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熊貓藝術家趙半狄如此解釋自己的轉(zhuǎn)型,并進一步解釋說,中國需要有更多想像力的藝術家。
“我的畫法已經(jīng)足夠好,但中國不需要技巧優(yōu)秀的畫家?!?/p>
名畫紛紛被盜,其嚴重程度早已超出人們的想象,著名藝術品犯罪研究者愛德華多爾尼克就曾在他的書《是名畫總會被偷的》中這樣描寫。
“失竊的杰作可以組建一座博物館,堪與世界上任何一家最偉大的博物館相匹敵。其藏品包括551幅畢加索,43幅梵·高,174幅倫勃朗,以及209幅雷諾阿。維米爾也包括在內(nèi),還有卡拉瓦喬、凡·艾克、塞尚、提香、格列柯……”
近期媒體報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齊白石墓地被違章建筑環(huán)繞且尿跡遍地,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博客上這樣感慨。
“在世界范圍內(nèi)恐怕都難找到這樣的奇觀:一邊是堂皇浩蕩的祭祖大典,一邊是先賢墳頭的尿漬斑斑。不用懷疑,這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實。”
面對黃庭堅書法作品創(chuàng)造的拍賣天價,臺北故宮書法專家、世界范圍內(nèi)最權(quán)威的黃庭堅研究者傅申這樣表示。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特別難得,更不要說像黃庭堅這樣的宋代書法大家的傳世之作。由手各種原因書法作品的價值在很長時聞內(nèi)一直被嚴重低估。黃氏這樣的書法巨制實屬難得,4,368億人民幣的價格并不算貴,未來也許還會更貴?!?/p>
獨立策展人、批評家侯翰如針對藝術市場和收藏的問題如此回答記者。
“一個社會,如果最好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能夠被一般的觀眾、專業(yè)人士接觸到,只是作為有錢人的玩物,是很不健康的。這個可能也涉及我們這個社會對于自己當代文化的公共記憶如何保存。”
呂澎對“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大展中“新藝術”一詞的使用如此解釋。
“什么叫當代藝術?準確地說這個詞沒有意義,這個展覽沒用當代藝術,而是‘新藝術’,相對于昨天,綜合地給人一個印象。這十年當代藝術的基本特征,就是‘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