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不能回避的一個話題是“超級女聲”,很多人在網絡媒體上看到我支持張靚穎。作為公眾人物,在這樣一個熱點事件上公開個人立場,是有一定風險的,那意味著得罪其他“超女”的“粉絲”,妹妹也罵我“腦子壞了”。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我與她有過一段偶遇。
2004年夏天,中國舉辦亞洲杯足球賽,我在成都做現場解說。比賽結束,朋友帶我去一個酒吧,說那里有個女孩子歌唱得很好。
酒吧里坐滿了人,有個個子不高、胖乎乎的、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褲、頭發(fā)隨意扎起、素面朝天的女孩子站在話筒前開始唱歌。
她唱出第一句,我就被鎮(zhèn)住了。我不懂音樂,但曾與很多著名歌手一起K過歌,近距離聽過許多高手的演唱。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眼前這個女孩子絕不一般。她的音質獨特而飽滿,富有穿透力與表現力。她唱了兩三首,表情很平靜,似乎還有點郁郁寡歡的樣子。
朋友也許是???,她看見我們這桌人時,高興地沖我們招手。一個朋友起身過去,和她說了幾句。她遠遠地沖我笑笑,說:“今天有位特殊的客人到我們酒吧。我非常榮幸。下面的這首歌獻給他,表達我和我的樂隊對他的敬意,因為我和我的樂隊都是他的Fans。”她連唱了幾首歌,中文、粵語、英文,還與樂隊聯袂反串表演。
我感受到她的實力,問這個女孩多大。朋友說她20歲,在四川大學外語學院讀書。我說這女孩前途不可限量,朋友說今天就是想讓我聽聽,看看她潛質如何。
演唱結束,她的樂隊跟我合影,她只靜靜地在旁邊看著。那晚,她完全是一個小胖丫頭的樣子,相貌平平,普通、簡單、透明、陽光,仿佛是一個晚自習結束后,偶爾來酒吧客串的大學生。我記住了她的名字——張靚穎。
2005年6月,我在荷蘭轉播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閑時上網,看到張靚穎的名字出現在諸多報道中——她獲得“超級女聲”成都賽區(qū)亞軍。成都真是人杰地靈啊,居然有比她唱得更好的人。后來,我才知道那是李宇春。
轉播完世青賽回國,“超級女聲”已經席卷全國。每到星期五,我就打開電視看看張靚穎的表現,聽聽她的歌聲。當初我認識的許多成都朋友都已成“涼粉團”骨干。他們聽聽我的意見,再把意見轉告給她,我和她之間從來沒有通過電話。
許多媒體聽說我是“涼粉”,要來采訪我。我說我挺喜歡她的歌,但不便表態(tài)自己是“涼粉”。
不久,媒體上有了另一種聲音,說“超級女聲”是一個惡俗的節(jié)目。惡俗之說出現后,成都一家報社的記者打來電話采訪,我終于按捺不住,坦誠地表達了自己對“超級女聲”節(jié)目的喜愛和對張靚穎唱歌的欣賞。
我大概是臺里第一個公開支持“超級女聲”的人。那時,許多同事甚至把辦公室的電腦屏保設置成“超級女聲”中他們喜歡的人物照片。
張靚穎唱《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那場比賽,我和朋友們一邊吃飯一邊看。一位國內知名的體育經紀人對我說:“幫個忙,我想請張靚穎做‘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的形象大使,在開幕式上領唱國歌?!?/p>
2005年11月初,“超級聯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館舉行,張靚穎現場領唱國歌。中間休息時,她還帶大家唱歌。她做這些全都是無償的。那時,她不代表“超級女聲”,她代表中國大學生。將來,如果成為新的王菲或那英,她不只屬于“超級女聲”,更不屬于湖南衛(wèi)視。
央視準備第十屆全運會報道,體育中心同事希望我聯系到張靚穎,請她出現在十運會開幕式系列節(jié)目中。張靚穎在上海巡演之前,抽出半天時間,在小雨中與劉翔進行了一段對話:關于體育、成敗、人生、音樂。節(jié)目錄制得很成功。
張靚穎是體育愛好者,喜歡足球、籃球、田徑。她為了參加“超女”,運動健身瘦了20斤。她很愿意做中央電視臺的客串記者,去采訪劉翔。盡管一夜成名,她仍是一個樸實本色的女孩。
后來,這個節(jié)目在播出前被否定。這一結果惹出大麻煩。劉翔個人官方網站當天晚上就發(fā)布了這個消息,我還打電話通知了“涼粉團”成員,劉翔和張靚穎的支持者們都在等待這個節(jié)目。我和同事們都很沮喪。接著,網絡上出現攻擊張靚穎的聲音,說她為了出名不擇手段貼近體育明星。我們體育新聞的制片人氣憤地想在網絡上發(fā)表聲明,替她洗冤,后來考慮到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只得作罷。
張靚穎在火箭速度中成為明星,同時也以火箭的速度品嘗到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付出了成名的代價。對于一個21歲的女孩來說,這也許太快。不過我想,她應該會比我更快適應這樣的環(huán)境。我至今仍是個“不懂事”的人,時常干些“不懂事”的事。幸好張靚穎能理解這場“停播”變故。她到北京后,我們一起吃了頓飯。大家說起此事,一笑而過。
到目前為止,我跟張靚穎只見過三次面,一次在成都的酒吧,一次在北京吃飯,另一次是2005年9月26日,我以一個歌迷的身份,在成都出席她的個人答謝演唱會。我們是普通朋友,同時,我也是她的“粉絲”。
(摘自《像男人那樣去戰(zhàn)斗》朝華出版社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