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孤禽圖》
編號:2350
尺寸:78cm×41.2cm,水墨紙本,立軸
來源: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 北京市文物
公司五十周年慶典夜場
成交價:6272萬元
《孤禽圖》是八大繪畫藝術(shù)的經(jīng)典詮釋。整幅畫面孤禽一只,一足站立,無著無落,空靈寂寥。朱耷花鳥畫,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tǒng)。發(fā)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對所畫的烏夸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孤鳥“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xiàn)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該作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一)京12-196,文物出版社。
陳洪綬《米顛拜石圖》
編號:0938
尺寸:115cm×47.3cm,設(shè)色絹本,立軸
來源:中國嘉德2010年秋拍 中國古代繪畫
成交價:1176萬元
米芾愛石,見奇者輛拜,此幀即寫其顛狀。人物長面豐頤,相貌奇古,躬背作揖,神情虔敬。衣紋屈筆勁勾,鋒芒畢露,與石皴雖粗細(xì)有別,而峻嶒道勁之趣一致。二小童一前趨,一后瞻,使畫面又多了—重變化。陳老蓮入住青藤書屋,已是四十多歲以后,故此圖為其盛年所作無疑。曾多次出版,可稱名品。該作著錄于1,《明清和繪畫》第34圖、第35圖,東京國立博物館監(jiān)制,便利堂,1963年。2,《世界美術(shù)全集·中國(6)明清》32頁,角川書店,1965年。3,《東洋館開館紀(jì)念·東洋美術(shù)展》136頁,東京國立博物館,1968年。4,《東洋美術(shù)第二卷·繪畫Ⅱ》第22圖,朝日新聞社,1968年。5,《陳洪綬作品集》第3圖,西泠印社出版社,黃涌泉編,1990年。6,《海外遺珍·書畫續(xù)》第91圖,臺北,故宮博物院編,1998年。7,《水墨山水畫和潮流》189頁,土井白亭著,大阪國際文化藝術(shù)社。8,《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陳洪綬》第53圖,吉林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9,《流失海外的國寶·圖錄卷》298頁,上海文化出版社。10,《明清美術(shù)展目錄》。
謝時臣《山水》
編號:1022
尺寸:33cm×407.5cm,設(shè)色紙本,手卷,作于1560年
來源:中國嘉德2010年秋拍 中國古代繪畫
成交價:1120萬元
此圖連嶺疊嶂,樹高林密,良田秀野與湖天相接,村舍水閣有溪橋互通,農(nóng)耕漁唱,主客相望。畫的是江南富饒安樂的湖山景色。畫筆粗勁,墨光湛然,構(gòu)境繁富,意趣俱足,是謝時臣晚年用意的佳作。謝時臣是吳門畫家中善于學(xué)習(xí)各派長處的畫家,兼取吳浙兩派所長。既具沈石田的粗壯蘊藉又得戴(進(jìn))、吳(小仙)二公的偉岸氣勢,進(jìn)而上溯宋元,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擅長長卷,頗有膽氣,其繪畫成就在當(dāng)時即有很高的評價。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年),謝時臣繪《虎丘圖》(現(xiàn)藏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可與此作相較不分高下,只是此卷作于晚年。此時謝上窺梅花道人吳鎮(zhèn),筆墨更趨沉郁、渾厚,極為用意。該作是幡生彈治郎舊藏,并著錄于:1,《唐宋元明名畫大觀》321頁,大冢巧藝社,昭和四年(1930年)出版;2,《中國書畫之美——從明清至現(xiàn)代》1、2頁,中國藝術(shù)株式會社出版。
吳心來《黃山百景圖冊》
編號:1044
尺寸:21.5cm×17.5cm×25(4本),紙本,冊頁,作于1656-1657年
來源:北京匡時2010年秋拍 古代繪畫
成交價:660.8萬元
吳心來,明末至康熙人,字田生,號望稽子,安徽歙縣人。畫家,以擅鞍馬、山水、人物聞名于當(dāng)時,同時他也是新安畫派鼎盛時期的重要成員之一。黃山群峰峻峭瑰麗,山云松石無時不妙,無形不奇。清初時即吸引了不少名家競相圖繪,包括石濤、龔賢、黃賓虹、張大干、謝稚柳等,均有黃山山水冊頁傳世。目前就傳世的冊頁來看,最多者為50開左右,20余開冊頁形式最為常見,而作為新安畫派大家的吳心來,據(jù)第一百幅《破壁松》題跋所記:該冊頁繪制于丙申(1656年)元旦,至歲除方竣。花費了一整年的時間,圖繪黃山百景,或以山石,或以松云,或以寺廟為主景,各有具體之名,不僅畫法精妙,且篆隸題名小楷就秀逸工細(xì),誠為書畫雙絕,黃山百景之作亦畫史罕見,今傳世300余年。
徐悲鴻《白馬圖》
編號:0277
尺寸:101cm×61.5cm;作于1945年
來源: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 慶云堂近現(xiàn)代書畫
成交價:1680萬元
徐悲鴻畫的獨馬中僅此一件為白馬,而白馬多出現(xiàn)于其群馬作品之中。此件《白馬圖》在美術(shù)界眾所周知。由于葉淺予十分喜歡此件作品,一直懸掛在葉淺予工作室,且經(jīng)常取下展示給他的研究生看。所以在他的學(xué)生中無人不知此作品。他當(dāng)時的那些學(xué)生現(xiàn)在都是美術(shù)界的領(lǐng)軍人物。此作品系葉淺予捐贈給桐廬富春畫院的作品。1988年,葉老部分藏品捐給浙江桐廬富春畫院,中國美術(shù)館未能得到這些作品也深以為憾。當(dāng)時,葉老在1988年向家鄉(xiāng)贈送書畫的儀式上說:“富春山水哺育了我,我把這些書畫獻(xiàn)給家鄉(xiāng)人民,以抒發(fā)我對故土之情?!碑?dāng)?shù)卣刭浰?萬元人民幣,但他堅辭不受。當(dāng)即在《榮譽狀》上寫下:“此款轉(zhuǎn)贈桐廬縣文聯(lián)”一語。他說:“書畫是人民的財富,應(yīng)該留給人民?,F(xiàn)在有些社會風(fēng)氣不正,只講金錢,不講精神,我這樣做就是要同不良風(fēng)氣唱唱反調(diào)?!边@種精神令人敬佩。
張大千《天女散花圖》
編號:1142
尺寸:129.5cm×53cm;作于1936年
來源:西泠印社2010年秋拍
中國書畫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專場(一)
成交價:1456萬元
此幅《天女散花圖》,作于丙子(1936)十二月,繪天女手捧獻(xiàn)花踏云而來,衣袂輕飏,姿色端詳,衣飾發(fā)飾乃至裙裾勾花都依唐代風(fēng)尚,天女凝神,眉目間有所品察,左上角大干題詩云:“說法青蓮九品臺,天花病榻亦低徊。偶逢一笑禪心定,那有阿難著體來?!痹娨馀c天女姿色吻合,頗得意味。此畫原裝舊裱,配有清代粉彩瓷軸,甚為別致。為當(dāng)年著名書畫收藏家、民國實業(yè)家(上海民華染織廠創(chuàng)辦人)、謝稚柳的表兄王有林所藏。
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花卉紋五子登科敞口瓶
編號:0092
尺寸:高41.5cm
來源:北京匡時2010年秋拍 清代宮廷藝術(shù)品專場
成交價:1344萬元
該器敞口、細(xì)頸、美人肩,圓腹、圈足,比例俊俏得宜,是最標(biāo)準(zhǔn)的乾隆瓶類造型。通體施松石綠釉,口沿描金粉彩裝飾如意云頭紋,器身裝飾以一條飄逸的絲帶分為上下兩層,互相呼應(yīng)。紋樣以蝙蝠和纏枝蓮紋為主題,以纏枝蓮紋為中心,枝蔓綿綿中祥蝠飛舞,寓意吉祥。所有的紋飾都以金彩溝邊,工藝之精,讓人嘆為觀止。更為稱奇的是五個動作各異的瓷塑童子,裝飾在瓶的肩部、腹部和足部?;蚴峙跞缫?,或手持壽桃,或手拿竹笙,或攀爬嬉戲,描繪了一幅生動的五子登科圖。人物表現(xiàn)細(xì)膩生動,布局合理,代表了乾隆朝制瓷的最高水平。
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
編號:2970
尺寸:高32cm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 妙色瑩然——舒思深伉儷珍藏宮廷御制藝術(shù)精品
成交價:782萬港元
該瓶小口,短頸,豐肩,斂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頸飾花卉紋,肩環(huán)繪蓮瓣紋一周,腹部繪折枝四季花果紋,足墻繪蕉葉紋一周,每層紋飾間以青花弦紋。足圈內(nèi)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此器造型、紋飾均仿明宣德青花而作?!肚∮浭挛募分杏羞@樣的記載:戊午年(即1738年)六月御窯廠接旨仿燒“宣德青花三果梅瓶”。此器源自加拿大私人收藏,1991年3月18日于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567號。
清雍正胭脂釉粉彩蔬果碗
編號:3155
尺寸:直徑8.3cm
來源: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 古董珍玩
成交價:300萬元
此杯精巧玲瓏,胎體輕薄瑩透,釉質(zhì)勻凈明艷,紋飾精細(xì),色彩嬌嫩欲滴,為雍正胭脂紅釉器中的珍品。正如《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評價:“雍正時瓷質(zhì)極佳,設(shè)色亦極精致。有稱為雍正彩者,其綠、藍(lán)、紅等色均燦爛有光,為雍正一朝之獨擅”。
明代犀角雕玉蘭杯
編號:2724
尺寸:高19.6cm;長24.5cm;重265g
來源:西泠印社2010年秋拍 文房清玩·古玩雜件專場
成交價:3920萬元
此件犀角雕玉蘭杯,用材碩大,且不惜工本,杯身透雕鏤空。其上以玉蘭為飾。杯身上大下小,上部為荷葉形。杯內(nèi)葉脈相布,杯外壁上高浮雕朵朵玉蘭花枝形態(tài)各異、雕工圓潤、氣韻含蓄,杯柄為玉蘭花枝、枝干交錯鏤空而成,其上大大小小玉蘭花或盛開或含苞,生動有效。整件犀角杯風(fēng)格古樸雅致,是件難得的明代犀角精品。
清康熙御制銅胎掐絲琺瑯童子(一對)
編號:0095
尺寸:高29cm,28.5cm
來源:北京匡時2010年秋拍 清代宮廷藝術(shù)品
成交價:1232萬元
在眾多掐絲琺瑯器來說,一般以器皿類居多,相對以掐絲琺瑯為題材所作人物造形掐絲琺瑯器,則稀少到寥寥可數(shù),尤其以童子作造形掐絲琺瑯人物,并成對出現(xiàn)更是絕無僅有。此對掐絲琺瑯童子人像為銅胎,鎏金飽滿,胎體厚重,造形生動別致,姿態(tài)傳神,此對童子一腳恭跪于地,手呈展開狀,好似盼望有人疼惜般稚趣可愛,加上兩耳肥大、眉開眼笑的天真頑皮模樣,實令人很難不多看幾眼,服飾上則裝飾祥云、海水及典型康熙朝特有龍紋,琺瑯釉色飽滿有淺藍(lán)、深藍(lán)、松綠、淡黃、純白等顏色,是為標(biāo)準(zhǔn)的康熙朝掐絲琺瑯精品,為康熙朝御制工坊所制,供康熙皇帝賞玩之御制珍品。此件作品來源清楚、流傳有序,最早于1996年作為英國蘇富比春拍封面,編號173號,并在2007年9月18日再度成為紐約蘇富比封面編號156號。此外,其于1997年1月23日在英國倫敦借展由The Rt Hon Douglas HurdCH,CBE,MP銀行與蘇富比慶祝香港1997年回歸所舉辦的一場重要中國文物展覽會,目錄編號204號。
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
編號:2867
尺寸:高72.5cm
來源: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
清皇氣度——清代宮廷模式藏傳佛教造像
成交價:1792萬元
此像表現(xiàn)的很可能就是大成就者噶巴拉。他發(fā)髻高挽,頭戴骷髏小冠,皺眉怒目,作憤怒狀,右手掌心向上,似托物,左手在下部托嘎布拉碗,碗內(nèi)甘露之上有長壽寶瓶,上身袒裸,僅以連珠瓔珞裝飾,下身著裙,瑜伽士的坐式,雙腿滿綴瓔珞。頭略向左側(cè),條帛在身后及兩臂外側(cè)飄起,有強烈的力感,暗示大成就在力量的強大和思想的空靈。雙層蓮臺,上下沿及束腰有均勻細(xì)膩的連珠紋為飾,蓮瓣肥厚,富有彈性,瓣尖及周邊都有精美的花紋為飾,這種形式的蓮花瓣在明代末年即已出現(xiàn),在康熙時期宮廷造像比較喜歡采用。此像體量高大,用銅厚重,做工精細(xì),很可能是來自于皇家某寺或者離北京不遠(yuǎn)的大型官廟。
陸深《白雁詩冊》
編號:0906
尺寸:23.5cm×14cm×14;作于1527年
來源:北京匡時2010年秋拍 古代書法
成交價:716.8萬元
此卷的價值,第一在于它的詩好,白雁作為“介禽”,本有吉祥之意,八首詩分別與“感始遇”、“背時好”、“樂寬大”、“懷故主”、“美圣德”、“識榮遇”、“悔末技”、“頌中興”結(jié)合,其比興的內(nèi)涵更顯得溫柔敦厚,是發(fā)達(dá)的氣象。第二在于書好,布局整肅,結(jié)字平正,用筆中和,墨色溫潤,顯得端穩(wěn)和諧,給人以洞明練達(dá)的感染。傳世的陸深書法,此冊堪稱天下第一。第三在于它歷經(jīng)大名家的題鑒著錄,流傳有緒,如董其昌、莫如忠自不言,孫承澤更是康熙時的臺閣重臣兼大收藏家,當(dāng)時唯卞永譽能與之相埒。此外如王澍、劉國鈞等,我們都耳熟能詳。第四也是更可貴的一點,是無獨有偶。也許是因為對這卷詩、書的自我滿意,也許是因為談東石收到此卷后為談鶴津所見,東石又向陸深介紹了鶴津的情況,所以他又寫了第二卷送給鶴津。這第二卷歷經(jīng)陳繼儒的題跋、卞永譽的收藏,后入乾隆內(nèi)府,著錄于《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二六和《石渠寶笈》卷三十。
明萬歷朱國祚撰書“先太傅文恪公冊立光宗儀注稿”(一卷)
編號:4457
尺寸:737cm×29cm,紙本,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手稿本
來源:中國嘉德2010年秋拍 古籍善本
成交價:212.8萬元
此卷包首簽題“先太傅文恪公冊立儀注稿十一世孫口瑞謹(jǐn)藏”。內(nèi)有梁同書題“明太傅先文恪手定冊立光宗儀注稿”。此件為明萬歷二十九年十月,禮部侍郎管禮部事朱國祚手定冊立明光宗朱常洛為太子儀注稿。萬歷一朝因鄭貴妃欲立生子朱常洵為太子,更張國本,致外朝群臣反對,萬歷亦避群臣攻擊,避政十?dāng)?shù)年,最終詔立光宗為太子。此件為時任禮部侍郎朱國祚手草冊立光宗儀注稿,為冊立儀式大典的詳細(xì)步驟、儀式、禮節(jié)等安排,此系有關(guān)重大歷史事件的文件。冊立后,萬歷至天啟間紅丸、梃擊、移宮三大案連發(fā),均圍繞光宗立太子之事,為大明王朝衰落的標(biāo)志性重大事件。此件行文中,依阮元考證,皇太子以下四王,為同日所封福王、瑞王、惠王、桂王;妃有恭妃、鄭貴妃、端妃。此卷金蓉鏡考“曝書亭文集兩記文恪公于冊立東宮事特詳著錄”。王國維《明太傅朱文恪公手定(冊立光宗儀注稿卷)》跋,知此卷至清中嘉慶間仍為朱氏世藏。至王國維跋時稱:“今歸吾友蔣孟頻學(xué)部”。阮元、王國維、金蓉鏡等長跋,是為明季政治重要史料文獻(xiàn)。
資治通鑒綱目全書一百一十一卷末一卷
編號:0411
尺寸:22.1cm×15.5cm;16夾106冊
來源:西泠印社2010年秋拍 西泠首屆古籍善本專場
成交價:358.4萬元
該書將朱熹《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南軒《訂正通鑒綱目前編》二十五卷、商輅《續(xù)資治通鑒》二十七卷三部合刻為全書?!顿Y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編年史中跨度最長的一部巨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大理學(xué)家朱熹據(jù)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撰成《資治通鑒綱目》一書,凡五十九卷。全書以編年體的形式記敘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大事。每事以大字記其梗概,稱“綱要”,以小字詳述之,稱“細(xì)目”,故稱為“綱目”。這一體例的史書稱綱目體。立綱仿效《春秋》,力求平謹(jǐn);敘事仿效《左傳》,敘事詳明。其每論一事,均以“凡”發(fā)之,模仿《左傳》所列的“五千發(fā)凡”。朱熹、金履祥、商輅所撰的三部綱目體史書包含了元以前的正史,故明末刻書多以三家合刻,而以陳仁錫評閱本最為流行。清康熙皇帝經(jīng)常翻閱此三書,命儒臣宋犖等重新匯編,??坛霭?,命名為《御批通鑒綱目全書》,于康熙四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07-1710年)完成。
吳冠中《貴州侗家村寨》
編號:0642
尺寸:90cm×96.5cm,紙本彩墨
來源:北京匡時2010年秋拍 油畫雕塑專場
成交價:1680萬元
《貴州侗家村寨》一畫作創(chuàng)作于1982年,1992年吳冠中先生追記補款之后,在韓國國家美術(shù)館同李可染、白雪石等先生畫作一同展出,后由印度尼西亞重要藏家收藏此畫十八年,今年參加北京舉辦的“風(fēng)箏不斷線——吳冠中作品珍藏展”始得與國內(nèi)觀眾見面。畫面中的侗家村寨,宛若世外桃源,點綴在密林間,寧靜幽隱而又交通相連,房屋疏落有致卻又綿延不絕。畫中依稀可見勤勞的侗家人在勞作,他們鮮艷的服裝是畫面中跳躍的亮點,與遠(yuǎn)處的山脈、近處的樹林形成動靜相宜、冷暖相稱的和諧畫面。在這幅畫上樹木、江水、云山的表現(xiàn)依然具有傳統(tǒng)中國畫的神韻和意境,而色彩與人物又帶有西畫的跳躍與秩序。
陳逸飛《父與子》
編號:1243
尺寸:198.7cm×198.7cm,作于1995年
來源:北京翰海2010年秋拍 油畫雕塑I:中國經(jīng)典美術(shù)
成交價:2576萬元
《父與子》畫幅巨大,粗獷豪放,充滿現(xiàn)代感,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陳逸飛先生曾說:“畫西藏風(fēng)情是由來已久了,我在八十年代就畫過。八十年代后我去了西藏。西藏是個離天最近,有神山圣水的地方,是一塊凈土,民族特性渾厚,民風(fēng)淳樸,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彼€說:“藏族是最入畫的民族,人的線條、皮膚、服裝、服飾都具有強烈的個性,這一切都給藝術(shù)家提供了非常好的載體。這不是獵奇,而是美感、個性使藝術(shù)家傾倒”。陳逸飛在藝術(shù)上一直保持著浪漫主義風(fēng)格,他以其超群非凡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和設(shè)計感極強的構(gòu)圖和布局,再加上他那種浪漫民族主義情懷,造就了自己獨特的“油畫標(biāo)簽”?!陡概c子》即是深深烙有這種標(biāo)簽的作品。
顏文樑《鴉舟》
編號:1602
尺寸:51cm×74cm,作于1982年
來源:西泠印社2010年秋拍 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油畫雕塑專場
成交價:694.4萬元
《鴉舟》曾收錄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權(quán)威畫冊《顏文樑》。該畫作尺寸為51厘米×74厘米,尺幅之大在畫家一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也極為罕見?!鞍嘴F、輕舟、蒼穹”——繁華喧囂的都市生活里,《鴉舟》無疑是一幕清新雅致的風(fēng)景。作品用色明快干凈,構(gòu)圖大氣流暢,天水一色的構(gòu)思,新穎獨特。蒼??彰傻乃貎羯{(diào)被大面積使用,凸顯凜然寂寥之感。天空中一抹徐徐推展的鵝黃,將一天伊始的悸動感呈現(xiàn)得豐盈飽滿,予人以希冀的空間。同時大地、樹木、船舟等細(xì)物的描繪亦是生動別致。大片藍(lán)色花朵沿著河道點綴盛開,為畫面平添幾分絢麗靈動的氣息。畫家忽略了細(xì)致的線條勾勒,取而代之的是色塊擦涂的方法,避免了景物死板生硬的可能。然而細(xì)心觀察,船只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以及人物的姿態(tài)卻出人意料地精準(zhǔn)到位。融細(xì)膩于豪放之中,從概括中提煉精華,這是顏文樑個人藝術(shù)風(fēng)格主要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