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閱讀得最多、最仔細的女人,是他的初戀情人范我存。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遠房表妹,常州人。兩人初次見面,余光中感覺這個江南表妹像一朵瘦弱的水仙,楚楚可憐,討人喜歡,氣質(zhì)高雅而有魅力。那年,余光中只有17歲,范我存14歲,再加上有遠親關系,余光中不敢有非分之想。
后來,他們都長大了。余光中是情竇初開的大三學生,范我存是因肺病休學在家的高中女生。兩人在接觸時,難免互放出愛慕的光亮。他們有共同的話題,一談起文學、繪畫、音樂,就興致勃勃,以至忘了吃飯。他們還成雙成對出入電影院。余光中每篇作品見報前,范我存是第一個欣賞者。范我存多才多藝,對西洋現(xiàn)代畫,特別是凡#8226;高的作品知之甚多,填補了余光中藝術生活的空白。她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
1965年,余光中在國外寫的一篇游記中,這樣描述皮膚白皙、五官清麗的范我存:“一朵瘦瘦的水仙,裊娜飄逸,羞澀而閃爍,蒼白而瘦弱,抵抗著令人早熟的肺病,夢想著文學與愛情,無依無助,孤注一擲地向我走來……”至于這個理平頭、穿麻布制服、看起來有點害羞的表哥,范我存感覺他才華出眾,內(nèi)涵豐富,說起話來有幽默感,和他一起生活,一定有情趣且穩(wěn)妥可靠。他們因戰(zhàn)亂在四川分別生活過七年,以至于交流時,為了增強親切感,均用流利的四川方言交談。后來到了臺灣,四川話仍是他們共同的愛好。
詩人皆浪漫,余光中也不例外。墜入愛河不能自拔時,他曾用一把小刀在院子里的楓樹干上,刻下“YLM”三個英文字母,Y代表他本人,L代表情愛,M代表范我存。
讀余光中的詩和散文,總會看到咪咪、宓宓的名字,這均是范我存的代稱。余光中從年輕時到垂暮之年,都稱自己的妻子為咪咪。
下面是余光中寫于1954年秋天的《咪咪的眼睛》:
咪咪的眼睛是一對小鳥,
輕捷地拍著細長的睫毛,
一會兒飛遠,一會兒飛近,
纖纖的翅膀扇個不停。
但它們最愛飛來我臉上,
默默脈脈地盤旋著下降,
在我的臉上久久地棲息,
不時撲一撲纖纖的柔羽。
直到我吻著了我的咪咪,
它們才合攏飛倦的雙翼,
不再去空中飛,飛,飛,
只靜靜地,靜靜地睡在窩里。
范我存是余光中的文學助手。余光中1955年翻譯的《凡#8226;高傳》,全文三十多萬字均由她抄寫。那時還沒有電腦,抄起來該多費勁。范我存卻把抄文稿當成寫情書。
1956年9月2日,是二人大婚之日?;槎Y氣氛熱烈而隆重,著名作家梁實秋、《文學雜志》主編夏濟安均到場祝賀。
婚前嬌柔羞澀的范我存,婚后成了小袋鼠媽媽,先是兩個三個,最后是一窩雌白鼠的媽媽。她已經(jīng)向雷諾阿畫中的女人看齊。余光中事后回憶說:“她幫我摒擋出一片天地,讓我在后方從容寫作,我真的很感謝她。”余光中婚后忙于寫作和備課,常幾天關在書房中幾乎忘記他人的存在,好像天塌下來都要這個主婦承擔。剛開始,她無法適應余光中的不理睬,后來覺得他的創(chuàng)作進入了“無我之境”,只要他能寫出佳作,自己犧牲也值得。
從操持家務、領取稿費到余光中對外交往所做的準備工作,全由范我存獨立支撐。這位四個女兒的母親和丈夫的保姆,成了全家的精神支柱。她是一個永遠的新娘。再好的夫妻,生活時間長了,難免也會發(fā)生矛盾。碰到這種情況,雙方均退讓。余光中認為:“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靠妥協(xié)?;橐鍪且环N妥協(xié)的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
對愛情的渴望焚燒到沸點時,余光中會對著高空喊:“咪——咪,咪——咪,咪——咪?!痹诮Y婚30周年紀念的日子,他專門在香港購買了一條珍珠項鏈送給愛妻,并寫下一首題為《珍珠項鏈》的詩:
滾散在回憶的每一個角落
半輩子多珍貴的日子
以為再也拾不攏來的了
卻被那珍珠店的女孩子
用一只藍瓷的盤子
帶笑地托來我面前,問道
十八寸的這一條,合不合意
就這么,三十年的歲月成串了
一年還不到一寸,好貴的時光啊
每一粒都含著銀灰的晶瑩
溫潤而圓滿,就像有幸
跟你同享的每一個日子
每一粒,晴天的露珠
每一粒,陰天的雨珠
分手的日子,每一粒
牽掛在心頭的念珠
串成有始有終的這一條項鏈
依依地靠在你心口
原來人可以像樹
(摘自《愛情婚姻家庭#8226;生活紀實》2010年第11期圖/薰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