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平縣泰山紅石榴栽植面積已達666.7公頃。為了探索石榴早果優(yōu)質豐產(chǎn)的技術措施,我們于2003年建起試驗園,進行了秋施基肥、精細修剪等技術措施的對比試驗。7年生泰山紅石榴平均株產(chǎn)33.1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1820.5千克,產(chǎn)值達14564元。
1 試材與方法
1.1 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園位于東平縣東平街道辦事處于寺村,為山前丘陵地。2003年11月下旬建園,主栽品種泰山紅石榴,授粉樹嶧城軟籽、青皮甜、大紅酸,行株距4米×3米。面積6.67公頃。土壤為褐土,pH值7.1.有機質含量0.6%,土層厚度50-80厘米。當?shù)啬昶骄鶜鉁?3.6℃,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16.5℃。無霜期2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474.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40.5毫米。
1.2 方法
對試驗園泰山紅品種,分別進行秋冬施基肥和春季集中施肥;樹盤夏覆草;精細修剪+秋施基肥和春季集中施肥+夏季覆草,以上三個技術項目的對比試驗。每隔5行選3行作為樣本樹,重復3次,分別觀察其效果。對照為以上三項措施均不采用,其他管理一致。
2 結果與分析
2.1 秋冬施基肥和春季集中施肥
2005年以來,11月下旬至土壤封凍前,在樹盤連年交替挖放射狀溝,每667平方米施雞糞等有機肥2000千克,混摻麥秸、適量氮肥,回填,足量灌水沉實;春季集中施肥,株施優(yōu)質圈糞25-40千克、尿素0.75千克。對照則放棄秋冬施基肥和春季集中施肥,其他管理一致。結果表明,供試樹在成花、坐果、產(chǎn)量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表1)。
2008-2010年,供試樹采取在麥后樹盤覆草措施。2010年平均株產(chǎn)26.9千克,而對照18.5千克,僅是覆草樹產(chǎn)量的69%(表2)。
2.3 精細修剪+秋施基肥/春季集中施肥+夏季覆草
石榴樹的整形修剪,樹形以開心形、紡錘形為主。對于樣本行供試樹采取冬、夏季修剪相結合,以夏季修剪為主,進入結果期樹遵循“三稀三密”的原則,即:上稀下密、外稀內(nèi)密、大枝稀小枝密,精細修剪。通過調(diào)枝,使結果枝與營養(yǎng)枝的比例保持在1:5-10,做到通風透光,集約營養(yǎng)。而對照則只進行1次冬剪。2010年三項技術處理均采用的供試樹,平均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達到1820.5千克(表3),超出對照803千克。
3 小結
泰山紅石榴對土壤條件要求并不嚴格,pH值在6.5-7.5均可生長。但是,粗放管理完全花比例小,坐果率很低,產(chǎn)量和效益低下。試驗表明,采取秋施基肥、集中施肥,樹盤覆草,以夏季修剪為主的精細修剪等技術措施,能顯著改善其成花結果習性,產(chǎn)量和效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