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郭雪權
方一 定眩湯
組成竹茹、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各10克,枳實5克,甘草、丹參、鉤藤、磁石(打碎、先煎)各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 豁痰泄火,平肝和絡,升清降濁,開壅和中。
主治 耳源性眩暈、暈動病。
方二川芎白艽湯
組成白芷、川芎、秦艽、半夏、鉤藤、石決明、澤瀉各9克,棗仁12克,細辛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祛風活血,鎮(zhèn)靜安神。
主治眩暈,用于美尼爾氏綜合征。
方三清肝湯
組成葛根、鉤藤、白薇、黃芩、茺蔚子、白蒺藜、桑寄生各12克,牛膝、澤瀉、川芎、野菊花各12克,磁石30克(打碎,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平肝熄風,清利頭目。
主治眩暈,證屬陰虛陽亢者。
產后發(fā)熱
何正文
方一理血驅風湯
組成荊芥3~5克,澤蘭葉10~15克,秦艽5~10克,炮姜炭2~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理血驅風。
主治產后發(fā)熱。
方二桂枝生化湯
組成桂枝9克、炒自芍15克、炒荊芥10克、蔓荊子10克、炒當歸9克、炒川芎、益母革20克、艾葉15克、炮姜9克、通草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扶正祛邪、調和營衛(wèi)。
主治產后外感發(fā)熱。
方三柴胡四物湯
組成柴胡15~24克,太子參7~12克,黃芩、白芍各9~15克,甘草3~6克,半夏、當歸、川芎各6~12克,生地15~30克,生姜2~4片,大棗3~5枚。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劑。
功用扶正清透。
主治產后寒熱往來、頭暈目眩、胸悶嘔吐、默默不欲飲食、周身不適、腹痛拒按、惡露不盡、或咳、或乳汁不通、乳房腫脹掀癰、舌紅苔薄白或白膩、或光剝少苔、脈浮數(shù)、或弦數(shù)、或弦細數(shù)。
骨質增生癥
●謝如棠
方一補腎克刺湯
組成 淫羊藿、杜仲、木瓜、獨活各15克,巴戟天、川芎、鹿角膠(兌服)各10克,續(xù)斷、黃芪、狗脊各20克,當歸、骨碎補各12克,薏故仁30克,甘草3克。另用蜈蚣4條,炮穿山甲、全蝎、地龍各3克,共研細末兌服。
用法上藥用灑、水各半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溫服。
功用補腎壯督強筋骨,祛風散寒,除濕通絡,除痰化淤。
主治腰椎骨質增生。
方二增生湯
組成 澤蘭、紅花、川芎、莪術、革褲各6克,穿山甲、當歸、續(xù)斷、木瓜、牛膝、鹿銜草各9克,甘草、制草烏各3克,白花蛇1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散淤逐濕,通絡止痛。
主治骨質增生疼痛。
方三骨痹湯
組成白芍30~60克,生甘草、木瓜各10克,威靈仙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滋補肝腎,祛邪止痛。
主治骨質增生,包括頸椎骨質增生、腰椎骨質增生、足跟骨質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癥。
備注 因方中白芍用量較大,脾弱者服藥后會出現(xiàn)便溏,甚至腹瀉,此時可加人白術或蒼術10~15克以健脾祛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