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應用范圍很廣,是家庭常用藥物之一。但是,如果用之不當也會后患無窮,不僅會造成人體“微生態(tài)平衡”失調(diào),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那么家庭中應該怎樣使用抗生素呢?關(guān)鍵是要細心謹慎,科學用藥,掌握以下九條用藥原則。
嚴格掌握適應癥。抗生素專治感染性疾病,并且只對細菌、衣原體、立克次體有殺滅或抑制作用,對病毒和真菌沒有作用。應用前要弄清是不是感染,是什么感染,最好是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偏聽偏信游醫(yī)的一片(針)見效,亦不要輕信廣告治百病。
合理選用藥物??股囟加刑囟ǖ淖饔脤ο?,不是所有抗生素對所有細菌都有效,即便是廣譜抗生素,也只是使用范圍廣一些。因而,應根據(jù)病情選擇最佳抗生素。同時,能用一種者,盡量不聯(lián)合用藥;必須聯(lián)合用藥者,不選用同一類抗生素;能用窄譜抗生素的,不用廣譜抗生素。
掌握藥物劑量和療程。抗生素用藥要按年齡大小或體重或體表面積決定劑量,小兒、老年人用藥切不可劑量過大,以防藥物中毒。除了結(jié)核、淋病、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以外,應用抗生素療程不宜過長,達到治療目的即停藥。有些藥物即使是外用,時間過長也會產(chǎn)生嚴重的副作用,如長期應用氯霉素滴眼液會導致粒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注意藥物毒副作用。慶大霉素、新毒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老年人、小兒、孕婦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若必須使用,劑量宜小,以防損害肝腎功能和聽神經(jīng)。紅霉素除有明顯的胃腸反應外,還容易誘發(fā)心律失常,特別對女性的心臟副作用更大。因此,有胃痛者不用紅霉素。10至59歲的女性也最好不用紅霉素;過敏性體質(zhì)者慎用青霉素類抗生素和氯霉素等。
減少藥物配伍。為使抗生素充分發(fā)揮作用,減少藥液中酸堿度對藥物的影響和避免藥物之間的反應,用藥最好減少配伍,能單用者盡量不與其它藥物合用。
掌握給藥途徑。能口服者盡量不注射用藥,能肌肉注射者不用靜脈給藥,以減少其帶來的副作用;消除外用藥物安全的誤解,如外用青霉素可致過敏性休克,氯霉素滴眼液可致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嚴防過敏反應。應用青霉素、鏈霉素、頭孢類抗生素等過敏性藥物,無論何種途徑給藥,在應用前都應該做皮試,陽性者和可疑者均不能使用。即使是陰性者,也應具備氧氣和腎上腺素等急救藥物。有的人認為,經(jīng)常使用的藥物不會發(fā)生過敏,這是一種誤解。其實,過敏的危險性隨應用次數(shù)的增加而機會增多,經(jīng)常使用有過敏性藥物的人更易出現(xiàn)過敏。另外,有過敏史的人在做過敏試驗時就可能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因此,對某藥有過敏史者不宜再做過敏試驗。
注意藥物失效期??股卮娣艜r間長,其抗菌作用就會降低,且易產(chǎn)生過敏物質(zhì)和有毒物質(zhì),因此,抗生素都有嚴格的失效期。過期的和保管不善不能使用。
嚴防二重感染??股厥褂脮r間過長會擾亂機體內(nèi)正常菌群的生態(tài)平衡,有益細菌被殺滅或抑制,一些真菌等乘虛而入,產(chǎn)生二重感染。因而使用抗生素應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更不能與激素長期合用。