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種的體驗嗎?本來心情爽朗、興沖沖地去赴友人之約,最后卻敗興而歸。有些人會因此自責(zé),其實不盡然,問題也可能出在朋友身上。據(jù)美國研究者稱,有些朋友的言行會讓你感到筋疲力盡、灰心喪氣。研究者因此提醒人們,最好不要和這五類人走得太近。
暗中破壞型。“你怎么穿得像個村婦?”“看你,總是把事情搞砸?!碑?dāng)你想征求別人的意見時,朋友嘴里蹦出來的這些回答會讓你覺得很失敗,不僅如此,他們還喜歡在人前批評你。這種朋友看起來總顯得比你老練,看似你的參謀,實則是想在眾人面前貶損你。他們嫉妒心很強,于是經(jīng)常話中有話地冷嘲熱諷,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滔滔不絕型。當(dāng)一大群朋友聚會時,總有那么幾個人,話匣子一打開便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讓其他人沒有插嘴的份兒。這種“話癆”朋友,情緒一般比較焦慮,心理學(xué)上叫做“躁動”。躁動常常使他習(xí)慣性地侵占他人的時間,掠奪別人的感受。但也有些人,是想成為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故意搶朋友的風(fēng)頭。
自私自利型。你勞累了一天,已經(jīng)鉆進了被窩?!芭笥选币煌娫挻騺?,硬要你陪他玩通宵;你稍加遲疑,那邊便用“是不是朋友”來責(zé)問你。這種朋友很自私,心理上總覺得別人得到的多,自己得到的。少,感到不平衡,因此通過任意擺布別人來滿足自己不平的心理。
慣于毀約型。當(dāng)你興沖沖地起個大早來到事先約好的地方,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人。末了兒對方一句“不好意思,我有事”,讓你心情大打折扣。這類朋友心理不穩(wěn)定,情緒多變,一開始覺得事情有意思就爽快赴約,不幾天就覺得沒意思、沒心情,因此便常?!胺砒澴印?。
過于多愁善感型。多愁善感不是缺點,但面對過于多愁善感的朋友,卻經(jīng)常讓你覺得自己成了對方傾倒苦水的“垃圾桶”,聊天的內(nèi)容全是訴苦抱怨,沒有一點陽光的話題。這類朋友通常很自卑,遇到問題沒有勇氣尋找解決的辦法。長此以往,他們的不良情緒就會影響你的心情和看待世界眼光。
“問題”朋友如果影響到了自己的情緒和生活,你就要學(xué)會拒絕。但拒絕也要講究藝術(shù),特別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用強硬的語言指責(zé)他們,要盡量委婉一些。
手機號碼別問第二遍
一對萍水相逢的朋友,有初次交往、彼此感覺不錯之際,常常會互留手機號碼。盡管這些號碼相當(dāng)一部分不會在往后的生活中派上用場,但你必須要認(rèn)真地將它們——記錄在號碼簿里,如果少了這個動作,沒準(zhǔn)會給你帶來意料不到的麻煩。
軍和利是一對新結(jié)識不久的朋友,半年之后,軍參加了一次征文比賽,其中規(guī)則一就是讀者的短信投票。由于幾天前,軍換了手機,丟了利的號碼,在電話簿上查了半天才找到利的單位號碼,打過去,請組織周圍的一批好友為他投票。利起初滿口答應(yīng),后來卻又改了主意,主要原因就是軍在最后又問他的手機號碼。利感到很不快:“我的手機號碼不早告訴你了嗎?弄了半天你沒放在心上啊!只在求我?guī)兔Σ畔肫鹞遥@樣的朋友。不值得深交,在這里,軍求號碼是無意識的。因為不慎丟了朋友的號碼,為便于今后聯(lián)系,再一次索要手機號,而在利眼里就成了不將朋友放在心上的誤會?!?/p>
現(xiàn)實生活中,像這樣因為手機號碼問題造成的誤會很多。其實只要稍事留心,便會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比如軍在撥通利單位電話的同時,順便從其同事口中打聽一下利的手機號,馬上可以解決問題。
朋友之間交往時,手機號碼不問第二遍,體現(xiàn)的不僅是一種對朋友的尊重,更是一門人際交往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