澳門每年一度的文化盛事。本次的“斗色爭妍——故宮藏清代御窯瓷器精品展”是2011年度重頭展覽。展覽將展出的故宮珍藏康、雍、乾三朝“御用瓷器”,數量逾一百三十件套。展品種類豐富多彩,琳瑯滿目,分四個專題展出,包括“紋飾之美”、“工藝之美”、“釉色之美”、“形制之美”。清代瓷器裝飾紋樣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就其內容看主要以花卉、人物、動物及詩詞歌賦為主,兼有山水風景、田園風光等?;ɑ苎b飾紋樣隨著清代花烏畫的發(fā)展而在瓷器上日益增多,圖案彩繪也日趨考究。有些御窯器物的圖案,有著與同時期工筆畫相同的藝術水平??滴鯐r期花卉紋樣品種豐富,這其中又以牡丹紋最多,在花卉排序中,牡丹之后為四季花卉,蓮花、秋葵月季、寶相和芙蓉等。在工藝方面,清代御窯廠是建立在明代陶瓷藝術成果之上,它不僅收獲了明代御窯在瓷藝上的豐碩成果,也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造器理念和思維方式——以實用精神為主,兼具藝術禮儀和道德精神,“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精神。在展覽中,觀眾將可以全面欣賞到中國瓷器發(fā)展高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品之作。
施特德爾美術館館藏14至21世紀作品展
施特德爾美術館的收藏由中世紀后期到現(xiàn)在的歐洲藝術杰作構成。這次以“時間線索:施特德爾美術館館藏14至21世紀作品展”為名的臨時展覽沒有根據地區(qū)區(qū)域進行劃分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嚴格地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跨越國家的地域來展示館藏作品。這種方式為觀眾提供了濃縮的藝術歷史時間脈絡,確保能夠以一種新穎的、與眾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并且探索施特德爾美術館館藏杰作。同時,通過展示西方社會在各個時期關鍵的政治、社會、文化和科學事件資料,這個展覽向觀眾梳理了藝術史與整個人類社會的脈絡關系,并將西方油畫的發(fā)展歷史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展覽占據了12個展示空間,包括3D0件施特德爾美術館收藏的繪畫作品,展示的杰作包括從揚·凡·艾克、安德里亞·曼特尼亞、倫勃朗、尼古拉斯·普桑、喬瓦尼·巴蒂斯特·蒂耶波洛到馬克斯·貝克曼、畢加索、阿爾貝托·賈科梅蒂和格哈德·里希特等各時期藝術大師的作品。展覽期間,圍繞這些經典大師作品的綜合互動項目也將每月進行輪換,內容涉及技術創(chuàng)新、自然科學、戲劇歷史以及文學歷史,這些項目中也將包括新設立的“觀眾評論”單元,來自于政治、商業(yè)和科學領域的觀眾將會向參與者陳述自己對這些大師作品的個人解讀。
三秦瑰寶——陜西出土周秦漢唐文物展
陜西,古稱“三秦”,地處中國內陸的腹心,這里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三秦大地上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無數古代文明瑰寶的出土讓世人為之驚嘆。在深圳市文物局與陜西省文物局的通力合作下,深圳博物館聯(lián)合陜西各博物館歷時半年策劃,匯集各館藝術珍品,推出“三秦瑰寶——陜西出土周秦漢唐文物展”,展現(xiàn)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自信、開放的周、秦、漢、唐歷史。
珍秘翰墨:清宮藏善本碑帖特展
展覽展出的珍品數量為故宮博物院歷次碑帖展覽之最,如:《宋拓懋勤殿本淳化閣帖》、《北宋拓唐多寶塔感應碑》、《北宋拓唐懷仁集圣教序》、《宋拓游似藏開皇本蘭亭序》等皆在展覽之列。同時,為了展示清代宮廷所藏碑帖善本的用途,展覽還精選了清代宮廷摹刻、傳拓的碑帖名品,如《御制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懋勤殿法帖》、《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等一并展出。
絲綢之路和敦煌
展覽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國家文物局、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共同主辦。主要展出來自新疆、甘肅敦煌及寧夏等省區(qū)古絲綢之路上遺留下來的文物珍寶。其中,新疆參展的文物數占總參展文物數量的近四分之三。新疆參展文物匯集了四家文博場館的文物精品,自治區(qū)博物館58件(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66件(組),吐魯番地區(qū)博物館1 6件(組),和田地區(qū)博物館5件(組),主要是吐魯番阿斯塔納古墓群、小河墓地、洋海古墓群、尼雅遺址、交河故城、烏魯木齊南山阿拉溝墓地以及且末扎滾魯克古墓出土的文物。這是新疆最大規(guī)模一次文物外展。
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
在中國繪畫史上,山水、花烏、人物為三大主題,花卉是花烏中主要題材之一,成為歷代畫家喜愛描繪的對象。本次展覽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以花卉為主體的歷代佳作,分為“一年好景”、“境由心造”、“丹青面目”和“祥瑞吉兆”四個單元展出。遴選四時花卉表現(xiàn)季節(jié)和時令,顯示畫家如何以巧思構景造境和運用雙鉤填彩、沒骨、白描和寫意等基本技法,讓單純的題材呈現(xiàn)多種面貌或時代性,并解析繪畫中的吉祥寓意,以便欣賞畫家展現(xiàn)的不同角度,賞析花卉繪畫特有的美感和多樣性。
筆墨精神——中國書畫的世界
上野收藏是京都國立博物館藏中國畫之核心,由朝日新聞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上野理一氏收藏,并由其子、時任社長的上野精一選出,于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二月捐贈給京都國立博物館。上野收藏主要以中國明清時期的書畫為主,共有碑帖等書跡76件、繪畫87件。今年恰逢上野寄贈50周年,京都博物館特選出收藏中的110件作品介紹給觀眾,其中包括了10件國寶級精品。在展覽期間,一系列關于中國明清時期書畫的講座同時展開。
維也納1900:克里姆特、席勒以及他們的時代
上世紀初期,維也納成為歐洲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搖籃之一,這里除了擁有獨特的咖啡屋文化,還誕生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席勒曾經參加的“維也納工坊”團體、以及飽受爭議的“維也納分離派”團體,而藝術大師克里姆特和席勒則是當時最為耀眼的明星,這次展覽的最大亮點也是來自全球各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兩位藝術大師的作品,此外,展覽展示的由藝術家、建筑師、家具設計師以及維也納分離派的工匠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呈現(xiàn)了當時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合成藝術(thegesamtkunstwerk),由這次展覽東道主瑞士貝樂基金會提供的近200件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也使這次展覽試圖展示的20世紀初維也納文化概貌更加豐富完整。
盧浮宮藏意大利文藝復興珍品展——愛德蒙·德·羅契爾德收藏
該展覽由中央美院美術館與盧浮宮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展出盧浮宮收藏的十五至十六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版畫、雕塑作品共121件,內容涉及人物肖像、創(chuàng)作手稿、書籍插圖、建筑草圖、紋樣設計等多個方面。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盧浮宮文藝復興藏品中非常珍貴的部分,其中有幾件版畫作品是當今世存的唯一版本,并是首次在盧浮宮以外的地方展出。此外,展品中還將包括“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數件。該展覽的作品全部來自愛德蒙·德·羅契爾德男爵向盧浮宮博物館捐贈的個人收藏。該展覽由愛德蒙·德·羅契爾德收藏負責人、盧浮宮博物館銅版畫研究專家帕斯卡·托萊斯·戈爾迪奧拉先生擔任策展人。
白南淮
白南淮(1932--2006)出生于韓國,是20世紀最具創(chuàng)新能力的藝術家之一,普遍被認為是國際上第一位用視頻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開創(chuàng)了藝術界“MTV時代”,并且身兼錄像藝術家、表演藝術家及作曲家于一身。白南淮與日本錄像工程師舒雅(Shuya Abe)合作開發(fā)出“錄像合成器”(Video-Synthesiser),通過扭曲屏幕圖像的顏色和形狀,使錄像藝術有了革命性發(fā)展,同時他對公共廣播和衛(wèi)星電視以及流行音樂和視覺圖像的運用也具有重要意義。從早期的音樂表演和電視作品,到機器人雕塑和大型錄像裝置,本次展覽將全面展現(xiàn)該藝術家的生平藝術創(chuàng)作。
紙上美術館:12位華人藝術家
“華人藝術”這個定義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是華人當代藝術開始與西方“遭遇”后的命名,尤其在面對以西方為中心的論述時,更多帶有對待“他者”的定見,甚至帶有“后89:”冷戰(zhàn)思維下的政治意識。這次展覽邀請了谷文達、劉小東、王廣義、汪建偉、鄭國谷等12位華人藝術家參加,他們雖居住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及海外不同的地理空間并展開創(chuàng)作實踐,但卻在以共通的華人文化背景構建全新的華人文化疆界。
納丘·杜阿多作品《舞之巴赫》——西班牙國家舞蹈團訪華演出
身材高大、英俊瀟灑、編演俱佳的西班牙編導大師納丘·杜阿多,是當代舞壇中不可忽視的一位“具有特殊才華的、有分量的大師”,由他執(zhí)掌了20年的西班牙國家舞蹈團,以其獨特的藝術個性和舞蹈風格風靡世界。此次北京之行,西班牙國家舞蹈團精心挑選了杜阿多的代表劇目《舞之巴赫》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舞者變幻多姿的肢體引領觀眾走進“西方音樂之父”巴赫音樂中那深沉、悲壯、廣闊、內在的氣質,給音樂一次別樣的呈現(xiàn),為舞蹈帶來另一種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